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舟軼
加強生活垃圾管理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去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專門細化完善了生活垃圾專章,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市委書記李強批示強調要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能力建設,切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要求,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再上新臺階,市人大常委會在2019年開展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專項監督、2020年開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法檢查的基礎上,今年再次對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監督。
提升監督精度深度
加強市區人大聯動。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對生活垃圾專項監督高度重視,蔣卓慶主任多次對生活垃圾管理工作作出批示,高小玫、肖貴玉副主任擔任專項監督組組長,親自帶隊調研,并提出具體工作要求,高小玫副主任親自牽頭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大調研,莫負春副主任率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開展生活垃圾管理專項監督視察調研,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崔明華任專項監督組副組長,城建環保委組成人員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共同參與。本次調研委托了16個區人大常委會同步開展監督,并在了解總體情況基礎上,聚焦重點與區人大聯動調研,形成強大監督合力。
多種監督形式并用。市人大城建環保委豐富創新監督方法,綜合運用多種人大監督形式,打好監督組合拳,實現了1+1>2的成效。本次監督調研與全國人大常委會來滬開展的固廢法執法檢查、本市同步開展的固廢法執法檢查緊密結合起來,平行開展監督,進一步提升監督實效。同時,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充分發揮專業特點和優勢,運用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對市綠化市容局開展預算審查監督,進一步推動其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人民管好政府的“錢袋子”。
開門監督廣納民意。調研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邀請報名聯系市人大城建環保委、提出相關議案和建議的市人大代表以及環保專業小組、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代表參加監督調研活動,并發動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廣泛參與。同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問卷測評,共有5285人次市、區人大代表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問卷測評,其中2852人次參與居住區生活垃圾分類測評,2433人次參與單位生活垃圾分類測評。問卷測評分數計入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推進聯席辦對各區、各街鎮的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總分,以考核排名榜督促各區、各街鎮不斷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水平。
找準問題剖析根源
在前兩年監督檢查基礎上,今年調研組進一步聚焦監督重點,按照“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檢查什么問題、哪里問題突出就去哪里檢查”的要求,捕捉社情民意信息線索,既有“明察”又有“暗訪”,堅持“四不兩直”,隨機抽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
濕垃圾末端處置能力需全面核準。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親自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市生態環境局、市綠化市容局、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的相關情況匯報。針對濕垃圾處置能力仍存在階段性缺口問題,蔣卓慶主任要求市綠化市容局盡快摸清底數,明確濕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已建成多少、在建多少、還需新建多少。會后,調研組立即督促市綠化市容局加強數據核實工作,并在全面分析核準相關數據基礎上,形成工作專報報送市委主要領導。
數字化監管水平有待提高。調研組赴市綠化市容局調研,要求將濕垃圾管理納入“一網統管”、加強數字化監管及運用場景應用。11月,又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調研本市生活垃圾分類綜合監管平臺運行情況,實地查看小區垃圾分類管理、街道生活垃圾數字化監管工作,聽取相關情況匯報。目前本市已建成垃圾分類綜合監管平臺1.0版本,各區已啟動監管平臺建設,但是運用新技術對生活垃圾進行全面全程追蹤溯源的數字化監管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資源化回收利用體系不完善。調研組專題聽取市政府相關部門關于生活垃圾管理“兩網融合”推進工作情況的匯報,組織赴上海英科實業有限公司等資源化利用企業開展實地調研,認為資源化利用形成的產品科技附加值尚不高,低價值可回收物的補貼標準不夠精準有效,回收體系與后續循環利用還未實現有效對接,一些循環利用企業生產能力空放現象依然存在,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普遍存在的用地難、稅收負擔重、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
管理落實不到位。調研組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人大信訪等渠道排查問題線索,事先了解排摸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梳理出飯店污水沒有進行油污分離、生活垃圾存放有異味等具體問題和點位,帶領部分市人大代表開展暗訪。此外,調研組還赴嘉定、閔行、楊浦、奉賢等區暗訪,發現垃圾廂房里的垃圾桶沖洗水未納入污水管、直接進雨水管,管理人員對干濕垃圾混投現象勸說不力或不愿勸阻,以及部分農貿市場垃圾分類未很好落實等問題。
動真碰硬“清單”促改
調研組梳理形成三批次27個細目的“問題清單”,并向市政府相關部門通報,督促推動政府部門及時落實整改,以“釘釘子”精神促進形成監督閉環。
推動專項整治。針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有關問題,調研組召開專題會議,要求相關部門盡快形成整改方案,加快問題整改,同時要求舉一反三,對全市各區開展自查和專項整治,運用數字化技術強化全過程管控,徹底消除問題隱患。目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突出問題已全面完成整改,全市41座生活垃圾轉運站、1043座小型壓縮站、283處環衛車輛集中沖洗點(含停車場)均已完成整改。
開展專項督查。調研組事先將有關問題以清單形式通報政府部門和企業,要求立即落實整改,并召開落實市委生活垃圾管理專報督辦暨市人大常委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項監督情況反饋工作座談會,專題聽取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企業關于推進解決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中有關問題的情況匯報,就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推進源頭減量強化科技賦能
11月24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于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
常委會組成人員和調研組認為,要進一步加快濕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末端處置能力,加大處置設施能力預判研究,確保規劃土地落地,抓好新項目盡快投運,提升分散處置效果;要進一步加大扶助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積極拓展資源化利用的產品市場,進一步明確資源化利用的產品標準,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加大長三角區域資源化利用協作;要進一步推進源頭減量,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繼續推動快遞行業“綠色包裝”,繼續做好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工作,繼續推進“凈菜上市”,持續推進“光盤行動”;要進一步強化科技賦能,不斷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加大科技研發支持力度,抓緊破解生活垃圾管理中的相關技術問題,提升生活垃圾數字化管理能力,加大對生活垃圾違法行為的執法監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