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霄 陳章業



11月5日早晨8時許,位于江西省靖安縣香田鄉紅崗村的和緣生態園,熱鬧非凡。走近生態園,上百個瓜果大棚整齊排列,隱約能夠望見里面火龍果、葡萄、青提等各種瓜果長滿枝頭,花花綠綠甚是好看。此時,十幾名工人已開始采摘時令水果,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他們的腳下,正是擔起產業之石、筑成振興之路的脊梁。
近年來,靖安縣香田鄉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以產業結構調整帶動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確立發展瓜果、油茶、中藥材、生態畜牧業四大主導產業和富硒水稻、黑陶技藝研學兩大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思路,目前,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已初顯成效。
紅崗村脫貧戶彭清月是和緣生態園的工人,只見她動作嫻熟,不到一分鐘的功夫,就剪下了滿滿一籮筐的成熟青提,酸甜氣息沁人“口鼻”。得益于瓜果產業的發展,這幾年她就近務工,既能照顧家庭,生活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在這里務工已經有三、四年了,一年的務工收入有上萬元,年底還有村里給的資產分紅,日子越過越好了!”彭清月高興地說道。
自鄉村振興工作啟動以來,香田鄉紅崗村立足本村優勢,大力發展瓜果產業,積極引進江西銀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集觀光、采摘、休閑于一體的和緣生態園,不但帶動周邊群眾通過流轉土地增收,還積極爭取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萬元用于生態園購置火龍果、草莓大棚等固定資產,并承包給該公司具體運營,通過獲取年收益的方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對脫貧戶和邊緣戶進行補貼。同時,吸納周邊群眾就近在該生態園務工,群眾增收顯著。
而在該鄉黃龍村,連綿的山坡上一片片油茶林長勢良好,一顆顆或紅或黃的油茶果沉甸甸地掛在枝頭,20余名工人穿梭在茶林間,將油茶果摘下,裝進隨身攜帶的桶內,他們一邊采摘一邊笑談,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天‘遲到’了呀老李,你看我這滿滿一桶!”“哈哈,村里來這得有一段路呢!喲,不少油茶果都已經熟透裂殼了,看這長勢,今年收益肯定又少不了!”黃龍村脫貧戶甘良吉和石馬村脫貧戶李書權倆人笑的合不攏嘴。
這片油茶林的形成,起源于2009年初。當時,為了在靖安大力推廣種植油茶,油茶專家胡林海左挑右選,最終定在黃龍村甘家組流轉土地600余畝用于油茶種植。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培育,油茶林已全面進入盛產期。“去年鄉政府領導找到我,提出要出資購買我的油茶林,用于帶動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我欣然同意,并主動請纓負責技術指導和日常管護”,胡林海笑著說道:“我不是傻,作為土生土長的靖安人,我把油茶產業做起來的最終目的,就是想把群眾帶起來,讓村子富起來。”
“近兩年香田鄉整合財政扶貧專項資金182萬元在黃龍村購置200余畝成熟油茶林,結果也是非常喜人的!今年就通過土地流轉、油茶管護、油茶采摘等方式,帶動全鄉5個村347戶群眾增收,年戶均增收達千元以上。再加上油茶籽產量年年遞增,下一步我鄉將建設一個茶油加工廠,各村村集體合作社做股東,從生產到包裝一體化,讓香田茶油成為靖安一張閃亮的名片。”香田鄉黨委副書記徐爍自豪地說道。
據悉,除了依托本地資源發展產業外,香田鄉還積極引進吉利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德容山莊等農業龍頭企業30余家,帶動全鄉相關產業發展。截至目前,香田已發展果蔬1500畝,油茶1300畝,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900余畝;出欄生態家禽3.78萬羽,禽蛋產量67噸;擬建集中連片稻魚共生示范點1個……大產業頂天立地、小產業鋪天蓋地,一個個蓬勃發展的產業,正在源源不斷地為香田的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作者簡介:涂霄、陳章業,靖安縣香田鄉干部。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