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園榮 徐超




為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嚴格執行“四個不摘”要求,保持幫扶政策和力量總體穩定,撫州市分類實施對脫貧戶和“三類”監測對象全覆蓋結對幫扶,把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為底線任務,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按致貧返貧風險等級劃分幫扶對象,讓幫扶對象更精準。
按照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家庭實際情況等將脫貧戶分為穩定脫貧戶、脫貧質量一般的持續鞏固戶和兜底保障戶三類;按照返貧致貧風險是否消除,將監測對象分為風險未消除監測對象和風險已消除監測對象兩類,并依次按照突發嚴重困難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脫貧戶中的低保對象、孤兒、分散特困救助供養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脫貧質量一般的持續鞏固戶及穩定脫貧戶風險等級順序確定結對幫扶對象,突出了結對幫扶重點。今年以來,撫州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加強部門信息對接共享,強化預警響應,采取農戶主動申請,鄉村核實,村“兩委”干部、駐村幫扶干部“逐戶過篩”的方式,對脫貧戶、邊緣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度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和其他所有一般農戶的“兩不愁三保障”和收支變化狀況進行全面摸排監測。截止11月11日,全市共有脫貧戶47075戶,脫貧不穩定戶446戶、邊緣易致貧戶1027戶,突發嚴重困難戶239戶。
按幫扶單位職務級別確定幫扶干部,讓幫扶力量更明顯。
撫州市各級駐村幫扶工作隊、鄉村振興工作指導組派駐單位按照單位正職、其他班子成員、中層干部、一般干部的次序確定結對幫扶干部。據統計,全市共選派了1494名駐村幫扶干部組建了482個駐村工作隊,全面覆蓋到十三五脫貧村、易地搬遷安置點所在村,省市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省市紅色名村(簡稱“五類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其余1328個村不屬于駐村第一書記或工作隊選派范圍,但又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的村,由縣、鄉選派了2675名干部組建村級鄉村振興工作組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各級駐村幫扶工作隊、鄉村振興工作指導組派駐單位精心選派了21768名幫扶干部結對幫扶全市48787戶“三類”監測對象及脫貧戶。其中省直單位78名干部結對幫扶192戶,市直單位494名干部結對幫扶1281戶,縣直單位7306名干部結對幫扶14779戶,實現了干部結對幫扶“三類”監測對象及脫貧戶全覆蓋。
按幫扶對象不同類別落實幫扶措施,讓幫扶成效更聚焦。
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針對不同人群,采取針對性幫扶方式,做到幫扶措施管用、夠用。一是對穩定脫貧戶采取“監測關注+定期聯系”的方式,定期聯系脫貧戶,了解生產生活情況,鼓勵其帶貧益貧。二是對脫貧質量一般的持續鞏固戶采取“監測關注+適度幫扶”的方式,在措施上以“扶”為主。對產業基礎不穩的,在產業引導、技術培訓、產品銷售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對生產資料較少而又有勞動能力的,提供就業培訓、推薦用工、安排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實施就業幫扶。三是對兜底保障戶采取“監測關注+足額兜底保障”的方式,在措施上以“兜”為主。對整戶無勞動力,收入完全或主要依靠政府兜底保障的脫貧戶,實行足人足額享受政府兜底保障政策。四是對未消除風險的監測對象采取“監測+重點幫扶”的方式。按照脫貧攻堅期的要求落實“一對一”結對幫扶,及時掌握監測對象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五是對已經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的監測對象采取“監測+過渡期幫扶”的方式,自風險消除之日起設立6個月過渡期,過渡期內由原幫扶干部采取關注、定期走訪的方式,六個月過渡期后保持關注、定期聯系。
省市縣鄉村五級幫扶干部齊結對,讓群眾更滿意。撫州市在分類結對幫扶的基礎上,做到結對幫扶干部全覆蓋、幫扶力量不減少。要求結對幫扶干部及時掌握“三類”監測對象及脫貧戶的“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家庭收入、勞動力就業、產業發展及合理訴求等生產生活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落實黨的惠民政策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幫助解決“三類”監測對象及脫貧戶的“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群眾認可度,讓每個撫州脫貧戶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隊。
作者簡介:徐園榮,撫州市鄉村振興社會幫扶服務中心干部;徐超,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綜合四科副科長。
責任編輯:史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