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
(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心,甘肅莊浪744699)
莊浪縣玉米種植規模較大,常年播種面積1.67萬hm2,已成為群眾增產增收的農作物之一,但生產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優質高效品種不足,經濟效益提高緩慢。為此,在莊浪縣進行了糧飼兼用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參試品種7個:雅玉26,由四川雅玉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玉單1851、金穗1915,由甘肅白銀金穗種業有限公司提供;北農青貯368,由北京農學院提供;興盛青貯188,由武威興盛種業有限公司提供;隆科3號,由陜西隆豐種業有限公司提供;豫玉22(C K)由甘肅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提供。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法設計,設7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4.4 m×6 m)26.4 m2,種植密度75 000株/hm2。播前結合整地施純N 225 k g/hm2、P2O5120 k g/hm2、K2O 90 k g/hm2,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模式,每小區播種4壟8行,平均行距55 cm,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成熟時各小區取5株考種,記錄農藝性狀,每個品種選取有代表性的5個果穗,及時脫粒,稱重,并用烘干法測定含水量,折算標準含水量,算出單株重量,并折合產量。收獲時按小區單收計實產,采用E x cel2013及D PS進行數據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種的出苗期、拔節期、成熟期、生育期均沒有差異,各品種均于4月9日播種,4月19日出苗,6月24日拔節,10月5日成熟,生育期均為169 d;各品種喇叭口期、抽雄期、吐絲期、灌漿期差異較大。喇叭口期最早的是興盛188和豫玉22(C K),均為7月10日;其次是隆科3號、雅玉26、金穗915,均為7月12日,較豫玉22(C K)晚2 d;最晚的是玉單1851和北農青貯368,為7月14日,較豫玉22(C K)晚4 d。抽雄期最早的是金穗915和豫玉22(C K),為8月6日;其次是玉單1851、隆科3號、雅玉26、興盛188,為8月8日,較豫玉22(C K)晚2 d;最遲的是北農青貯368,為8月9日,較豫玉22(C K)晚3 d。吐絲期最早的是隆科3號,為8月9日,較豫玉22(C K)早1 d;其次是雅玉26、金穗915、豫玉22(C K),為8月10日;興盛188和北農青貯368均為8月11日,較豫玉22(C K)晚1 d;最晚的是玉單1851,為8月13日,較豫玉22(C K)晚3d。灌漿期最早的是隆科3號,為8月18日,較豫玉22(C K)早1d;其次是雅玉26、金穗915、豫玉22(C K),為8月19日;興盛188和北農青貯368灌漿期均為8月20日,較豫玉22(C K)晚1 d;最晚的是玉單1851,為8月22日,較豫玉22(C K)晚3 d。

表1 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各品種株高、穗位、單株產量差異較大。各品種株高285.4~367.44 cm,植株最高的是興盛188,為367.44 cm,較豫玉22(C K)高82.04 cm,最低的是豫玉22(C K),為285.4 cm;穗位最低的是豫玉22(C K),為98.2cm,最高的是雅玉26,為183.7 cm,較豫玉22(C K)高85.5 cm;秸稈產量最高的是興盛188,為6.2k g/株,較豫玉22(C K)高2.85k g/株,最低的是金穗915,為2.05 k g/株,較豫玉22(C K)低1.3 k g/株;興盛188穗重最高,為3.25 k g/株,較豫玉22(C K)高1.08 k g/株;最低的是玉單1851,為1.88k g/株,較豫玉22(C K)低0.29k g/株。

表2 經濟性狀
經田間觀察,各品種均抗大小斑病、絲黑穗病、莖腐病、紋枯病、葉斑病等主要病害(表3),各品種抗旱性均較強,在試驗區旱地能正常生長。

表3 抗病性
由表4可知,各品種小區生物產量平均值最高的是興盛188,為374.1k g,較豫玉22(C K)高155.5k g,位居第一;其次是雅玉26,為305.5 k g,較豫玉22(C K)高86.9 k g,位居第二;隆科3號為253.4 k g,較豫玉22(C K)高34.8k g,位居第三;北農青貯368為248.7k g,較豫玉22(C K)高30.1 k g,位居第四;豫玉22(C K)為218.6 k g,位居第五;玉單1851為205.1 k g,較豫玉22(C K)低13.5k g,位居第六;最低的是金穗915,為188.1k g,較豫玉22(C K)低30.5k g。

表4 生物產量及差異性
折合生物產量最高的是興盛188,為141825k g/hm2,較豫玉22(C K)增產58980k g/hm2,增產率71.2%,位居第一;其次是雅玉26,為115 755 k g/hm2,較豫玉22(C K)增產32 910 k g/hm2,增產率39.2%,位居第二;隆科3號為96 045 k g/hm2,較豫玉22(C K)增產13 200 k g/hm2,增產率15.9%,位居第三;北農青貯368,為94 245 k g/hm2,較豫玉22(C K)增產11400k g/hm2,增產率13.8%,位居第四;豫玉22(C K)為82 845 k g/hm2,位居第五;玉單1851為77 745 k g/hm2,較豫玉22(C K)減產5 100 k g/hm2,減產6.2%,位居第六;最低的是金穗915,為71 280 k g/hm2,較豫玉22(C K)減產11565k g/hm2,減產13.9%,位居第七。
對各品種生物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明,區組間差異不顯著(F區組=0.366<F0.05=3.885),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F處理=162.256>F0.01=4.821)。經多重比較,玉單1851與隆科3號、雅玉26、興盛188、金穗915、北農青貯368間的差異顯著;玉單1851與豫玉22(C K)間沒有差異;隆科3號與雅玉26、興盛188、金穗915、豫玉22(C K)間差異顯著;隆科3號與北農青貯368間沒有差異;雅玉26與興盛188、金穗915、北農青貯368、豫玉22(C K)間差異顯著;興盛188與金穗915、北農青貯368、豫玉22(C K)間差異顯著;金穗915與北農青貯368、豫玉22(C K)間差異顯著;北農青貯368與豫玉22(C K)間差異顯著。
通過試驗可知,各品種在莊浪縣氣候和旱地梯田條件下,生長正常,均能正常成熟。興盛188、雅玉26綜合經濟性狀優良,抗旱抗病,生育期適中,生物產量高,平均產量分別為141 825 k g/hm2、115 755 k g/hm2,較當地主栽品種豫玉22號分別增產71.2%、39.7%,可在該縣同類型地區推廣種植;隆科3號、北農青貯386綜合經濟性狀好,抗旱抗病,生育期適中,平均產量分別為96045k g/hm2、94245 k g/hm2,分別較當地主栽品種豫玉22號分別增產15.92%、13.8%,可示范種植;豫玉22號抗旱抗病,平均產量為82 845 k g/hm2,可繼續種植;玉單1851、金穗915分別較豫玉22號減產13.9%、6.2%,建議下年繼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