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秀偉
摘要: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緊扣工會工作職能,創新工會工作載體,打造特色服務品牌,通過高質量的工會工作催生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實現企業、職工、工會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工會工作 創新 服務職工
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原名大連復州灣鹽場),始建于1848年,至今有170余年歷史。公司占地140余平方公里,是全國四大海鹽場之一、中國輕工業制鹽行業十強企業、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榮獲大連市首批優秀誠信企業、國家信用體系建設AAA等級、中國鹽業協會AAA級鹽定點生產企業稱號。公司現已打造成海鹽、海水化工、海水養殖、海鹽文化旅游4個板塊,在同行業中率先打造了“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公司年產海鹽80萬噸,年加工食用鹽30萬噸。
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集團工會工作的做法是:圍繞生產經營中心,緊扣工會工作職能,服務企業發展大局。通過創新工會工作載體,打造特色服務品牌,催生企業發展內生動力,實現企業、職工、工會的共同發展。
一、著力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培育先進的職工文化
集團公司工會按照集團公司黨委和上級工會的部署要求,認真組織職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各單位工會各工會小組長堅持深入群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履行好工會組織的政治責任,堅決維護企業和諧和職工隊伍穩定,為黨政分憂解難。
工會加強職工文化建設,建立“職工書屋”和班組圖書角。其中公司級“職工書屋”是大連市總工會首批命名的“職工書屋”,被全國總工會授予“職工書屋”示范點達標單位。工會還以“職工書屋”“圖書角”為載體,建立了多個讀書自學小組,鼓勵職工自學成才。以“職工書屋”為平臺,圍繞企業中心工作廣泛開展“創建學習班組、爭做學習型職工”主題文化活動,使讀書與安全生產、技術創新、節能減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依托職工書屋開展“職業道德十大標兵”評選活動,在職工中形成了“我以典型為鏡子,你追我趕爭一流”的良好氛圍。集團公司工會還采取上下結合的方式,經常開展小型多樣、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著力提升職工技術素質,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面對集團公司改造升級后需要提高駕馭新結構、新工藝能力的迫切要求,工會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促進職工整體素質提升。開展由市輕紡、農林水利工會主導,由鹽化參與的精制鹽工技能大賽,并爭取參加全市技能大賽陣營。開展“工人先鋒號”創建活動,在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中,推動班組形成活動熱潮迭起、成果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針對各單位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圍繞“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這個主題,重點開展“五比一創”“六比一穩”勞動競賽。在海鹽生產上,開展以“爭做星級制鹵工、爭當生產領頭雁”為主題的“雙爭”競賽活動;在鹽化工生產上,開展以“促臺時產量提高、促降耗能力提升”為主題的“雙促”競賽活動;在民食鹽加工上,開展以“保質量創品牌、保計量創信譽”為主題的“雙保”競賽活動;在水產養殖上,開展以“推廣創新出經驗、推廣管理增效益”為主題的“雙推”競賽活動。同時抓好公司綜合性的“雙先”競賽和女工的巾幗建功立業競賽活動。要通過競賽,推進集團公司快速高質量發展。
針對生產作業班組點多、線長、面廣、星羅分布的特點,從2011年開始,開展了“星級班組”創建活動,下發了《開展“星級班組”創建活動實施方案》,確立了“一年打基礎、二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目標,把班組打造成“基礎工作扎實、各項管理規范、作業標準優化、創造實績突出”的“星級班組”。幾年來,在公司工會的努力下,班組建設逐步實現了標準化、規范化、現代化。先后涌現出了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模范職工小家、省市優秀班組、省模范職工小家、市優秀班組等。
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帶頭,開展創新攻關活動。鼓勵技術人員進行小改革、小創新、小發明,激發了群眾性的創新活動高潮。如“細鹽顆粒回收裝置”項目,獲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每年可以收集細鹽8%左右,價值約500萬元;14臺“唐二零”通過改造,提高了效率,可一次性節省購買新設備費用102萬元;等等。截至目前,集團公司共有11個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其中9個市級以上創新工作室,2個公司級創新工作室。幾年來,累計立項108項,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172條,創造效益近千萬元,獲14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三、著力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讓鹽工實現體面勞動
這個擁有170多年歷史的百年老企,也曾經歷過苦難與傷痛。由于歷史原因和地理環境的限制。鹽工不僅生活環境艱苦,工作條件更不容樂觀,勞動強度之大也成為鹽工最頭疼的事。班組的面貌直接反映著企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改變這種落后的面貌和狀況,讓企業煥發出無限的活力,“讓職工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目標。
集團公司工會開展了與困難職工“一幫一結對子”活動,啟動了“互助金”機制,主要解決職工因重病、災害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每年堅持春節、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對困難職工的走訪慰問制度,讓“送溫暖”活動進家入戶。還通過上級工會為特困職工子女上大學發放“金秋助學金”和大病救助活動,幫助不同情況的特困職工。針對家住農村職工多的實際,一些班組成立了互助隊,幫助家住農村職工春播秋收、修房蓋屋等。
每年全體職工還享有一次免費體檢的機會,女職工還享有免費兩癌篩查。集團公司免費辦理的雙份安康保險待遇,為職工上了一道健康防線;還組織職工參加上級工會開展的“痔愈行動”和“陽光行動”。
由于集團公司區域分散,特別是海鹽生產班組,分散在沿海灘涂中,買菜是一個難題,一到生產旺季和雨季,買菜更是讓職工頭疼的一個老大難問題。為解決職工吃菜難問題,從2013年起,公司工會將“小菜園”建設納入星級班組建設評比內容,鼓勵班組自力更生解決“吃菜難”問題。職工感到如家一樣的溫馨,對企業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截至目前,集團公司海鹽生產一線班組都建有自己的小菜園。集團公司被授予“大連市職工福利設施建設模范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榮譽稱號。
四、著力強化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職工工作水平
組織建設做到系統化。組織結構上,公司依法成立了集團公司和下屬分(子)公司兩級工會。集團公司工會建有獨立的委員會,其中工會委員會5人,經費審查委員會5人,女職工委員會5人,會員覆蓋率達100%。
規章制度達到規范化。建立了完善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了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始終堅持組織程序規范,制度落實到位。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同時,會后集團公司工會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并留存會議資料,做到規范化。建立了良好規范的集體協商制度。制定了廠務(班務)公開實施辦法。集團公司工會制定了《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廠務公開實施辦法》,建立了配套制度,明確了公司、車間和班組事務公開職責分工及程序,健全了公司、車間廠務和班組班務公開責任分工體系,規定了各單位的黨政一把手是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凡是職工關注的敏感問題,公司都會進行人性化的班務公開,工資分配、伙食資金使用等情況,定期張貼上墻,公開情況的同時,也消除了職工的疑慮,使職工敏感的問題逐漸成為職工放心的事情。集團公司被授予“遼寧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大連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榮譽稱號,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網以《大連鹽化集團有限公司:深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落實維權職責努力為職工辦實事》為題,介紹了公司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經驗。
集團公司工會結合實際,將工會工作重心下移,在工會系統中開展了工作創新、工作創優“雙創”和工會工作標準化建設活動。“雙創”活動開展以來,進一步增強了工會干部的創新、創優意識,全面提升了工會工作的整體水平。連續多年,工會工作的創新、創優工作都得到大幅提高。
經過集團上下共同努力,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海水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和大連市唯一的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全國四大海鹽場之一,是中國輕工業制鹽行業十強企業、中國輕工業成長能力百強企業。從業人員1800余人,資產總額50億元,連續多年上繳稅金總額居于大連市前列。未來集團有限公司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實施“產業+”規劃,立足鹽業、跳出鹽業、延伸鹽業,加快海鹽、海水化工、鹽田生物、海鹽文化、康體保健、清潔能源等領域研究,為實現“綠色鹽化、數字鹽化”而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