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力》:前不久,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2020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周口市營商環境“獲得電力”指標位居全省18個市第一名,這一成績對周口地方經濟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潘龍:“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只有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從2010年起,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小組就把“獲得電力”作為一級評價指標,成為評價測量各個經濟體營商環境便利程度的重要維度之一。“獲得電力”指標反映的是企業獲得電力供應的難易程度,對于用電企業而言就是辦電流程更少、接電時間更短、接電成本更合理、供電服務更優質。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嚴重影響,與病毒極限施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獲得電力”進一步“輕裝上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暢通火速辦電“綠色通道”,落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8項舉措,執行“非高耗能工業及工商業用戶電費優惠5%”政策,對流動資金緊張、繳費困難的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落實欠費不停電措施,這對助力中小微企業快速減負重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河南電力》: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獲得電力”指標的不斷提升,用電企業具體可以得到哪些便利和實惠?

國網周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到五得利面粉廠協助檢查用電設備。蘇志明/攝
潘龍:“獲得電力”是營商環境再升級的關鍵指標,對本地區招商引資能起到“指南針”的重要作用。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們對周口地區小微企業的用電服務基本做到了“一次都不跑、最多跑一次”,辦電省心、省力、省時、省錢。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周口地區累計完成小微企業接電6427戶,平均接電環節減少到兩個,接電時間較上年壓減3個工作日,累計為客戶節省投資3800萬元,實現讓用電企業得實惠、獲便捷、享受優質電力服務的良好效果。
《河南電力》:近些年,國網周口供電公司在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獲得電力”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潘龍:數字的背后是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多年來,國網周口供電公司始終積極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從服務機制、服務模式、服務能力等多個方面打造高質量的客戶用電服務體系,全力提升“獲得電力”水平。
在全省供電企業首家推行市縣兩級電力首席服務官制度,為每個政府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明確1名業務能力強、政治站位高的同志擔任電力首席服務官,全方位開展“保姆式”“一對一”辦電服務。
在全省供電企業首家建立并高效運作陽光用電報裝中心,做到所有高壓業務一站通辦,真正實現客戶辦電“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全力打造“電周到”(裝表接電周到、繳費用電周到、應急搶修周到、重要保電周到)服務品牌,努力營造辦電體驗優、用電成本低、供電可靠性高的優質供用電環境。
全力推進一、二、三類不停電作業,積極開展第四類不停電作業,實現由停電搶修向不停電搶修轉變。
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供電服務活動,由市縣公司領導“一對一”分包聯系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帶領焦裕祿共產黨員服務隊定期到全市120家“萬人助萬企”重點企業和72個“三個一批”重點項目上門走訪,及時會商解決企業用電問題。
《河南電力》:今年,國家發改委就電價市場化改革工作印發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在此背景下,您認為下一步供電企業的服務重點有哪些?
潘龍:電價改革機制承載著各方利益訴求,影響著電力行業發展格局,一直以來,我國電價改革始終保持著“邁小步、不停步”,不僅有效化解了市場矛盾,而且也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電價市場化改革有關要求,對服務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作為一家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供電企業,我們將積極宣傳代購電、惠企電價等政策,結合不同類型企業生產規模,因“企”制宜制定優化用電措施,幫助企業最大化節約用電成本,全面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當然,繼續做好“獲得電力”指標的鞏固提升也是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多渠道開展“電周到”暨總經理熱線的品牌推廣,提高知名度和認可度,將“問題不上交、屬地解決好”的楓橋經驗落實到位。全力將陽光報裝中心打造成服務企業的“一站式中心”、部門協同的“通辦中心”、內部督辦的“督察中心”,進一步壓減客戶辦電時長。持續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供電服務活動,拓展市縣首席服務官的服務深度和廣度,采取定人、定企、定責方式,跟蹤服務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幫助企業解決用電問題,切實增強企業用電獲得感。
時代在發展,形勢在變化,優化營商環境沒有終點,只有起點。國網周口供電公司將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放在重要位置,一切圍繞市場主體需求,圍繞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想辦法、下力氣,為周口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電力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