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老河口市供電公司 郭 峰
9月6日,在湖北老河口市薛集鎮王堰村金銀花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忙碌著采摘金銀花。位于村口的加工車間里,村民吳小兵帶著2名技術員對金銀花進行篩選,為烘烤加工做準備。老河口市供電公司薛集供電所網格員沈萬宗、陳相亭來到金銀花加工車間,幫助吳小兵對電烤箱的用電線路進行檢查和維護。
“我在鎮上開辦農機修理鋪,遇到用電問題總是麻煩沈師傅;來到村里種植金銀花,不僅沈師傅跟蹤服務,還有陳師傅點對點服務。”9月6日,看到沈萬宗、陳相亭忙碌著檢查加工車間的用電線路時,吳小兵對薛集供電所的服務贊不絕口。
吳小兵是薛集鎮王堰村的村民,10年前到薛集鎮街道開辦了一家農機修理鋪。沈萬宗是薛集街道的用電網格員,對網格內的2127戶用戶的用電情況了如指掌。
2018年5月,薛集鎮政府引導當地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種植金銀花打造“萬元田”。金銀花屬藤本科植物中草藥兼食材,每年5月至11月為采摘季節,畝采鮮花600~800 kg,每畝收益1萬元左右。截至2021年5月,薛集鎮金銀花種植已覆蓋22個村,實現村村種植金銀花,種植面積200萬m2以上,年產值達2000余萬元。
2019年4月,吳小兵回到王堰村流轉了53333 m2土地種植金銀花。“花期旺盛時,每天聘請近100人在花田里采摘,每天每人工錢100元。”吳小兵說,采摘的金銀花烘干后,能賣到260元/kg。
2019年6月8日,吳小兵購買了3臺電烘干設備,安裝在金銀花加工車間內。“沈師傅聽說我回村種植金銀花需要安裝動力電,就在網格服務微信群里告訴我需要準備哪些資料,并幫我聯系到了王堰村的用電網格員,一起替我跑腿。”買回電烘干設備的第二天,沈萬宗、陳相亭就協調好了供電所的施工隊,為吳小兵的加工車間免費通上了動力電。
2019年2月,薛集供電所全面推行網格員“AB”角色互補機制,12名網格員在做好各自轄區內用電服務的同時,還以自愿結對的形式,與另外一名網格員形成“AB”角。當網格員A出差學習或請假外出期間,網格員B主動承擔網格員A的網格服務任務。平時,網格員A、網格員B互相到對方的網格內熟悉客戶、熟悉線路,攜手做好臺區用電管理和服務。
“網格員AB角色,相當于一主一副,每個網格都有備班人員。”薛集供電所所長黃永亮介紹,村民遇到用電問題時,找其中任意一名網格員都管用,之前是一名網格員對應一個網格,現在是兩名網格員對應一個網格,網格員的服務態度好壞、服務速度快慢,村民都可以在“網格微信群”里進行評價。
從2019年1月開始,薛集供電所一直保持著“服務零投訴”的紀錄,連續3年獲得“老河口市供電公司優質服務紅旗單位” 。
9月3日11:00,在老河口市薛集鎮陳廟村二組,村民陳大春正在自家的蛋雞養殖場操作自動化設備。
“箭頭向上是前進,一按,自動投料機就緩緩移過來,給每個食槽投放飼料;紅色按鈕是暫停,如果發現異常,隨時可以終止;向下的箭頭是后退……”陳大春一邊操作,一邊介紹。10 min后,陳大春完成了10080只蛋雞的自動投喂飼料操作。
在薛集鎮,像陳大春這樣的電氣化蛋雞養殖場有150家,感應式風機、自動控溫機、刮糞機、粉碎機、上料機、自動撿蛋機等電氣設備一應俱全。
“以養1萬只蛋雞為例,以前需要3個工人,每天12 h不停歇;現在一個人,10 min就搞定,雞舍還干干凈凈。”陳大春說,供電所網格員每周上門服務,幫忙巡視、檢查用電設備,讓自己的電氣化養殖少操了不少心。
老河口市地處漢水中游東岸,排子河作為漢江支流之一,從薛集鎮穿境而過。薛集鎮依托水資源優勢,以特色養殖為重點,重點發展水產和畜禽養殖兩大產業。薛集供電所圍繞鎮政府關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組織網格員進村組、進農戶,提前掌握用電需求,開展主動上門服務。
2021年5月以來,薛集供電所形成了“班組周例會與鎮政府周例會緊密銜接”的工作機制。薛集鎮政府固定在每周五下午召開周例會,對一周的工作進行回顧總結,對下周工作進行部署;黃永亮每周五下午參加鎮政府的周例會,及時獲得政府項目建設用電需求,并向政府領導匯報一周來的電網建設進度和服務成效。
結合鎮政府發展規劃和近期項目建設重點,黃永亮在薛集供電所每周一上午召開的班組例會上,進行傳達部署,提前做好電力服務的對接。每周一下午,薛集供電所12名網格員針對小微企業和養殖農戶的用電情況進行上門走訪。
“政府在會上剛安排,供電所馬上就行動,發展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用電真省心!”9月3日,薛集鎮黨委書記歐陽琦說,薛集供電所的高效快捷服務,讓項目建設落地更快、用電更早、投產見效更及時。
2020年,薛集供電所完成10 kV線路5.65 km、低壓線路14.7 km的升級改造,新增配變容量1100 kVA,為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用電保障。
目前,薛集鎮蛋雞養殖規模存欄量已達200多萬只,走上了規模化、規范化、電氣化、現代化的養殖道路。2020年7月,薛集鎮建成了現代漁業產業園,引進楚北天池、水云天、好余軒、蘇亞水產、亨美達等五家水產龍頭公司入駐,形成了集特色漁業養殖、水產品加工于一體的漁業產業格局。薛集供電所連續5年被薛集鎮人民政府授予“服務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村莊變美了,風景秀麗了,村民生活變好了,安全用電一刻都不能放松。”9月4日,薛集供電所運維班長周成超帶領運行維護人員對薛集鎮馬崗村的低壓線路進行巡視,在村委會門前,村黨支部書記張新號說,“從臺區升級改造,到家家戶戶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村民用電環境越來越好。”
20世紀90年代,張新號是馬崗村的村電工,6年前,被村民們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2020年10月2日,老河口市供電公司組織施工隊伍進駐馬崗村,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農網升級改造。新建2臺200 kVA的變壓器,改造一臺200 kVA的變壓器,線路全部實現絕緣化。
“供電公司在變壓器的配電柜、電表箱里都安裝了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公用線路的安全防護絕對沒問題,就差村民自己家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普及了。”作為一名老電工,張新號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重要性認識很深刻。村民家里多數沒有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存在安全隱患。2020年11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馬崗村“湖北文明村”稱號。面對這一殊榮,張新號準備在村民的安全用電方面做出努力。
2021年1月6日,經過村黨支部委員和村民代表的集體討論后,馬崗村委會決定:拿出村扶貧光伏電站發電的一部分收入,為每家每戶免費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解決村民用電末梢的安全問題。“取之于電,安全于電,這個主意好。”村民代表張從偉說。
1月7日,薛集供電所網格員沈萬宗在臺區網格微信群里,得知馬崗村準備為村民購買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決定后,把這一情況反映給所長黃永亮,當即得到支持,“安裝的活兒,就由我們供電所來幫忙。”
當天,馬崗村委會購買了153個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薛集供電所組織15名施工人員組成3個施工小組,分散在馬崗村的3個村民小組,為村民安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1月17日,完成153戶村民家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安裝工作。
“馬崗村實現每家每戶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安裝全覆蓋,在老河口市還是第一村。”薛集鎮黨委書記歐陽琦說,“村集體、村干部和供電所的重視與聯動,為安全用電營造了良好的環境,為全鎮開了一個好頭。”
1月18日,老河口市應急管理局在馬崗村召開全市農村安全用電現場會,對馬崗村的典型做法進行推介。
“受產權分界點限制,村民家里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的產權不屬于供電部門,但是,為了讓村民更安全、更放心地用電,我們在平時的巡視過程中,主動幫村民對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進行維護,指導村民安全用電、正確使用。”黃永亮說,只有不斷延伸服務,才能夯實安全基礎,讓群眾用電更方便、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