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
“如果代表建議都不能走心、用情、求極致地辦好,怎么能讓代表、進而讓廣大人民群眾相信我們能把每一起司法案件辦好?”這是市檢察院張本才檢察長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上海檢察機關一直以來辦理代表建議、開展代表聯絡工作所秉持的理念。辦理好代表建議,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一座“橋”,是提升監督履職能力的一面“鏡”,也是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一把“金鑰匙”。
代表建議蘊含對人民群眾需求期待的關心
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唯有深刻理解代表建議背后所蘊含著的對人民群眾期待的深切關心,才能真正做到以求極致的精神、“如我在訴”的境界去辦理每一件代表建議。
隨著城市數字化轉型,面對信息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面臨的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問題,沙青青代表以捍衛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責任感,連續兩年向市檢察院提出《關于將“公共數據安全”保護納入公益訴訟范圍的建議》和《有關將個人信息保護(尤其是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公益訴訟范疇的建議》。上述建議的辦理,促使檢察機關有效填補了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檢察公益訴訟探索的空白,豐富了“公益訴訟守護人民美好生活”的內涵,進一步提升了“檢察為民辦實事”的成色質效。在市人大的有力支持和代表們的不懈推動下,“個人信息保護”也被寫入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中,成為上海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法定領域”,為申城人民個人信息保護提供強有力的立法支持和司法保障。
建議辦理飽含檢察機關履職盡責的誠心
人大代表提出建議,目的在于推動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真正得到落實解決。辦好代表建議的關鍵之一就在于始終堅持辦理工作與檢察履職同時研究、同步推進、同向發力,做到“來真的,干實的,不搞虛的”。
檢察機關是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對偵查機關的立案和偵查活動合法性開展監督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這同時也是實踐中法律監督長期以來面臨的難點。為進一步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剛性,切實提升刑事執法的合法性、規范性,錢翊梁代表向市檢察院提出《關于檢察機關加強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的建議》。面對法律監督工作中客觀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我們通過健全刑事偵查全流程監督機制、建立監督意見落實情況跟蹤監督機制、舉辦刑事訴訟監督優秀案事例評選等多項實際舉措,認真貫徹落實“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司法理念,切實改進履職方式,營造良好監督配合環境,進一步提升了本市檢察機關刑事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的質效。
吸收轉化需秉持踏石留印抓鐵留痕的決心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辦理答復并不意味著工作結束,代表建議辦得好不好,關鍵還是要看問題是否真正有效落實解決,代表的“良策”是否真正轉化為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良方”。
作為“柔性監督”方式的代表,檢察建議如何實現“柔中帶剛、剛柔并濟”,是檢察機關長期以來躑躅探索的重點課題。屠涵英代表、許麗萍代表對檢察工作給予高度關注和有力支持,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關于加快推進有關檢察建議地方立法工作的建議》和《關于推進檢察建議“剛性落地”的建議》。我們充分汲取代表智慧,厘清檢察建議的法律屬性、量化標準和救濟途徑,創新“公開宣告”的送達形式;在市人大、市委政法委的監督支持下,探索構建檢察建議向同級人大備案報告、銜接政法綜治考評等系統性保障機制。在此基礎上,將上海的實踐經驗與工作制度向最高檢積極匯報,獲得高度重視和肯定,為最高檢制定頒布《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工作規定》貢獻了“上海智慧”。
代表建議承載著民心民愿、凝聚著代表心血。只有深刻理解代表的關心、帶著辦理的誠心和辦好的決心,才能更好地回應代表們的監督支持,回應人民的關心期待!
(作者單位:市人民檢察院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