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乃嶺
按照新學期的任課安排,我有了為二年級某個班上課的機會。第一節課,我發現這些升入二年級的“小豆丁”們有了明顯的變化。課前,他們就已經端端正正地坐好,用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注視著我,完全沒有了剛入學就讀一年級時“坐不住”的樣子。我不由得為這個班的老師們在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方面付出的努力而暗自欣喜。
這時,我突然發現坐在教室前面的一名女生有些不一樣,她沒有坐得那么端正,扎著好看辮子的小腦袋在低著頭找著什么東西。我來到她身邊,剛想輕聲提醒她專心上課了,突然,這個小組里的一名小男生突然站起來,用手指指著這位女生說,“老師,她是我們班最不聽話的同學……”這名男生還沒說完,同組的另一名女生也從座位上彈起來,指著我身邊的女生,面無表情地說:“老師,她語文、數學都考得很差,是我們班學習最不好的同學……”
我請兩位同學坐下,心疼地看著被莫名“指責”的那位女生,又同樣心疼地看了一眼剛才那兩個板著臉無情地“批評”自己同學的孩子,他們兩個人的臉上還帶著那副“小大人”的模樣,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么,他們用冷冷的眼神注視著我,像是在等著我支持他們的觀點。班里的其他同學也都驀然望著我,教室里瞬間安靜下來,我不知道,我的這些孩子們有沒有看到我眼睛里突然溢滿的淚水。
我彎下腰,在被“指責”的這位女生耳邊輕聲問她,“辮子梳得這么好看,是自己梳得嗎?”她輕輕地點頭,眼神卻很快從我的臉上飄過,轉向某個她也不確定的方向了。
我讓微笑重新回到自己的臉上,眼睛望向每一個孩子。我說,“每一個人都很了不起,我身邊的這位同學能自己扎這么好看的辮子,我真得請她教教我!”我一邊說,一邊揪了揪我的男式短發,孩子們終于略顯輕松地笑了。
接下來的一整堂課,我都在關注那位被“指責”的女生,留意她的情緒變化。還好,因為這節課的主題是“說說自己的暑假生活”,同學們都能參與交流,有的同學說起自己暑假里回老家的事,有的則開心地說假期里如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還有的講了假期旅游的事。這位女生,也說了暑假里和媽媽在一起的開心事,我能感受到,她很幸運地擁有著來自家人愛的支持,被愛的孩子才能擁有寬容心和愛他人的能力,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使她面對來自同學“指責”的時候,仍然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情緒狀態。
在課堂故事分享的環節,我特意選擇了《棕熊的秘密》這本表達母愛主題的繪本。我盡量用最生動的故事語言讓同學們感受棕熊媽媽懷孕后的開心,用最深情的語言帶同學們感受熊寶寶出生后棕熊媽媽的幸福,我注意到,同學們被故事吸引了,那位女生也聽得很認真。
下課了,我的反思卻越來越深了。回歸“有溫度的教育”的起點,我們一線老師還要走多遠?“不公布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按成績給學生排名”,這些辦學的行為規范老師們都很熟悉,然而,受應試思維的長期影響,許多老師還是會習慣性地用考試成績為學生“貼標簽”,尤其是考試學科的老師,還是難以拋開考試成績,不會用發現兒童的眼睛觀察每一個孩子,接受每一個孩子的不同,試著多讓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感受到教育的溫度、師愛的溫暖。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育人的事業,為師之本貴在心有大愛,育人之本重在育德育心。回到“做有溫度的教育”的起點,讓我們心懷對每一名學生的滿腔熱愛,用心用情培育心有大愛、熱愛生命的完整的人。
(作者單位:淄博市周村區碧桂園小學)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