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傳播

2021-12-28 22:38:09李碧玉
理論界 2021年1期

姜 蕾 李碧玉 劉 迪

“東北作家群”是東北淪陷時期最具光彩和最有影響力的文學群體,是中國現代文學史和東北現代文學史上獨具特色的存在。“東北作家群”所創作的文學作品被稱之為“東北流亡文學”,是東北淪陷時期的特殊文學現象。“東北流亡文學”特指1931 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八一五”光復期間一代文學青年流亡關內后,以東北生活為主要創作題材的文學作品,包括小說、散文、詩歌等,是相對于東北淪陷時期“十四年殖民地文學”而獨立存在的一種文學形式。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它們真實地描繪了東北人民在淪陷中的苦難與抗爭,生動地記錄了東北人民故土淪陷的劇痛和背井離鄉的流亡生活,深刻地反映了東北人民對黑土地的無限眷戀和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切膚之恨。這些作品所表現的濃郁的地域色彩、沉重的歷史感,不甘示弱于其他地域文學和抗日文學。他們的作品先后被翻譯成英文、日文、朝鮮文和俄文。本文擬對“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傳播作一個總體性的梳理。

一、“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英譯概況

東北流亡作家描寫故鄉淪陷、流亡他鄉時的思鄉情感,被學界譽為表現“民族鄉土主義”的“懷鄉文學”。〔1〕這些作品的特殊時空背景和政治歷史環境決定了作品的時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創作底蘊較為深厚。然而,被譯介到英文世界的作家只有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

蕭紅(1911—1942)在“東北作家群”中地位最高,才華橫溢且作品豐富。在她短短31年的生命歷程中和不到十年的創作生涯里,出版了風格獨特的小說、散文、詩歌以及戲劇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留下了《呼蘭河傳》《生死場》《馬伯樂》等傳世作品,被譽為20 世紀30 年代的“文學洛神”,“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作家之一”。魯迅欣賞蕭紅的率真和才華,為她的《生死場》作序,并評價其“力透紙背”,有“越軌的筆致”,稱贊她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茅盾在蕭紅去世后為《呼蘭河傳》寫下序言,評價其“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些評價足見文壇對蕭紅的認可和欣賞。蕭紅的小說被評價為“壯美與優美的和諧統一”,“淺白與深刻的相輔相成”,“情感與景物的水乳交融”。〔2〕蕭紅的很多作品被翻譯成英文,并傳播到英語世界,著名翻譯家、漢學家美國人葛浩文功不可沒。1979年,葛浩文翻譯蕭紅的長篇小說《生死場》和《呼蘭河傳》,由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譯序中葛浩文介紹了蕭紅小說的特點和自己的翻譯體會。1988年,英譯《呼蘭河傳》在香港再版發行。2002 年,在翻譯界碩果累累、已負盛名的葛浩文決定重譯《生死場》,由致力于把亞洲語言和文化推廣到美國的成通公司出版發行,重譯本與初譯本有很大的不同,可見葛浩文對《生死場》的重視。葛浩文在《論中國文學》中評價說:“《生死場》是一個典型的鄉土文學的例子,蕭紅筆下的東北鄉村與福克納筆下的約克納帕塔法郡、哈代筆下的威賽克斯郡、肖洛霍夫的頓河流域以及沈從文筆下的湘西農村現實生活,如出一轍。”〔1〕1981 年,葛浩文翻譯蕭紅的《手》《家族以外的人》并收入劉紹銘等人編輯的《現代中國中短篇小說選:一九一九——一九四九》,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1982年,葛浩文翻譯《蕭紅短篇小說選集》,作為熊貓叢書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收入《王阿嫂的死》《橋》《手》《牛車上》《家族以外的人》《逃難》《朦朧的期待》《北中國》《小城三月》等短篇小說。1986 年,葛浩文翻譯蕭紅的《商市街》,由華盛頓大學出版社出版,葛浩文在導讀中介紹蕭紅的身世和生活經歷。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中英文對照版《染布匠的女兒——蕭紅短篇小說選》,收入6 篇葛浩文翻譯的蕭紅短篇小說,在導讀中葛浩文高度評價蕭紅短篇小說的成就并分別介紹6 篇短篇小說的主題和創作特點。此外,1961年,沙博理翻譯蕭紅短篇小說《小城三月》,首發于英文版《中國文學》;1969 年,戴乃迭翻譯蕭紅短篇小說《手》,收錄英文版《中國文學》;2002 年,劉士聰翻譯蕭紅散文《魯迅先生記》和《永遠的憧憬和追求》,收入《漢英英漢美文翻譯與鑒賞》;2007 年,張培基翻譯蕭紅散文《永遠的憧憬和追求》《當鋪》和《祖父死了的時候》,收入《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

蕭軍是“東北作家群”的重要代表,在魯迅的幫助下,1933 年以筆名三郎和悄吟(蕭紅)出版合集《跋涉》,而后他的文學創作進入高產期,同時成為“左翼”文化運動的一名主將。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中對民族革命戰爭的深刻表現,以及對戰爭場面的描寫、地方風物的描摹、故事人物的藝術刻畫,不但代表抗日文學和東北文學的成績,也奠定了蕭軍在文壇上的地位,同時也讓蕭軍成為“東北作家群”中率先走進英語世界的先鋒作家。蕭軍的《八月的鄉村》是“第一部被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現代長篇小說”,〔3〕全譯本由美國人伊文·金翻譯,美國記者斯諾作序,在序中斯諾介紹了蕭軍的家世和投入文學的經歷。該譯本1942年由紐約史密斯·達雷爾出版社在美國出版,1943年由倫敦柯林斯出版社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出版,1944年史密斯·達雷爾初版本由美國世界出版公司組織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刷,足見該譯作在西方的影響力和接受度。1936 年,斯諾編輯的英文版《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也曾收錄蕭軍使用筆名“田軍”創作的短篇小說《在“大連號”輪船上》和《第三支槍》(《八月的鄉村》第一章),由肖乾和楊剛翻譯。《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首本英文版由英國倫敦喬治·哈拉普公司出版,第二年由紐約的雷納爾希區柯克出版社在美國再版。這本書被認為是第一本向西方讀者介紹現代中國短篇小說及其作者的書,一經出版就受到西方文藝界的好評,當年英國的《泰晤士報·文學評論》評價其是“西方文明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帶來的深刻影響最強有力的解讀”,“為文藝研究填補了空白”,“具有歷史性意義”。1976年,葛浩文翻譯蕭軍的《羊》,與蕭紅和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說一同收入《現代中國中短篇小說選:一九一九——一九四九》。

端木蕻良(1912—1996) 的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是“東北作家群”具有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端木蕻良的作品表現出四種人生姿態,即“憂郁與孤獨”“反叛與抗爭”“愛慕與眷念”“追尋與創造”;他的長篇小說表現宏大敘事范疇的階級斗爭與民族抗戰這類剛性話題,他的中短篇小說,特別是那些回憶故鄉和童年往事的溫情之作則演繹著陰柔之美。“端木蕻良對方言的周全把握,對角色外貌、舉止和生活方式的生動刻畫,顯示出他不平凡的天賦。”〔1〕《現代中國中短篇小說選:一九一九——一九四九》收錄了茅國權等人合譯的《遙遠的風沙》和《渾河的激流》。葛浩文也曾翻譯端木蕻良的作品。1988年,葛浩文英譯《紅夜》作為熊貓叢書由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收錄18篇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說。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鴜鷺湖的憂郁——端木蕻良短篇小說選》雙語版,由葛浩文翻譯,孔海立在導論中詳細介紹了作家生平和所收錄的8篇作品的主題和創作特點。此外,2007 年,張培基翻譯的端木蕻良散文《黎明的眼睛》和《耐力》,收入《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

二、譯者及譯作傳播

以上三位作家文學作品的英語譯文主要通過兩種途徑發表:一是作家作品英譯專集;二是收錄部分作家部分作品的中國文學英譯選集,主要由國外漢學家、國外出版商以及中國文學出版社于20世紀翻譯、出版和傳播,而國內翻譯家的翻譯作品則散見于譯者編譯的中國文學作品英譯選集中。

葛浩文是翻譯東北文學作品最多的譯者,蕭紅和端木蕻良的大多數文學作品的英文譯文都由葛浩文執筆完成,作為學者型翻譯家他也是對東北文學在英語世界傳播貢獻最大的人。葛浩文是英語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國文學翻譯家,截至2016年底,其翻譯的單行本及發表在各種期刊雜志、文集上的譯作多達160 篇左右,涉及70 多位華語作家,〔4〕被夏志清譽為“西方首席漢語文學翻譯家”。然而,葛浩文與中國文學的情緣發端于蕭紅研究和蕭紅作品的翻譯。早在20世紀70年代于印第安納大學攻讀中國文學博士學位期間,葛浩文便開始了對蕭紅的研究。1985年,基于其博士論文的《蕭紅評傳》中文版在中國內地出版,成為“蕭紅研究的拓荒之作、經典之作”。〔5〕蕭紅的《呼蘭河傳》是葛浩文翻譯的第一本中國小說,把東北邊陲小鎮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展現在西方讀者面前。1979年的初譯本以直譯為主,譯文略顯拖沓生硬,但卻為葛浩文打開中國文學的大門;2002 年,經過20 多年的沉淀,葛浩文重譯了這部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文學作品,從選詞到句法,再到篇章,都做了較大的改動,竭力實現對蕭紅作品的準確呈現。因為蕭紅研究和蕭紅作品的翻譯,蕭紅獲得西方文學界的認可,葛浩文也被東西方文學界所熟知。葛浩文在《蕭紅評傳》中文版序中謙遜地寫道:“我不敢說是我‘發現’了蕭紅的天分與重要性——那是魯迅和其他人的功勞。”〔6〕但事實上的確是葛浩文把蕭紅推介到了英語世界。然而,葛浩文的翻譯既有“忠實”也有“背叛”。魯迅和胡風分別為《生死場》作序和讀后記,評價它是一部抗日作品,把對這部作品的闡釋與國家民族話語聯系起來,而葛浩文的解讀是“作者的原意只是想將她個人日常觀察和生活體驗中的素材——家鄉的農民生活以及他們在生死邊緣掙扎的情況,以生動的筆調寫出”,〔6〕譯者并沒有從宏觀的歷史觀來寫戰爭或者抗日活動,而是微觀敘述村民及作者本身所經歷的種種不幸遭遇,描摹沒有上戰場的女性如何間接地經歷戰爭,書寫女性身體和民族國家話語之間的糾纏。《商市街》生動地記錄著大都市里百姓的悲慘境遇、知識分子的艱難不易、熱血青年的探尋與抉擇,以及民眾誓死不當亡國奴的強烈呼聲和對日偽的刻骨仇恨,是一幅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社會風情畫。然而,葛浩文并沒有把它當作小說、散文集,而看作是“一部肌理可尋的自傳”〔7〕來翻譯,稱“《商市街》是文藝傳記的極品”,是“把個人生活里的散章斷句重新組合構成一幀完整的素描”。〔7〕在葛浩文眼里,蕭紅“本質上是個善于描寫私人經驗的自傳體式的作家”,他用西方的詩學觀解讀東北文學,他的翻譯“讓中國文學披上了當代英美文學的色彩”。然而,蕭紅時乖命蹇的短促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戰爭的驅遣下輾轉流徙,她的個人悲歡又何嘗不是大背景下整個社會的悲歡,她的從異鄉奔向異鄉又何嘗不是日偽時期的東北人流亡生活的寫照。

伊文·金是第一部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的譯者,小說英文版1942年在紐約出版時,封面上沒有譯者的名字,伊文·金實際上扮演了無名英雄的角色。斯諾在小說的導言里寫道:“我真希望能夠好好地介紹一下完成這個出色譯本的美國學者。很不幸,他的名字要以后才能公開,因為譯者目前被關押在一個被日本人占領的城市里。”〔3〕斯諾評價說:“譯者把作者富于口語和方言風格的作品,用令人愉悅的英語文學語言再現,他的譯筆對原作毫發無損。”〔3〕其評價滿溢褒獎之詞。然而,不同于西方人的評價,在中國的學術界,伊文·金是位毀譽參半、頗受爭議的譯者。伊文·金曾翻譯老舍的《駱駝祥子》,這是第二部被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現代長篇小說,該譯本使得老舍聲名鵲起,紅遍美國東西兩岸,1948年老舍甚至被好萊塢邀請參與同名電影腳本的改編,足見伊文·金對老舍文學在美國的推廣和傳播的作用。老舍本人評價該譯本“譯筆不錯”,同時也客觀地指出,該譯本“將末段刪去,把悲劇的下場改為大團圓,以便迎合美國讀者的心理”。〔8〕此后,出版社再次請伊文·金翻譯老舍的《離婚》,伊文·金在沒有與原作者進行溝通的情況下再次對原著進行大篇幅的改寫和刪減,令老舍十分不滿。1948年,賽珍珠為老舍在美國尋找新的出版代理人時,曾給勞埃德寫信說,“他(老舍)發現伊文·金的譯文在許多重要方面大大偏離了原著,結尾則和原著完全不同。事實上,他對伊文·金在翻譯《駱駝祥子》時擅自改動本來就不滿。因此,當發現伊文·金故技重施時,他感到完全無法容忍,拒絕認可伊文·金的譯稿”。〔9〕老舍先生認為,《離婚》譯本在美國出版后,“評者十之八九予以贊美”,“居然得到好評,很奇怪”。〔8〕而佛羅里達的《圣彼得堡時報》則評價說“羅伯特·斯賓塞·沃德是極少數懂得東方的美國人”。〔10〕伊文·金是羅伯特·斯賓塞·沃德從事翻譯時所用的筆名,曾在中國做過19年的外交官。作為非學者、非職業譯者,伊文·金對于抗戰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特別是東北現代文學在英語世界的譯介與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為西方讀者打開了了解現代中國,特別是二戰期間日本鐵蹄踐踏下的中國的窗戶,然而在中國學者看來,他的翻譯和傳播帶有濃重的西方意識形態烙印和典型的西方詩學特征。

沙博理和戴乃迭20世紀在中國文學出版社工作期間曾經翻譯過蕭紅的短篇小說,但是他們有很多更為人們熟知的譯作。沙博理曾經翻譯過中國古典巨著《水滸傳》、巴金的《家》、茅盾的《春蠶》、柳青的《創業史》等,雖身為美國人,卻把畢生獻給中國的翻譯事業,后加入中國國籍,任中國政協委員,并獲得“中國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和“國際傳播終身榮譽獎”。戴乃迭是著名翻譯家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家,與丈夫楊憲益先生合作翻譯《紅樓夢》《楚辭》《儒林外史》等中國典籍,以及《魯迅選集》《湘西散記》等當代文學作品,在中國文學翻譯界聲譽極高。茅國權(Nathan K Mao)與其他兩位譯者分別合作翻譯了端木蕻良的兩篇短篇小說,中國學界比較熟悉茅國權和珍妮·凱利(Jeanne Kelly)合作翻譯的《圍城》,1979 年由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后被收入英國企鵝經典文庫,足見其在西方的受認可程度,而與茅國權合作的兩位譯者則不被中國學術界所熟悉。以上三位譯者的前兩位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英國人,但大半生生活在中國,了解中國、熱愛中國,第三位則是美籍華人,他的大部分譯著均通過與美國人合作完成。張培基是中國當代著名翻譯家,年輕時在上海圣約翰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后留學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英國文學系研究院,譯作十分豐富。早年間為《中國翻譯》專欄撰稿,后集結成集,出版四冊《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收錄了蕭紅和端木蕻良的部分散文英譯作品。劉士聰是南開大學教授,譯著、譯文和翻譯研究成果豐富,被譽為中國“資深譯家”。著有《英漢、漢英美文翻譯與鑒賞》《紅樓譯評——紅樓夢翻譯研究論文集》《孔子》《老子》等,其《英漢、漢英美文翻譯與鑒賞》收錄了部分蕭紅散文英譯作品。張培基和劉士聰的譯作在中國有非常廣泛的讀者群。

三、“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英譯的問題討論

國內對“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的英譯研究相對有限,主要是蕭紅作品的英譯研究。從CNKI 數據庫檢索來看,2012 年以前的蕭紅作品英譯研究主要針對《永遠的憧憬和追求》的劉世聰譯本和張培基譯本,隨著葛浩文與中國學界互動的增加,2013年開始陸續有一些研究關注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葛浩文譯本研究,也有少量研究關注葛浩文英譯《生死場》,但均以碩士學位論文為主,雖然選題和討論的視角較為豐富,包括以闡釋學、操縱論、順應論、概念整合、讀者反映論、關聯理論和翻譯選擇適應論等理論為基礎,涵蓋譯者主體性、風格傳譯、對文化缺省的翻譯補償和創造性的叛逆等視角,但闡述的深度十分有限。期刊論文較少,代表性的期刊論文包括:孫會軍以葛浩文譯本《呼蘭河傳》和《檀香刑》為例,探究譯文中人物“聲音”的再傳遞效果;〔11〕何偉、趙常玲從功能語境角度對比分析蕭紅短篇小說《手》戴乃迭和葛浩文的兩個英譯本的各自特點;〔12〕任東升、趙瑤瑤在比較沙博理翻譯策略和葛浩文翻譯策略基礎上,從“資本”視角分析蕭紅短篇小說《小城三月》二次發表的價值。〔13〕這些論文反映了過去10余年間學界對蕭紅作品英譯的關注,但研究的文本主要集中在葛浩文的《呼蘭河傳》,對蕭紅其他作品的研究相對較少。CNKI 數據庫檢索結果顯示,蕭軍文學作品的英譯研究論文只有1 篇,是呂黎a 的《求同去異之旅——蕭軍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的英譯》,分析了英譯本求同去異的翻譯策略,〔14〕這篇論文是呂黎b 博士論文《中國現代小說早期英譯個案研究(1926—1952)——以全局策略為中心》的部分成果。〔15〕而對“東北作家群”其他作家及其他作品的英譯研究幾乎空白。

事實上,學界可以從很多視角探索和挖掘“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的英譯和傳播問題。首先,翻譯研究可以從文化視角展開。東北文學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學特色,作品中所承載的黑土文化對于西方讀者來說既陌生又無限新奇。以蕭紅為代表的“東北作家群”將北方鄉村荒涼曠野下人們的生存狀況、風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如此原生態地帶入中國文壇。“東北作家群”的文學作品翻譯毫無疑問地承載著對外傳播東北文化元素的作用。其次,翻譯研究可以從政治視角展開。東北現代文學繞不開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下的殖民語境視域,包括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武力殖民,也包括日本的文化殖民,以實現文化輸入和經濟掠奪的目的。“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暴露了彼時的國內矛盾,揭露了軍閥混戰,曝光了民國政治腐敗等問題,同時也折射了共產國際在東北抗日游擊戰斗中的領導作用。正如葛浩文評價說,東北文學“暈染了政治色彩,滲入了‘革命因子’”。〔1〕這些政治符號和政治背景是否在譯介和傳播過程中被準確地呈現是翻譯研究應該關注的問題。再次,翻譯研究可以從女性主義視角展開。新文化運動時期,女子獨立、女權思想等文化運動后的思潮可散見于東北文學作品中,特別是蕭紅的作品,關注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滲透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具有典型的女性主義思想,這種光芒是否被男性譯者的翻譯抉擇所掩蓋和遮蔽。此外,翻譯研究也可以從敘事學視角展開。每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特有的敘事特點,蕭紅文字簡單樸素,讀者閉著眼睛就能看到她筆下的風景,被譽為“是用文字繪畫的好作家”;蕭軍在《八月的鄉村》中以加強“群化”特征和彰顯自我形象為特點的英雄敘事和抗日敘事;端木蕻良短篇小說從早期的浪漫化、理想化的現實主義轉向寓言化、思辨化的象征主義或現代主義,這些敘事特點是否得以在譯文中再現也是翻譯應該關注的問題。最后,翻譯研究還可以從社會學視角展開。翻譯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譯者的抉擇和取舍必然會受社會諸多要素的影響,社會、政治、文化、意識形態、贊助人和詩學之間的互動,資本之間的零和博弈必然對譯者的慣習、譯者姿態帶來重要影響。〔16〕

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學孜孜以求的翻譯和研究,幫助中國文學叩開了英語世界的大門,豐富了世界文學的元素和內容,也為我們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討論視角。

四、結語

“東北作家群”文學作品的翻譯尚不具規模,只有少數的幾個國內和國外譯者參與到東北文學在英語世界的譯介和傳播中,側面地說明東北文學在英語世界被關注和被接受的程度相對較低。其中,美國譯者和美籍華裔譯者的譯文在西方的接受度較高,這一現象為中國文學外譯和中國文學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啟示。目前學界對于東北淪陷時期的文學作品的英譯研究十分有限。從作者角度看,只有蕭紅和蕭軍二人;從作品來看,只有蕭紅的《呼蘭河傳》《生死場》《永遠的憧憬和追求》《當鋪》和《手》,以及蕭軍的《八月的鄉村》。簡而言之,該領域和話題存在研究空白。

東北文學皆以東北為背景,以抗日為主題,講述“唯有直接身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人方能道出的抗日故事”。〔1〕“東北作家群”成為背井離鄉的東北流亡難民的代言人,把他們的離鄉之苦、亡國之痛寫出來。因此,“東北流亡文學”的英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透過這些文學作品的英譯本,英語世界可以了解東北黑土地的鄉土風格、鄉土特色、鄉土風情,甚至鄉土語言;另一方面,透過這些文學作品的英譯本,英語世界可以了解那個時期真實的歷史、那個時代的民族吶喊和那里的人民的愛國情緒和愛國行動。關注“東北流亡文學”作品的英語譯介,可以了解英語世界對東北現代文學、東北文化乃至東北現代歷史的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第一区| 91麻豆国产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2020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视频a|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色噜噜在线观看|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国产性猛交XXXX免费看|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毛片一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天堂区|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日韩免费毛片|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AV毛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久久综合五月|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影院|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欧美啪啪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日本午夜影院|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国产丝袜91| 色婷婷成人|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亚洲黄色成人| 亚洲激情99| 色九九视频|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久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