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溯宇 徐曉燕
“非常感謝對議案的高度重視!通過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和區政府的努力,讓不易變易,給期盼帶來希望?!边@是議案領銜代表周榮在聽取區政府辦理議案審議結果報告之后的心聲。
靜安區既有多層住宅無電梯門幢11222個,涉及居民21萬戶,“下樓難”成為居住在多層住宅里的老人們難以打破的困境。2021年區人代會上,由周榮代表領銜,14位代表聯名附議提交《關于加大本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力度,深化“美麗家園”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區居住品質的議案》。踐行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區人大常委會以督辦議案為抓手,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和“美麗家園”建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當好人民代言人,把群眾“心事”變成“實事”
“加裝電梯”一直都是百姓和人大代表共同的“心事”。早在2016年,已有多名區人大代表提出“關于推進多層住宅加裝助老電梯步伐的建議”。2020年,芷江西路街道工委開展推進加裝電梯工作的調研,各街道也陸續有代表提出相關建議。區一屆人大以來,已有35人次代表單獨或聯名提出25件有關加裝電梯的建議。
議案經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十一次會議主席團一致通過。區人大常委會在收到議案后第一時間召開主任會議,邀請有關代表和專家進行論證。今年4月,區人大常委會將代表議案審議結果報告交由區政府研究實施。5月至7月,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工委邀請議案相關代表進行深入調研。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讓議案從“紙上”落到“地上”
經城建環保工委牽頭,各專工委合力發揮對口專業優勢,督促政府承辦部門積極推進加梯過程中的民主協商、民主決定、民主監督。秉持著重要會議必列席、調研必參與、辦理必見面的“三必”原則,區人大常委會邀請議案相關人大代表繼續在常委會會議、主任會議上為議案發聲,請他們與承辦部門一起走訪相關居民區、企業,還引導代表發揮“宣傳員” “調研員” “化解員”作用,向群眾宣傳好、解釋好有關政策,形成“最大公約數”。
著眼賦能增效,使“民意”實現“滿意”
區人大常委會堅持監督與支持并重,對區政府制定的資金保障、加梯企業考評機制和后續維保管理等提出建議,推動政府制定“美麗家園”標準和改造方案;推動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涉及道路規劃等難點問題的操作口徑,優化電梯安裝和使用登記機制。針對加梯涉及審批部門多、涵蓋領域廣、情況復雜多變的情況,區人大常委會推動區房管局一網納入十多個加梯相關部門為街鎮提供一對一的直接服務;在全市面上首創“并聯咨詢+一口受理”試點審批模式以“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推動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督促區財政加大補貼力度,落實加梯專項配套項目經費。
區人大常委會聚焦機制優化、提質增量,1月討論議案審議結果報告時提出政府要健全定期會商工作機制,得到區政府高度重視,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就召開工作推進大會,成立由分管副區長牽頭的加梯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區—街鎮—居民區”加裝電梯三級網絡架構,并自我加壓,將開工建設目標由100臺增至521臺,推動加梯步入“快車道”。
加裝電梯實現了從“試產”到“量產”的蛻變,靜安區“美麗家園”建設成效和加裝電梯在全市取得“5個第一”。截至11月底,全區開工503臺,完工221臺,完工量全市第一。越來越多老舊居民區實現了加裝電梯的愿望。從打破困境到綻放出人民民主繁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變為現實。
靜安區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高質量辦理議案過程作為探索和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過程,推動形成“整體化推進、規?;慨a、長效化運維、數智化管控”的可復制、可持續的加梯“靜安模式”,提升人民群眾品質生活,為加快建設人人向往的美好城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