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遵利

9月下旬的一天,我突然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西熱扎納·艾克木發來的定位,驚喜地發現,竟然在北京。
想起前幾天我看到他朋友圈發的正在候機的場景,急忙詢問他來北京做什么?這里是最終落腳點嗎?可是,等我看到他回信,已經是快下班的時間,只好決定根據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再設法去看他。
西熱扎納·艾克木是我第一個維吾爾族朋友,他親切的面孔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去年10月,我們一行人去新疆和田開展脫貧攻堅事業審計工作,我因為檢查吐莎拉鎮的脫貧攻堅事業開展情況,得以結識他。
10月份的和田,天氣已經有些涼了,但西熱扎納·艾克木帶領建檔立卡貧困戶承建的溫室大棚里,依然保持盛夏時節的溫度。我看到一排排整齊明亮的溫室大棚,為他們取得的可喜成績由衷地高興,心中也像燃燒了一團火一樣激動。
干涸的沙地上,一排排綠油油的秧苗自豪地向我們展示著它們頑強的生命力。草莓苗、西紅柿苗等拼命與大自然進行抗爭,在精準滴灌技術的支持下,它們不等大地去吮吸僅有的那點水分,就已經把寶貴的水資源大口大口地吸到自己肚子里了,并立刻把寶貴的水分傳遞到枝枝葉葉的血管里,蒸干一切的太陽也只能心有不甘地幫著這些不屈不撓的秧苗茁壯成長。
大棚里各種花朵爭奇斗艷,一朵朵綻放的花像富裕起來的村民的笑臉。看到我們,西熱扎納·艾克木趕忙從仙人掌上摘下一顆顆鮮嫩的果實,擦了一遍又一遍,遞給我們。雖然覺得有點不合適,但我還是接過那拇指大小的仙人掌果,并按他的手勢要求放到了嘴里。這一刻,我看到他欣慰的孩子般的笑容。
我知道,我吃下的是民族融合之果、團結友誼之果,所以,我不停向他伸出大拇指,表示贊美和感謝。
西熱扎納·艾克木和村民們,何嘗不像這一棵棵與天地爭搶能量的秧苗呢?利用有限的條件創造無限的富足。我想,如果他們能夠熟練地掌握漢語,就可以學習更多農業科學知識,就一定能夠使這塊貧瘠的土地結出更多累累碩果。
迫切想看到西熱扎納·艾克木的我,第二天驅車60多公里,來到海淀區組織對口支援地區致富帶頭人業務培訓現場。西熱扎納·艾克木有了明顯的變化,更加精神了,可能有學到知識的喜悅,也可能有再次見到我的興奮。
因為我不懂苗圃專業技術,所以只能不斷地鼓勵他,利用好海淀區提供的這次學習機會,學到更多農業科學知識,讓美麗的花朵、綠油油的秧苗真正轉換成村民們的經濟收入,帶領村民結出民族團結的碩果。
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是鄉村振興事業的基礎。我相信,西熱扎納·艾克木與他的同伴們來到首都北京,不僅僅是學習農業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能夠親身體會北京人民給予他們的無私援助,真誠地去感受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