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丕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顧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科學回答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了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政策舉措,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關于人才標準的重要論述,具有十分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嶄新內涵。一是理想信念堅定。“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的人不可能成為人才。二是家國情懷濃烈。愛國自古至今是中國社會始終強調的個人品格,也是中華民族標志性的集體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是對我國科技人員第一位的要求”。作為人才,必須有強烈的愛國心、報國志、強國情。三是勇于創新。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是要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一切科技創新活動都是人做出來的,人才是創新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四是擔當作為。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宏大事業為人才提供了廣闊的人生出彩舞臺,也需要人才擔當奉獻。
關于識人知人的重要論述,教給我們全面、辯證、科學地把握識人知人的方法。一是重品德。品德是檢驗一個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人才更是“無德不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二是講學習。人才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學習,根本目的是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大興學習之風,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三是善鑒別。識人知人最難的就是如何辯證地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關于發現、培養、使用好人才的重要論述,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一是營造良好氛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環境不好,則人才散、事業衰”。我們要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敬才重才的社會環境、識才用才的工作環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環境、優才留才的生活環境,真正營造出全社會愛才、惜才、尊才、護才、用才的濃厚氛圍。二是樹立人才資源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將秉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國際先進經驗”,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是最重要資源的意識,要把一切管理的著眼點定位在服務于人力資源效益最大化上,把一切管理的落腳點定位在服務于讓人力資源釋放最大能量上,從而激勵廣大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三是完善體制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政策,手腳還要放開一些”,“關鍵是要改革和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我們要尊重人才成長管理規律,破解人才工作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建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更加實效的人才新體制機制。四是重視培養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優勢”。我們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培訓的設計與實施,增強人才培養培訓的目標性和實效性。五是善于不拘一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拘一格、慧眼識才,放手使用優秀青年人才,為他們奮勇創新、脫穎而出提供舞臺”。我們要從理念、制度、行動上都做到不拘一格,為各類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更加充分的精神和物質條件。六是造就領軍人才。領軍人才是人才隊伍中的一個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我們要充分認識培養領軍人才的重要性,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培養造就大批各行各業需要的卓越領軍人才。
(二)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召開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第一資源的戰略高度做出的戰略擘畫。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人才強國、什么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是對我國人才事業發展規律性認識的深化,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并貫徹落實到人才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
人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并且為此而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方面和環節。無論是進一步解放發展生產力,還是深入推進改革,都離不開人才支撐。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并具體提出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個階段性目標。
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人才興則國興,人才強則國強。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興邦富國之本,是推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強大動力。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人才資源在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中的關鍵作用,深刻闡明了人才工作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間的內在聯系。
人才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大國博弈的核心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暗流涌動。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后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
(摘自2021年10月25日《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