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 婷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毛德敏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與發展,推動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改革。財務部門作為集團企業重要信息匯集地,如何更加便捷、高效和準確地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信息,推動企業發展,成為企業財務部門必須面對的問題。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是實現集團企業財務工作高效化、標準化和流程化的一種運作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決策支持系統[1]。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電力集團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創新的一種實踐方式。
財務共享服務(FSSC)是一種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強大的信息技術為依托,以優化組織結構、規范管理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創造更高價值為目的的專業化服務的分布式管理模式[2]。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在市場競爭中誰能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市場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勝出。這需要財務部門及時從大量的數據分析中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為電力企業進行決策時提供支持。而這對傳統的財務管理職能提出了挑戰,需要財務管理更加注重管理會計的職能,推動企業財務數據精細化管理,提升財務數據的有效性和實用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可以幫助電力企業財務管理職能從財務分析到管理決策職能的轉變。
電力企業的分、子公司分布較廣,各分支機構的財務部門受地域、業務能力等因素的影響,集團對各分支機構提供的財務數據進行匯總時,可能出現數據標準不一致、存在偏差等問題不利于集團統一管控。成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建立統一的操作模式、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各分支機構都必須執行統一口徑的標準進行業務處理,集團可在財務共享中心時時調取所需數據報告,并對各分支機構的業務進行時時監督,提升了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和戰略管理能力。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信息平臺為支撐,在集中進行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兩大業務的同時,把合同、采購、銷售、資產和人力資源等業務也融入共享中心,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信息實時共享,避免“信息孤島”的產生[3],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更好地支撐電力企業核心業務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傳統財務工作模式下,整理單據、錄入分錄和核對金額等基礎性的工作花費了會計人員的大部分精力,導致財務活動缺乏創造性且效率低下。而財務共享中心通過建立統一的操作模式、標準化的業務流程,細化了電力企業每個財務工作崗位的職責,每位財務人員只負責相應模塊的業務操作,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讓財務人員有更多精力參與到風險防控和業務管理工作中,提升了財務管理的效率。
對有分公司的企業尤其是集團性企業來說,每一個分公司都設有財務部和相應的工作人員,負責本公司日常業務核算和與集團公司的結算業務。而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由于已經建好了標準化的業務操作流程,使得業務操作更加簡單,僅僅需要少部分人員就可以完成全部財務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在傳統財務工作模式下,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缺少交流,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業務流程不清晰導致耗時、耗力。而財務共享直接把各部門聯系在一起,規范了企業業務流程,企業各分部機構之間實現了財務共享,避免了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現行財務活動只適用于日常普通財務事項,無法預測和規避因數據統計不足帶來的風險。而財務共享通過綜合數據管理分析[2],能對企業的經營風險做出準確判斷,有助于企業提前做好風險防范,降低風險損失。
基于信息技術及網絡技術建立起的網絡平臺是企業財務共享服務得以順利開展的基礎。電力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信息系統網絡化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合同、采購、銷售、資產、人力資源和財務業務等在信息平臺進行傳遞,消除企業內部的信息孤島問題,促使財務信息的高效流通。因此,信息化網絡平臺的建設,一方面應該聘請了解電力企業工作流程的技術專家,在對電力企業業務流程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化平臺框架、模塊的搭建;另一方面在進行信息化網絡平臺的模塊搭建時,要遵循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原則。即縮短信息傳遞時間的同時又要涵蓋各個信息模塊應各種的情況,豐富每個模塊的功能,盡可能為管理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
電力企業要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就必需重塑企業組織架構,使企業組織架構與信息化平臺相適應。合理的組織架構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整體效率。電力企業可以結合“戰略財務、共享財務、業務財務”的定位原則[3],以及自身運營情況和管理需求,合理制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與各業務部門的職能范圍,設定規范的職責標準,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與義務,重塑電力企業組織框架。同時企業管理部門要把重塑的企業組織框架向各個部門公示,明確規定上下級關系和部門之間的關系及職能,以實現企業各部門間分工明確、高效協作,充分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作用,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高效的財務核算、資金管理和經營決策等信息服務。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財務工作流程,為了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財務作業,必須對財務工作流程進行優化。統一調整集團總部、分公司對于財務的核算、結算等會計流程,并制定出統一的運行標準和風險防范規定[4]。首先電力企業要對現有的財務業務流程和其他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依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模塊功能和相應的崗位職責制定新的業務流程,使合同、采購、銷售、資產、人力資源和財務等每個業務環節連接順暢,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其次要制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各個崗位的工作流程和各分支機構財務部門的工作流程。按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處理流程,總分公司可以把日常性的核算業務集中在財務共享中心進行統一核算,精簡各分支機構的財務人員。分公司會計部門只負責向財務服務中心提供信息數據,而納稅申報、檔案管理等工作則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完成。集團總部的財務部門則偏重于對集團企業進行預算、風險把控和戰略管理等 。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需要懂技術、懂業務、懂財務、學習能力強和創新意識強的人才來推動[5]。企業要積極引導財務人員做好轉型,從信息化技術水平、管理決策能力、風險管控能力、工作流程和財務制度等方面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使財務人員全面了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特征,引導財務人員轉變財務管理觀念,督促財務人員盡快適應新的崗位職能要求,推進財務人員向業務財務、戰略財務及管理財務轉型,促進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平穩運轉[6]。
1.樹立財務共享意識。要從思想上樹立財務共享意識,讓財務人員認識到財務工作不是獨立于其他業務部門之外的,而是與各個部門的業務密切相關,是為各部門經營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從而激發其轉型的動力,促進財務人員由核算型人才向管理型人才轉變。
2.對財務人員進行信息技術培訓。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離不開大數據分析、人功智能等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財務人員應該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并能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平臺上熟練錄入信息和調取信息。
3.加強對財務人員數據分析和財務管理能力的培訓。在提高業務知識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對財務人員在財務數據分析、財務風險防控、財務管理決策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4.鼓勵財務人員完善知識結構。財務人員在提升財務會計知識的同時,應增加對管理會計、企業管理及合同法等方面知識的掌握。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涉及到企業的多個部門,范圍廣、人員多初始資金投入量較大,因此企業管理層應當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給企業帶來的效益達成統一認識,積極推進并支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在資金、技術和人力等方面給予支持。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跨地域、跨職能、整合企業不同領域的能力和商業知識的最佳實踐,是我國電力企業加速實現價值鏈轉型、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7]。電力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結合自身企業經營發展的特點,分步驟、分階段完成。在財務共享建設和運行過程中不斷吸取經驗、自我完善,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升財務共享服務中的經濟價值與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