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紅
(延安市勞山國有林管理局,陜西 延安 716000)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人們環保意識的薄弱,導致對森林資源過度使用的情況比較嚴重。森林資源是主要自然資源之一,對于維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有著重要意義。而對森林資源的補充,關鍵是要把目光放在中幼林的撫育工作上。相關部門只有加強對中幼林撫育工作的重視,不斷對中幼林的撫育技術進行創新,優化中幼林的管理工作,有限的森林資源才能在不斷的合理消耗中得到補充,維持自然界生態平衡的同時,讓森林資源所提供的能源支持人們在各領域的運用。
1.1 做好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可以為森林資源的增長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林木健康生長:一是良好的外部環境是森林資源發展和林木生長的必要條件,科學合理的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可以保證營林生產在土壤、土質以及排水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保障;二是幼齡階段的苗木,在森林資源增長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撫育管理,可以及時根據其根系生長情況采取科學的措施確保其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水分,從而為其健康生長打下基礎,例如,幼苗往往會受到周圍雜草的影響而無法吸收到充足的養分和水分,通過撫育管理工作中的除草、松土、施肥與合理灌溉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其成活率;三是針對自然、人為或者牲畜對林地的破壞情況,通過中幼林撫育也能及時進行合理的補植補造,確保林分結構的完整,最終為幼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2 做好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可以改善森林資源增長過程中的衛生狀況。目前,我國部分地區的森林衛生狀況堪憂,例如陜西,這對于森林資源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通過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能夠按照林木發育規律,合理地進行人為間伐或定植定株,以此調整樹種組成,改善森林的衛生狀況及林分密度,有效增強營林生態系統的防護功能。
1.3 做好中幼林撫育管理工作能夠有效提升森林資源增長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中幼林撫育管理實踐中,一定要做好中幼林的調查和規劃工作。針對實際情況,對林地進行合理的撫育和管理,同時還要構建更為完善的中幼林撫育評估體系,結合具體的撫育管理方式,促進森林資源三大效益的實現。
有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陜西省森林覆蓋率43.06%。全年營造林面積537.65千公頃,活立木總蓄積5.1億立方米,林地面積12367.9千公頃,濕地保有量308.5千公頃,林業自然保護區61個,林業自然保護區面積1146千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6%。陜西現階段,就森林中幼林的面積總量來說占全部森林面積的70%左右。從總量來看,幼林面積在森林總面積中的占比是非常高的,但是為了提高森林資源的面積,還需要更加重視中幼林的撫育工作。然而不可忽視的是,現階段中幼林撫育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
2.1 林業部門工作積極性不高。就工資待遇來說,隨著生活成本的增高,人們對薪資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部分林業部門的相關員工的工資水平卻沒有跟上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在幼林撫育工作中,沒有將相關的政策和要求有效落實,只是在檢查時做做樣子,在日常工作中放任不管,完全處在消極被動的工作狀態中。
2.2 技術層面上也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投入資金成本低,經營管理水平有限,在幼林撫育工作中缺乏有效地管理,幼林中雜草瘋長,導致植被生長受阻,最終造成成林質量較低的現象。此外,部分地區的中幼林生長過密,營養供給不足,在管理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幼樹采伐,使得林分早衰,樹與樹之間的間隙過小,密度過大,幼林相互擠壓,感染疾病又沒有及時進行病蟲害的清理,最終導致幼林生長質量下滑。
2.3 在思想認知方面,各地區的林業部門對中幼林的撫育工作不夠重視。部分林業部門和地方政府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忽略了森林發展的長遠性經濟利益,對于幼林撫育工作而言,耗時時間長、見效緩慢、撫育成本高,所以幼林撫育工作在森林長遠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經常被忽視,導致幼林撫育工作質量不高。
3.1 及時進行修枝定株
修枝定株措施主要是在自然整枝不良或者通風透光不暢的林木中進行。其中修枝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活節、消除死節,從而加快樹干的生長速度,提高木材的品質。科學的修枝定株能夠有效地改善林內通風和光照情況,降低樹冠火、雪壓和風催等危害發生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病蟲害的蔓延。一般采用的方式和割灌除草措施一樣,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進行,主要是除去樹冠下部已經枯死或者即將枯死的枝條,科學合理地保持株數,調整林分密度,從而達到促進林木生長的目的。在作業時間上一般是在冬末春初進行。在修枝高度上幼齡林一般情況下不超過樹高的1/3,中齡林一般情況下不超過樹高的1/2,修枝所殘留的廢棄枝條需要及時清理。
3.2 割灌除草
割灌除草是幼林撫育中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在下木生長旺盛,與林木爭養爭肥的幼齡中進行灌木和雜草的清除工作以保證幼齡林木的正常生長。根據林地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進行,對于過密的灌叢和萌芽枝條也要進行適度的間伐。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作業時注重有生長潛力的幼苗和幼樹,保護好珍貴的稀有喬木、灌木和下層漿果類灌木。此外,割灌除草作業完成后需要將藤條、雜草等及時清理出去。
3.3 科學進行撫育間伐
3.3.1 透光伐:顧名思義主要是為了調整林木的密度,保障林木光照充足。在天然林中主要是在幼齡林中進行,清除高大的草本植物、藤蔓植物、灌木和影響目的樹種幼樹生長的萌芽枝條以及部分生長不良的幼樹,調整樹種的組成和林分的密度。在人工林中主要是清除質量不佳,生長情況不良和部分無培育前途的林木。無論是天然林還是人工林,作業完成后都要就能夠“處理物”進行及時清除。
3.3.2 衛生伐:衛生伐主要是清除林木中不健康的植株,以保證正常植株的健康生長,主要在一些經受過一些災害的林分中進行,如遭遇過雪壓、風催、病蟲害、火災等林分,在這些林分中由于特殊情況的影響導致部分林木遭到破壞,失去了繼續培育的價值,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修整和管理。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利用彎鋸,將需要進行處理的樹木伐掉,注意控制伐樁的高度,一般不超過10cm,對于中齡林木要注意樹倒塌的方向,盡量減少對保留林木的傷害。
3.3.3 生長伐:生長伐主要是在中齡林分中進行,其目的是清除生長不良的林木和密度過大的林木,調整林分密度,加速優良林木的生長,從而有效地提高林分的培育質量。一般情況下,進行生長伐作業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去下留上、去小留大、去密留疏、去劣留優。
3.4 建立完善的中幼林撫育管理機制
3.4.1 需要提高相關人員的認知水平,加強林業人員對友林撫育工作重要性的認知。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加強幼林撫育重要性相關內容的宣傳,來提高相關人員對幼林撫育工作重要性的認知。
3.4.2 完善相關政策,就陜西現有的針對林木管理的相關政策中,中幼林的撫育以及間伐相關條例沒有被納入木材統一管理項目中。因此在進行間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漏洞導致,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制定統一的工作流程,保證幼林撫育工作和各項計劃的準確落實。
3.4.3 加大監督管理力度。一方面確保用于撫育幼林的資金能夠專款專用,另一方面監督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成果確保各項計劃和政策切實落實。
綜上,作為一項整體規劃的系統工程,中幼林撫育不僅影響到林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是促進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在森林資源增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中幼林撫育工作的重視力度,創造良好的環境,有效提升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