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華
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為什么是科學的信仰、理性的信仰?
人的特性在于雖然生存于有限卻要追問無限,雖然存在具有偶然性卻要追問必然,雖然生命是暫時的卻要追問永恒,這就是終極關(guān)懷。也就是說,人類會立足于有限追求無限,有限的是現(xiàn)實生活,無限的是價值追求。那么,怎么通過有限的生命來通達無限的意義和價值呢?
從理論上來講只有兩種可能:第一,通過無限延長自己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意義和價值。這絕對不是一個理性主義者所能夠給出的答案,因為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無論一個人的生命有多久,總有大限要來臨的那一天。除非是借助非理性,我認為我就能。為什么?只要上帝能夠救我,我就可以,不需要理由,這就是宗教的信仰。第二,理性主義者的方案,承認生命有限,所以不去無謂地追求生命無限,而是追求生命的高度,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意義和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命的長短已經(jīng)不具備根本意義了。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即使是短暫的,也是燦爛的和值得的。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沒有意義和價值,即使能夠活兩百歲,那么這和螻蟻有什么區(qū)別呢!人們會為了追求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追求生命能夠達到的高度,甚至可以縮短生命的長度。
馬克思就是沿著這個思路為我們共產(chǎn)黨人找到了信仰。1835年8月,馬克思中學畢業(yè)寫過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在這篇作文中馬克思用詩一樣優(yōu)美的語言,慷慨激昂地表達了十分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這樣的職業(yè),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這樣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馬克思所倡導的價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學的,值得我們信仰的呢?讓我們借用海德格爾的一個理念“向死而在”,從生命的終極意義上來追問一下吧:生命的本質(zhì)實際上是一個有限的過程,不要去追求那個最終的結(jié)果,因為最終的結(jié)果都是走向無限的虛無,即死亡。我們只有面對無限才能思考和規(guī)劃如何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生命過程。
假設(shè)我們要面對死亡了,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一生,感到我們的生命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我們的選擇是無悔的,如果讓我們再重新度過一生的話,我們還會這么過。請問理由是什么?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理由都不可能建立在世俗的基礎(chǔ)之上,因為世俗的東西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既然生命的本質(zhì)是一個過程,那么,有意義的生命在于過程的精彩。什么樣的生命過程才是精彩的呢?馬克思告訴我們:“尊嚴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zhì)的東西,就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人欽佩并高出于眾人之上的東西。”也就是說,一個人應(yīng)該有尊嚴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有尊嚴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才是精彩的,才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對于沒有尊嚴的生命過程而言,每一分鐘的延續(xù)都是恥辱。什么樣的生命過程才是有尊嚴的呢?馬克思說因為你的生命得到了人們的尊重,達到了崇高。為什么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呢?馬克思的回答是:因為你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這樣的生命價值追求難道不是具有理性的基礎(chǔ)和道義的力量嗎?!
什么是主義呢?我認為,“主義”就是核心的價值追求。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呢?就是馬克思所倡導的,即造福人民和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福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如果為了這樣的價值追求可以獻出生命,那么這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摘自廣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問道馬克思:為什么信仰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