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
(遼寧省基礎測繪院,遼寧錦州 121003)
測繪工程測量技術發展過程中,多領域技術融合運用已成為技術研究的常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無人機技術、傳感器技術、測繪技術三者之間的融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實施數據傳輸技術在測繪工程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也在這些技術的支持和輔助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發展。
近幾年,集成芯片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并且很多納米級的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相比集成技術出現初期,很多設備都實現了進一步集成化,以致傳感器、設備的體積、重量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同時,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無人機搭載相關傳感器、攝像機也成為可能。基于此,測繪技術人員可以在無人機上搭載小型化的測繪設備,以實現測繪工作的遠程遙控。
測繪工作中常常遇到測繪人員難以到達測量位置的情況,而無人機測繪技術的出現,則能夠讓小巧靈活的無人機代替技術人員前往指定位置完成測繪工作。另外,在大面積區域測繪項目中,技術人員也可以利用無人機對區域環境進行初步的調查,從而為制定測繪方案提供參考和借鑒。
從技術角度以及應用角度,集成芯片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設備小型化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小型化的設備也讓測繪工作變得更為靈活,測繪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測繪工作分為外業工作與內業工作,外業工作主要完成測繪數據的采集工作,內業工作則主要完成對測繪數據的計算和分析,從而形成相應的測繪報告以及地理圖像。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數據自動化處理成為可能,并且,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遠高于人腦。因此,早在十年前,計算機處理測繪數據就已經成為常用技術。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則讓測繪數據能夠在第一時間回傳到內業工作人員電腦中,并且能夠實現對測繪數據的實時計算與分析。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傳輸的方式得到了優化,并且很多設備與系統能夠對回傳的測繪數據進行初步的分析和判定,對存在問題的數據可以進行提示和報警,這樣則能夠進一步保證測繪原始數據的準確性。
另外,在完成測繪數據的分析與總結后,很多測繪分析系統還能根據數據自動構建起地圖,并且能夠構建出三維的地理信息模型。并且,這些模型的精確度已經在近幾年的發展應用過程中得到了有效提升。很多工程項目中也廣泛應用了數字化的三維測繪模型,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對測繪數據處理工作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近景測繪主要以數碼影像技術作為理論支撐,輔以先進的人工智能操控手段,完美的實現了對近距離目標物體數據的測量和處理,最后的成像結果立體清晰,有利于后期的研究和分析。但是這一技術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對目標物體的距離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不能超過300米。雖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是他的優勢也是存在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在理想環境下,可以對數據進行最快分析。還有就是最終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這些優良特性確立了攝影測繪技術的地位。
由于我國激光技術的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大量技術人員的不斷探索,這一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迄今為止,相關的技術手段已經趨于完備,并被投人正式的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激光技術對目標物體進行跟蹤定位,然后通過專業計算機的程序分析,將目標最終位置確定下來。由于激光技術本身的有力優勢,因此這種設備主要適用于一些遠程測量,對外部環境的要求并沒有嚴格的規定。
由此可見,不同技術也有一定區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技術人員結合相應需求,對測繪方案進行優化和和調整,從而進一步保證測繪效果。
綜上所述,無人機技術、信息技術、集成技術等技術在測繪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雖然目前測繪工程設備小型化是主要的發展方向,但是進一步提升設備的測繪精度仍然是測繪人員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往往需要應對豐富復雜的測繪環境,因此測繪設備復雜環境的應對能力也將成為未來測繪技術主要的發展方向。想要真正提出有效的技術方案,就需要技術人員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對技術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明確不同技術的優勢和特點,提出行之有效的技術優化方案。
稿約
為更好地服務新時代自然資源新職能、新定位,本刊長期向從事、關心或關注自然資源工作的作者約稿,稿件內容包括自然資源領域涉及土地、礦產、測繪、海洋等相關內容,側重管理方面探討、研究、應用實踐等類文章。
文稿要求內容真實、主題鮮明、觀點新穎、邏輯嚴謹,文字、數據、圖片、地圖等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字數一般控制在4000字以內。文末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
來稿請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
郵箱:gtzyzzs@126.com 電話:024-86398987,8639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