王永華
(楚雄市子午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云南 楚雄 675012)
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人們的物質消費需求,在這種社會需求的推動下,畜禽業的發展進入繁榮期,市場對畜禽產品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畜禽業也向著滿足更大市場需求的方向高速發展。規模養殖不僅是養殖數量、養殖面積、養殖效益上的提高,也是養殖經濟投入、生態環境污染上的同步提高。所以在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及制度的約束下,未能夠達到環境保護標準的養殖業難以發展為規模化養殖戶業,因此,當下破除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技術局限性成為關鍵要求。
畜禽規模養殖中難以避免的產生排泄物、養殖場污水,而這些排泄物存在多種污染生態環境的因素,所以在養殖中形成的污染涉及多種類型,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幾類。
一是大氣污染。畜禽排泄物與養殖場清洗產生的污水在排出后容易與空氣混合,這將直接造成養殖場內及周邊環境惡臭,同時在夏季高溫環境下,排泄物等經過蒸發還直接使得其中的硫化銨、三甲基胺等有害氣體進入大氣。這都直接造成大氣污染,不僅給予養殖場內工作人員造成身體健康危害,也對畜禽的生長與繁衍造成危害,更影響大氣空氣環境質量。
二是水質污染。畜禽養殖場在污染防治措施中,沖洗養殖場是一項常規操作,但養殖場污水的排出卻也可能直接造成水質污染問題,一些未進行水循環處理的養殖場將污水直接排入到下水道,污水隨著下水道流淌,直接對水源環境與人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
三是土壤污染。畜禽養殖中,難以避免的是畜禽的排泄物處理,但畜禽排泄物的處理是在排泄物產生之后,而排泄物一般直接落于土壤上方,排泄物中的病毒、細菌等能夠直接進入土壤內部,污染土壤環境。更有一些養殖場中直接堆放畜禽糞便,未經過循環處理任堆放的糞便風吹日曬,也直接造成環境的污染,嚴重污染土壤質量。
四是毒菌污染。畜禽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養殖場對需要回收再利用的排泄物一般堆放于低洼位置或角落,但這也直接形成了病毒、細菌等滋生的溫床,更會有蒼蠅、蚊子等產生,不僅造成養殖場及周圍環境的污染,還會造成大量致命病毒,給畜禽養殖及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畜禽規模養殖是養殖業快速發展的一種體現,越來越多的畜禽養殖的散戶在養殖模式上轉為規模養殖,這帶來的不僅是養殖業經濟的繁榮發展、養殖數量的快速提升,也帶來了一定的污染問題。分析規模養殖中造成污染的因素,可以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畜禽規模養殖的遷徙因素影響。過去畜禽養殖業多為農村經濟模式,以家庭式散養或小型養殖場等模式發展養殖業,但隨著社會需求的擴大,市場需求推動著畜禽養殖業向規模化養殖發展,這也使得更多養殖戶看到更多的經濟收益,基于對市場期望值的提升,越來越多養殖戶將規模化養殖逐步向城市周邊遷移,以期獲得與需求市場更加緊密的聯系,縮短城鄉距離。但與此同時,養殖業的遷移直接帶來了城市環境的污染,特別是一些養殖場在污染防治技術、污染防治投入與基礎設施上未能夠達到污染防治需求,更是直接造成城市生態環境問題。
二是畜禽規模養殖中污染防治技術未達到客觀需求。從污染防治技術的角度上來講,既包括技術手段本身,也包括技術應用的資金投入、配套設施,更包括技術應用主體的污染防治意識及行為。當前在畜禽規模養殖中,污染防治技術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現代化先進技術掌握不完備,對于一些無害化處理技術、養殖廢物再利用技術等缺乏系統性的認識,技術手段難以有效利用,反而可能因此而產生二次污染,加大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而在技術應用中,基于資金投入不足而造成配套設計不完善的情況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視。當畜禽規模養殖業在技術引進上不受限制后,如缺少必要的配套設施,技術手段也難以發揮作用,且目前確實存在部分畜禽養殖場中基礎設施陳舊、污染防治技術配套設施缺乏等情況,其所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也較為突出。除了技術及配套設施問題,技術的應用還受到“人”的意識及行為的干預。畜禽規模養殖業的發展不僅僅是規模上的擴大,也是技術手段上的升級,因此發展規模化養殖業需要有更加專業的知識與技術,而當前在畜禽規模養殖業中,常見養殖規模擴大而養殖知識不變的情況,由于缺乏專業的人才、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污染防治問題沒有得到較高重視,或是在污染防治技術手段上未能夠充分應用,也造成許多污染問題難以有效改善。
在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與落實上,還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中入手。
現代化技術的升級與優化為污染防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畜禽規模養殖業可引入并應用多種現代化污染防治技術提高污染防治力度與水平。當前在畜禽規模養殖中,可以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多樣,包括:①生態化養殖技術。生態化養殖是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下的一種新的技術理念與手段,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為養殖業提供污染防治的多種保障,能夠結合生物工程等優化傳統養殖模式,對畜禽養殖中產生的排泄物、污水、污泥等形成無害化處理,進而實現污染防治、零排放的客觀需求。另外,在畜禽養殖中,還可以利用高架床、感溫系統等生態養殖技術,高質量減少污染產生,提高養殖效率與品質,減少養殖污染防治的經濟投入與污染風險;②養殖廢物再利用技術。畜禽糞便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與活性物質,有效借助技術手段進行處理能夠實現廢物再利用的價值,且污染的防治不僅是再污染源頭進行防治,對污染物的廢物利用也是重要方向。所以畜禽規模養殖業發展中可以應用養殖廢物再利用技術,將畜禽糞便發酵后用于農作物肥料的生產與加工中,或將畜禽糞便用于生態循環養殖中,有效改善畜禽規模養殖業污染問題。
畜禽規模養殖業在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上,不僅需要引進技術手段,也需要有效應用技術,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減少生態環境污染。因此在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中,更需要增加資金、設備的投入,為技術利用提供有效支持。一方面,畜禽規模養殖中資金的投入需要獲得政府政策的扶持。畜禽養殖業作為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產業發展中需要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所以還需要呼吁政府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給予規模化養殖戶更多的資金補貼與政策優惠,也更好地引導養殖戶做好環境污染防治工作,同時,也需要政府在污染防治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增加投入,以宏觀手段的調控更好地促進現代化畜禽規模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中,需要做好設備的引進與應用,真正發揮出污染防治技術的效用。例如在水污染防治項目中,通過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方式,更好的提高污水凈化水平,減少污水排放造成的水質污染。
現代化污染防治技術的應用需要人的推動,規模化養殖戶在污染防治工作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專業技術、專業知識帶動多種污染防治技術的充分滲透與應用,從而更好的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因此既需要引進更多的專業人才,參與到畜禽規模養殖的污染防治工作中,也需要養殖戶自身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掌握更多的新的技術手段、形成污染防治意識,從而更好地應用污染防治技術減少養殖污染。
發展畜禽規模養殖業成為現代化社會畜禽經濟產業的一種必然趨勢,其能夠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了成倍增長的污染問題。考慮到畜禽規模養殖中產生的污染類型多樣,形成污染的因素也多樣,更需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技術應對污染問題,從現代化污染防治技術的引入、加大技術投入、人才投入等方式逐步改善,從而減輕畜禽規模養殖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