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
所有這些過程和思維方法都是形而上學思維的框子所容納不下的。相反地,對辯證法來說,上述過程正好證明了它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因為辯證法在考察事物及其在頭腦中的反映時,本質上是從它們的聯系、它們的聯結、它們的運動、它們的產生和消失方面去考察的。自然界是檢驗辯證法的試金石,而且我們必須說,現代自然科學為這種檢驗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與日俱增的材料,并從而證明了,自然界的一切歸根到底是辯證地而不是形而上學地發生的。可是,因為學會辯證地思維的自然科學家到現在還屈指可數,所以,現在統治于理論自然科學中并使教師和學生、作者和讀者都同樣感到絕望的那種無限混亂的狀態,完全可以從已經達到的成果和傳統的思維方式之間的這個沖突中得到說明。
因此,要精確地描繪宇宙、宇宙的發展和人類的發展,以及這種發展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辯證的方法,只有經常注意產生和消失之間、前進的變化和后退的變化之間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近代德國哲學一開始就是以這種精神進行活動的。康德一開始他的科學生涯,就把牛頓的穩定的、從有名的第一次推動作出以后就永遠如此的太陽系變成了歷史的過程,即太陽和一切行星由旋轉的星云團產生的過程。同時,他已經作出了這樣的結論:太陽系的產生也預示著它將來的不可避免的滅亡。過了半個世紀,他的觀點由拉普拉斯從數學上作出了證明;又過了半個世紀,分光鏡證明了,在宇宙空間存在著凝聚程度不同的熾熱的氣團。
這種近代德國哲學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達到了頂峰,在這個體系中,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從這個觀點看來,人類的歷史已經不再是亂七八糟的一堆統統應當被這時已經成熟了的哲學理性的法庭所唾棄并最好盡快被人遺忘的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而是人類本身的發展過程,而思維的任務現在就在于通過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這一過程的依次發展的階段,并且透過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這一過程的內在規律性。
【題解】
本文摘自恩格斯為批判歐根·杜林在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領域宣揚的錯誤觀點并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經典著作之一《反杜林論》,標題為編者所擬。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通過對杜林宣揚的錯誤觀點的批判,對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揭示了這三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本文中,恩格斯闡發了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和思維觀,特別是適應當時社會政治斗爭和理論斗爭的需要,依據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新經驗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新成果,是對唯物辯證法理論作系統化、完善化的工作。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從發生學的角度來說,唯物辯證法主要是由馬克思確立和闡發的。
然而,在它創立過程中,恩格斯有自己的獨立貢獻。文中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恩格斯指出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思想是唯物辯證法直接的思想來源。肯定了黑格爾對辯證法的奠基作用:“黑格爾第一次——這是他的巨大功績——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并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系。”其二,恩格斯科學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研究對象及其性質和功能。強調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一切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辯證法的規律無論對自然界和人類歷史運動,或者對思維的運動,都一定是同樣適用的。其三,恩格斯還注重揭示唯物辯證法與當代社會的本質、發展規律,以及無產階級命運和前途的關系。這一點,無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時期,還是在以后各個發展階段,都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只停留在一般理論形態上,只停留在范疇、規律、原理、原則的論證上,而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高度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