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任 婧
遼寧省檔案館保存著1931年3月“張學銘為報緝破我黨營口機關寶興號各情形致張學良”的電文。電文中記載了陳鏡湖住址為建平縣黑山嘴外哈木其,曾接收黨的機關寶興號地下活動經費5萬元。這里提到的陳鏡湖是遼寧歷史上第一位共產黨員,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那么,他是如何從遼西一個偏僻小山村走出來?在什么情況下加入的黨組織?入黨后又都做了什么?今天,就讓我們翻開塵封的檔案,了解其短暫而又光輝的一生。
陳鏡湖,字印潭,號小秋,化名李鐵然,1901年10月25日出生在原熱河省建平縣(今遼寧省建平縣)富山鄉南井村,8歲入本村私塾,后入建平縣高等小學就讀。少年時代的陳鏡湖聰穎刻苦,因寫得一手好文章,有“鐵桿文章”之美譽[1]。
1918年,陳鏡湖考入天津直隸省立第一中學,開始接觸近代民主主義和反殖民主義的進步書籍,憂國憂民思想油然而生。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天津各界特別是學界熱烈響應,直隸一中的學生開展打倒賣國賊、抵制日貨、取消“二十一條”、成立愛國組織等各項活動。作為“雪恥救國團”的成員,陳鏡湖積極投身反帝愛國斗爭的前列,率領同學示威游行,到省公署請愿。5月中旬,天津學生聯合會成立后,各學校成立講演隊,陳鏡湖在天津北馬路發表了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他列舉事實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欺壓中國人民的罪行,指出中華民族再不覺醒就要亡國,號召各界同胞奮起反抗、全力救國。他鏗鏘有力的話語使在場1000多人深受感動。同年9月,以直隸省立第一中學學生為骨干的“新生社”成立,陳鏡湖為該社主要成員,并參與創辦了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期刊《新生》雜志。不久,根據斗爭形勢需要,李大釗指導“新生社”等進步的新社團改組為“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陳鏡湖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2]。
1922年8月,陳鏡湖考入天津南開大學文科班,攻讀外語和政治。他一方面努力學習,一方面積極參加政治活動,參與組建了旨在宣揚社會主義思想的“向明學會”,并利用天津《新民意報》副刊,創辦了《向明學會半月刊》,有力推動了當時愛國民主運動的深入開展。1923年,陳鏡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天津團地委擔任組織工作。同年,經李大釗介紹,陳鏡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遼寧入黨第一人。
國民黨一大后,陳鏡湖開始走上了職業革命的道路,對外公開身份是馮玉祥部隊的一個支隊長,實則奉中共北方區委委派負責內蒙古地區黨的地下和兵運工作。隨著第二次直奉戰爭的爆發,陳鏡湖跟隨馮部抵達承德,擔任熱河民軍司令。為擴充民軍隊伍,陳鏡湖按照中共北方區委的指示,親自回到家鄉建平動員群眾[3]。在建平期間,陳鏡湖每天都為革命事業奔波,實在沒有時間探望父母妻兒。有一次他率部途徑葉柏壽,距其家不過10余里,也沒能回去,只好托人給家里報個平安。陳鏡湖在建平招收騎兵30余人,他前腳剛走,家里就被軍閥洗劫一空。
1925年冬,為了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共產黨的主張,中共北方區委在察哈爾省會張家口召開了內蒙古工農兵大同盟代表大會。京綏鐵路總工會、張家口鐵路分工會、綏西農民武裝組織及部分國民軍部隊派出代表,共200多人參加會議。陳鏡湖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大同盟成立后,中共北方區委在馮玉祥部組建了“內蒙古特別民軍”,分為3個騎兵縱隊,陳鏡湖擔任第2縱隊的官長。
1925年12月,奉中共北方區委指示,陳鏡湖率隊向熱河進發,策應郭松齡的“東北國民軍”。在與反動軍閥作戰過程中,部隊傷亡慘重,后收容散兵整編為一個騎兵旅,陳鏡湖任旅長。1926年9月16日,馮玉祥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舉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師”,陳鏡湖率騎兵旅官兵參加了誓師大會。在艱苦的轉戰中,陳鏡湖深得馮玉祥器重,稱贊其“少年英俊”。
1926年,陳鏡湖被任命為陜西省蒲城縣縣長。彼時蒲城被反動軍閥緱天相控制,他橫行鄉里,魚肉百姓,一年征收三年稅捐,百姓苦不堪言,被稱為“土皇上”。陳鏡湖到任后革除弊政,減輕百姓賦稅,把農民負擔的錢糧減免三分之二[4]。因利益受損,緱天相開始尋釁滋事,妄圖借機行兇。陳鏡湖根據群眾揭發的事實,調集軍警將其消滅在終南山中,蒲城大害被除,百姓拍手稱快。
在文化教育方面,陳鏡湖根據蒲城縣文化教育落后、教師資源匱乏、窮苦孩子難以接受教育的現狀,開始著手發展國民教育,“蒲城縣立國民師范學?!保ê蟾臑猷l村師范學校)就是在陳鏡湖的全力支持下創辦的,他親自兼任校長,為學校題寫校匾,還親自到校授課,引導學生關心時政,宣傳新思想,爭做新青年。在陳鏡湖的治理下,蒲城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1927年,陳鏡湖離任,蒲城百姓萬分不舍,紛紛稱贊他是“勤政愛民的好縣長”。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革命形勢急劇惡化,陳鏡湖離開馮玉祥部隊,只身回到北京,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9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內蒙古特別支部改為中共內蒙古特別委員會,由中共中央直接領導,陳鏡湖為委員。1930年6月,中共內蒙古特委遭到空前破壞,陳鏡湖與黨組織失去聯系。在多方尋找未果的情況下,陳鏡湖和戰友劉剛(中共內蒙古特委領導成員)決定到共產國際找黨。
1930年夏,兩名年輕的共產黨員踏上了艱難的找黨之路。因為他們的名字都上了反動當局的黑名單,不能公開邁出國門,所以只能徒步穿越蒙古。歷盡千辛萬苦,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終于到達蘇聯,找到了共產國際。當共產國際的代表們聽到他們歷經坎坷徒步找黨的經歷后,無不驚嘆唏噓,都被他們那份赤膽忠心所感動,順利完成接洽程序,共產國際派汽車把他們直接送到中蒙邊境?;貒?,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他們著手恢復整頓中共內蒙古特委。新的特委重建后,陳鏡湖任臨時書記,改名李鐵然。
陳鏡湖主持中共內蒙古特委工作后,選定熱河省圍場縣(今河北省圍場縣)為活動據點。圍場縣督學惠世如是一位尋求進步的有為青年,陳鏡湖贊揚其敢于聯合進步青年控告劣紳的行動,并指導他“搞革命要注意發動青年發動群眾”,在陳鏡湖的指導下,惠世如很快便團結了一批青年知識分子,組織開展各項革命活動。
1931年10月2日,內蒙古各旗縣黨組織代表聯系會議在熱河省灤平縣金溝屯(今屬河北?。┱匍_,陳鏡湖在會上正式當選特委書記。為加強內蒙古黨組織與黨中央的聯系,陳鏡湖把金溝屯會議的情況以及會議確定的方針任務,寫成《內蒙黨報告》,派人輾轉送到黨中央,以便得到黨中央的具體指導。
受九一八事變的影響,內蒙古地區反蔣抗日斗爭的熱情高漲,陳鏡湖一方面派特委委員們分赴各地領導民眾抗日斗爭,另一方面努力爭取把一些地方武裝改造成為抗日武裝力量。在圍場,為占領教育陣地,深入開展抗日宣傳活動,陳鏡湖組織青年進步教師開展群眾性斗爭,把圍場縣教育局長趕下臺,奪取了教育權,成立了“通俗教育館”?!巴ㄋ捉逃^”組織召開各種報告會,開展革命的啟蒙教育,宣傳抗日救國思想,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廣大群眾中的影響。期間,經過認真考慮,陳鏡湖先后介紹惠世如、王逸倫等革命青年加入了黨組織。隨著熱遼地區義勇軍抗戰高潮的到來,陳鏡湖審時度勢,以“蒙漢抗日同盟軍軍事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堅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宣言》,并及時發出《內蒙特委給熱河朝建地區義勇軍支部的指示信》和《為紀念九一八反對帝國主義進攻熱河告蒙漢勞苦民眾書》,借以指導民眾抗日斗爭[5]。
1933年3月4日,承德被日軍占領,熱河全省淪陷。緊接著,日軍開始向察哈爾入侵。陳鏡湖遵照中共前敵委員會指示,前往張家口協助馮玉祥將軍組建察哈爾省民眾抗日同盟軍,其黨內職務仍是中共內蒙古特委書記。陳鏡湖到達張家口后,利用他在西北軍時的老關系,廣泛接觸各界人士,擴大共產黨在同盟軍中的影響。因之前共過事,馮玉祥將軍對陳鏡湖很是贊賞,任命他為參議。
1933年5月1日,多倫失守,接著沽源淪陷,日軍向察哈爾腹地步步緊逼,形勢嚴峻。此時察省民眾抗日同盟軍的組建工作進入最緊張階段,陳鏡湖奔走各方。5月12日,受馮玉祥將軍派遣,陳鏡湖到張北縣一帶點驗抗日武裝,在樺樹梁地區慘遭當地反動民團伏擊,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