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人過年和騙人過年
2021年春節期間,餓了么為留住騎手推出獎勵活動,共7期,騎手如每期都完成任務,能拿到最終獎金8200元。前5期任務量普遍是200多單,第六期突然提高到380單。很多騎手表示根本完不成,餓了么根本不想給。
餓了么回應,完成超過3期就能拿到獎勵,以北京地區為例,完成5期獎勵3400元,6期獎勵5250元。
點評面對自己的員工,餓了么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但如果規則超出常人所能達到的程度,之前又不公示,那就不是“留人過年”,而是“騙人過年”。
建議國家給餓了么制定一個10年發展規劃,完成了大幅退稅,完不成撤銷工商執照,至于每年規劃的任務額,年底再定。
“克隆”技術背后的人
近期,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宣布:通過一只死于30年前的黑足雪貂(瀕危動物)的冷凍基因,成功克隆出了一只活的黑足雪貂。媒體稱,該技術有望擴大瀕危動物的數量。
點評按科技發展速度,克隆出恐龍并非遙遙無期。但克隆技術是潘多拉的魔盒,不僅僅是克隆人存在倫理問題,克隆其他瀕危生物,同樣是和大自然對賭。學術界始終在呼吁,警惕克隆技術被“不可信任的人掌握”。
但,又有誰是“可信任的人”?
為執念傾盡一生
2021年2月17日,張桂梅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她扎根邊疆教育40年,創辦免費女子高中,讓山區貧困家庭的女娃能接受教育,走出大山改變人生。這些年來她為這個執念傾盡所有,甚至不惜累出一身病,每天要靠吃十幾種藥支撐。
今年初,張桂梅獲2020年感動中國獎項。
點評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張桂梅領獎時的畫面,她步履蹣跚走到前臺,臉上是數年風霜刻下的溝壑,一雙眼睛卻晶瑩如玉。主持人白巖松和她約20年后再聚,她笑了,說,不知會不會失約。
當代中國,若論利國利民的貢獻度,張桂梅排不上。但若論為一執念而傾盡一生者,張桂梅當屬第一。
科學還是玄學?
“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申請院士”的風波未盡,又鬧出了一個“茅臺少女踩曲”的鬧劇。某微博大V公然為茅臺酒營銷,說茅臺酒堅持用人工踩曲(制酒一道工序,將小麥粉碎,和母曲攪拌,用腳踩),并且踩曲的90%都是少女。
為何要用少女踩曲?該大V自問自答說:“少女纖足分泌物少,流汗少,酒曲酸堿度變化小,還能保證微生物種多樣性!”
點評不知道這位大V是想捧茅臺還是黑茅臺。茅臺的總工程師不是正在申報院士嗎?怎么玩上“玄學”了?是不是將來隨著“科技研發”進展,踩曲的工人得換成童男童女?
真離婚的怎么辦?
上海住建委聯合相關部門發布的文件《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其中第三條是:“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點評在上海等一些超級都市,首套房的首付只有30%左右,第二套房就要漲到60%左右。于是出現一個怪現象,有些夫妻為了能買得起第二套房,不惜辦假離婚。這確實形成了不良社會風氣,這條政策提高了假離婚的成本,堵住了漏洞。
但,如果是真離婚的,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