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顯
11月25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數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本市數據領域的一部綜合性、基礎性法規,通過對城市數據工作的頂層設計,全面激發數據新要素的價值,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條例》解決的是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命題,結合數據工作的特點,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謀劃本市數據工作的法治框架。從立法定位來看,《條例》推進數據工作與管理工作的協同,完善本市的數據工作格局,確立管區域必須管數字化轉型、管行業必須管數字化轉型的機制;體現地方立法的引領意識,系統反映本市近年來在數據工作領域的一些最新思考和探索,以公共數據、數據要素市場、數據資源開發和應用為主線,層層推進本市的數據工作;關注數據工作健康發展,認真落實民法典、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中關于數據處理活動的系列規范要求;強調示范引領和合作推進,發揮浦東新區數據改革的引領作用,加強長三角區域數據合作。從內容上看,《條例》涵蓋了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領域,在具體內容上,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推進數據流通和創新利用 實現三個“率先”
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條例》著力發揮上海數據資源的優勢,推進數據流通和創新利用。
在地方立法層面率先明確數據創新活動中合法權益的保護。《條例》以數據權益保護為切入點,對數據權益中人格權益和財產權益的保護作出規定,并明確了數據處理的基本原則。同時,為鼓勵開展數據資源開發,鼓勵通過實質性加工和創新性勞動形成數據產品和服務,《條例》率先提出,對在數字經濟發展中有關數據創新活動取得的合法財產權益予以保護,突出鼓勵創新的導向。
在地方立法層面率先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制。公共數據的開發利用將對各類數據的流通利用和數字經濟發展起到有效的帶動作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開展授權運營試點,通過合適方式授權給特定主體進行市場化運營?!稐l例》積極為國家改革破題,明確了授權運營制度及基本規則,授權市政府辦公廳組織制定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明確有關部門應當會同數據專家委員會對相關合規性和安全風險等開展評估,并對統一、安全、可信的開發環境作了要求。
在地方立法層面率先設立數據交易專節,對數據交易服務體系、服務機構等作出規定。近年來,本市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大數據核心企業已突破1000家,產值超2300億元,僅2020年,大數據業務營收就超過了670億元。交易撮合、合規咨詢、數據代理等數據新業態快速發展,數據關聯型企業不斷涌現?!稐l例》立足實踐,較系統地對培育市場主體,建立資產評估、統計核算等制度作出規定。
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全面推進與示范引領結合
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上海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是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戰略。2020年,市委、市政府公布了《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對浦東的數據相關工作提了要求?!稐l例》將全面推進全市工作與發揮浦東示范引領作用相結合,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基礎保障。為發揮本市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鼓勵和引導全社會參與全面數字化轉型,《條例》積極提供保障和平臺?!稐l例》明確,通過標準制定、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勵數據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高端數據產品和服務,促進數據技術與數字核心產業創新發展?!稐l例》明確,鼓勵重點領域產業大數據樞紐建設,融合數據、算法、算力,建設綜合性創新平臺和行業數據中心;建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支持新城等重點區域同步規劃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為經濟、生活和治理數字化轉型賦能。《條例》對推動數據賦能經濟、生活和治理數字化轉型分別作出規定。《條例》明確,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貫通發展;提高公共衛生、醫療、教育、養老、就業等基本民生領域和商業、文娛、體育、旅游等質量民生領域數字化水平,制定政策消除“數字鴻溝”;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通過治理數字化轉型驅動超大城市治理模式創新。
發揮浦東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示范效應?!稐l例》設置“浦東新區數據改革”專章,落實《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支持浦東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中發揮示范作用。根據在浦東設立上海數據交易所的要求,確立了數據交易所的基本制度框架,要求探索建立分類分層的新型數據綜合交易機制,組織對數據交易進行合規性審查、登記清算、信息披露。支持臨港新片區率先推進國際數據港建設,對構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功能型數據中心,打造全球數據匯聚流轉樞紐平臺等作了規定。
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并舉 守住安全風險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規范數字經濟發展,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今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通過,最高院等部門出臺系列文件,《條例》細化落實相關規定,在公共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數據交易等環節強調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安全,并專設章節予以系統規范。
《條例》以“個人信息特別保護”專節形式,對處理個人信息時的告知同意規則以及個人對其信息的更正、補充和刪除權作了規定。當前,小區要求必須刷臉進入等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仍時有發生?!稐l例》借鑒上位法和最高院關于人臉識別的有關規定作出正面回應,明確:本市商場、超市、公園、景區、公共文化體育場館、賓館等公共場所,以及居住小區、商務樓宇等區域,不得以圖像采集、個人身份識別技術作為出入該場所或者區域的唯一驗證方式。
《條例》在數據安全法等上位法的框架下,以專章形式確立了本市的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條例》明確,實行數據安全責任制,數據處理者是數據安全責任主體,并對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風險監測等安全保護義務作了規定?!稐l例》明確,建立健全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確定本市重要數據目錄,對列入目錄的數據進行重點保護?!稐l例》還對根據國家部署加強本地區數據安全風險信息的獲取、分析、研判、預警工作,完善數據安全應急處置機制等作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