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戰略安排。為此,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向全黨、全國人民發出的最強創新動員令。為此,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
舉國創新,大飛機當為最強的引擎和最高的排頭兵。2014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國商飛時指出:搞大飛機和我們“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國夢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要做一個強國,就一定要把裝備制造業搞上去,把大飛機搞上去,起帶動作用、標志性作用。
20世紀初,在民族危亡的歷史關頭,飛機的出現曾給中國人民帶來一縷希望,但種種探索皆以失敗告終。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20世紀70年代,也開始了大飛機的最早探索與實踐,但走過了一段艱難、坎坷、曲折的歷程。新世紀以來,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和大型客機先后立項研制。黨的十八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ARJ21新支線客機取得型號合格證、交付航線開始規模運營;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全面試飛、準備運營;CR929遠程寬體客機開始研制,我國商用飛機事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
“中國大飛機事業萬里長征走了又一步”,“現在是而今邁步從頭越,勢頭很好,開局很好,希望大家鍥而不舍,腳踏實地,我寄厚望于你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所有參與大飛機事業人員的深情囑托。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投身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早日實現中國大飛機從少到多、從弱到強的歷史新跨越,為加快建設民航強國、交通強國、制造強國、科技強國,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繼續攜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