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戶戶,一排排新安裝的太陽能路燈把村莊裝扮得格外別致,魚塘在陽光照射下泛著銀光,充滿著濃郁鄉愁,牽動著人文記憶,寄托著田園牧歌,詮釋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意境。這就是羅貞工作的地方,南昌市委組織部結對幫扶的“十三五”市級貧困村——南昌縣武陽鎮朱坊村。轉眼間,她已經來到村里一年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善,現代種養產業蓬勃發展,幸福寫在一個個朱坊村人的臉上。
當好扎根沃土新成員
2020年8月,從北京大學畢業的博士羅貞來到南昌市委組織部工作。兩個多月后,組織上安排她下鄉掛職,在武陽鎮朱坊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兼駐村工作隊員。駐村伊始,經驗不足的她面對千頭萬緒的農村工作無從下手,在與村民溝通交流時也頗感生澀拘謹。
“在基層,既需要記住自己是選調生的身份,又必須忘記自己是選調生的‘光環’,日常工作中要融入百姓傾聽民聲,撲下身子真抓實干。”為了盡快融入農村,與村民打成一片,走村串巷、上門入戶成了羅貞的日常工作。她上班前、下班后經常沿著村組道路,隨意性地與村民聊天攀談,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也了解他們需要解決的生活問題,看到村民在地里干農活,就會主動去幫忙。村民見到羅貞,也問多大了、哪里人、來村里干什么……每天的入戶、每次的問答,讓她與村民日漸熟絡。不久后,村民發現,這個博士女干部,還真是有一股子鉆勁兒,慢慢地,“心結”打開了,有“煩心事”就主動去找她。
鄉村生活,與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相比,最大的感受就是寂寞。但正是這寂寞讓羅貞有了大量的時間,加強業務知識和地方方言的學習,向村干部、老黨員學習,思考如何把寒窗苦讀獲得的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在基層努力作為,服務一方百姓。
當好基層黨建輔導員
朱坊村大多數黨員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學習的互動性不強,參與村內黨務的主動性不夠。為了讓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朱坊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羅貞在廣泛征求黨員意見后,提出“活動由簡單變多樣、角色由聽眾變主角、形式由封閉變開放”的工作思路,把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用起來,把集中活動和經常性工作結合起來,激發黨員參與熱情,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
她自告奮勇指導“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組織生活會的多樣化開展。通過開展分享一個黨史故事、參加一次演講比賽、觀看一部紅色電影、交流一次學習心得、提出一個合理建議的“五個一”活動,使黨員覺得組織生活離現實近、離自己近,達到活動前動腦、活動后受益的實際效果。針對黨小組會議流于形式的問題,在老黨員家中主持召開黨小組會議,以輪流發言為抓手,引導黨員爭當發言主角,同時邀請所有黨小組組長參加,做到以點帶面、示范引領。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組織村里黨員前往南昌縣黃馬鄉、新建區溪霞鎮參觀學習,邀請30余名選調生和北大博士生來朱坊村與黨員座談交流,拓展工作思路、促進優勢互補。
用心當好村“兩委”的助手,做好材料起草、會議記錄、資料歸檔管理等工作,做到黨務臺賬清單明晰、資料齊全、管理規范。2021年,朱坊村黨支部被評為南昌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當好脫貧攻堅服務員
認真看、仔細聽、虛心問、深入想、用情干是羅貞的駐村工作信條。為打贏返貧阻擊戰,她幫助村干部吃透過渡期內的幫扶政策,挨家挨戶走訪脫貧戶、困難黨員和困難群眾,耐心做好講解,傾聽真實心聲,記錄困難需求,利用“三講一評”頌黨恩、勞動技能培訓宣講等活動強化正向激勵,為大家送上“強心丸”??吹矫撠殤舻膬蓚€小孩穿著不合身的舊棉襖,她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偷偷量了身高,在主動幫助孩子買新襖的同時,鼓勵孩子父親振作精神為了家庭努力工作。
“雨實在是太大了,大棚遭水淹了,種的紅美人長時間泡在水里會爛根的。”接到電話,羅貞第一時間趕赴產業扶貧基地,連夜找來抽水機進行緊急排水。為徹底解決大棚地勢低、易內澇問題,她協助駐村第一書記爭取到水利發展專項資金170萬元,建設村級電排站。
羅貞充分發揮自己思路新、腦子活的優勢,把創新的思維方法貫穿于村里工作中,積極探索現代化農業發展方式和經營模式,注重運用新時代“互聯網+”思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促進村民持續增收。為擴大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多次深入一線了解產品產量及供需情況,與南昌縣消費扶貧展銷中心洽談對接扶貧產品進駐事宜,協調市直單位搭建銷售平臺,幫銷西瓜2萬余斤、牛肉1千余斤。
當好急難任務戰斗員
村民的綜合素質、經濟收入、黨性差異等因素都制約著村里重點難點工作的推進效果。為改善這一現狀,羅貞提出以宣傳陣地為保障、以走家串戶為舉措、以“喜聞樂見”為突破的工作方法,凝聚民心,助力完成急難繁重任務。
針對中心工作和急難任務,她自學新媒體制作與運營,運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大喇叭、宣傳欄、文化墻等傳播工具,融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鮮活的事例,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確保宣傳工作全覆蓋、零遺漏、效果好,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面對依然嚴峻復雜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勢,組建宣傳隊伍,分區分組走家串戶開展排查勸導工作,引導村民堅持科學防疫、自主接種疫苗。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嚴守安全生產底線,深入朱坊村商戶、作坊、企業等重點場所,開展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在抓搶農時保春耕任務中,多次下田跟進翻耕、播種面積,用“農家話”向村民宣傳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惠農補帖政策,激發農民種糧的光榮感和使命感,超額完成了早稻種植任務。
當好鄉村振興沖鋒員
為進一步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羅貞在學懂弄通鄉村振興戰略理論的基礎上,發揮自身組織協調優勢,積極整合多方資源,以發展鄉村優質教育為先手棋、以建設鄉村人才服務隊伍為支撐、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落腳點,助力鄉村振興。
“羅博士,你文化這么高,見得也多,可以教一下我屋里的細伢子讀書嗎?”村民的需求,羅貞一直惦記著。她整合北京大學教育資源、武陽鎮教育獎勵基金中心人才優勢和社會公益力量,牽頭發起“紅領巾”夏令營活動,為鄉村兒童搭建關愛平臺。帶領本土大學生、選調生和志愿者組建成一支志愿服務隊伍,同孩子們分享學習方法、詮釋自然奧秘和講解鄉土文化。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同時,引導人才“雁”歸巢,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為打造美麗宜居的示范村,她積極推進3000余萬元的朱坊村村莊整治提升工程,深入施工現場百余次,調解工程推進中的矛盾糾紛。立足實際,幫助建立健全了環境衛生整治村規民約,規范和約束村民衛生行為,切實優化人居環境。制定環境考核評比制度,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房前屋后環境整治的主動性,對于表現突出的村民進行獎勵,引導大家向先進看齊,爭做“新時代”的好村民。
春天的魚苗、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稻穗、冬天的柚子,村里四季的豐收,見證了羅貞在工作中的成長、進步、成熟?!瓣P乎村民的生產生活問題,都是我需要幫助解決的大事?!绷_貞表示,要在泥土上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相結合,做好農民的“傳聲筒”和“鋪路人”,不負青春,不負夢想,努力讓農民富起來、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奏響鄉村振興的幸福之歌!
作者簡介:鄧全生,南昌市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朱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