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翠萍
(內蒙古農業大學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實驗室是科研成果孵化的場所。十二五以來,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加大了高??蒲袑嶒炇业慕ㄔO力度,投入了大量的高精尖儀器設備,各種科研實驗室平臺數量也增加[1]。近年來,各實驗室科研條件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鼓勵開放共享,更多的流動人員和本科生進實驗室,人員流動性變大,數量變多,危險化學試劑藥品使用增多,廢棄物增多,新問題增多,隨之而來出現的安全事故也增多[2-6]。地方高校與央屬高校相比,多處二線、三線城市,師生數量相對少,學科不集中,科研配套條件一般。表面上對安全管理工作較有利,安全事故發生率會較央屬高校低。但由于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硬件條件較差、管理部門不重視等問題的存在,地方高??蒲袑嶒炇掖嬖谥芏喟踩[患。安全無小事,一切科研成果都要以人員、設備、環境安全等為前提。只有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有效地促進科研水平的提高,獲得更多的科研成果,為科學研究的快速進步保駕護航。
態度決定一切。任何安全事故的發生究其原因都只有人為因素和非人為因素兩種。人為原因引起安全事故的一個主要根源就是安全意識薄弱。有資料表明,安全意識淡薄是導致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因素[7-9],通常個人不安全行為和失誤導致的事故占據較大比重[10]。學生是實驗室的使用主體,目前許多地方高校不重視本科生和研究生入學安全教育,沒有開設相關課程,也無相關主題教育,造成學生盲目進實驗室,安全防范專業知識少??蒲袑嶒炇业娜藛T80%左右均為研究生,本科生多數也是在研究生的指導下完成工作。因此,加強研究生的安全意識,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11-12]。人員安全意識的另一個主體是實驗室管理人員,部分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存在安全意識淡薄,主動服務意識差,安全專業知識欠缺的問題。另外,政府機關和校級管理部門的重視程度是影響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部分地方高校存在政府監管機關不重視,只做表面工作,校管理部門應付了事的現象。
安全意識薄弱引起的安全問題包括人身傷害、財產破壞、環境污染等。人員缺乏防范意識、操作不當引起的人身傷害包括酸堿腐蝕、致癌致毒、機械損傷、電擊輻射等,人身傷害雖然是我們最痛心的,但又是最不容易避免的。操作疏忽或盲目行動引起的貴重儀器和實驗場所等財產破壞,往往代價也是巨大的。當前,我們還面臨著一個人們往往忽視的重大問題就是環保問題。現在地方高??蒲袑嶒炇夜芾砉ぷ?,很少能兼顧到環保,有的環保意識很強,也是心有余力而不足,由于整個安全管理體制不健全,無法實施。
健全的安全管理機制是實驗室安全的保障[13],需要各級部門責任明確,制度健全,層層監督。健全的管理機制要有科學的管理架構,完善的制度和有效的執行力,部分地方高??蒲袑嶒炇掖嬖谏霞壊块T監管力度不夠,下級部門敷衍了事,實驗室人員工作松懈的現象。有些地方高??蒲袑嶒炇宜诘貐^,存在政府管理部門不重視,監管不到位,缺乏責任心,有時會存在寧缺毋濫的現象。如對于一些劇毒藥品試劑,由于難于監管,正常使用范圍內的需求,政府管理部門為了逃避責任,也不予以批準審批,有些科研實驗只好停止。對于一些日常安全隱患的監督管理則缺乏責任心,僥幸心理較重,往往出了事故,才嚴抓嚴管。上級部門的不重視造成高校的實驗室管理工作松弛,存在許多安全隱患。隨著國家支持科學創新研究力度的加大,科研實驗工作會越來越多,隱患的長期積累,勢必會造成大的事故。另外,各級部門現存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乏專業人員,許多實驗室工作專業性都很強,沒有專業方面的安全知識,無法進行監管。
地方高校與央屬高校相比,經費較少,高精尖人才較少,實驗室硬件條件一般。安全應急設施齊全是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有效條件,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工作做好,才能更好地確保安全。洗眼器、噴淋、防護服、護目鏡、防毒面具等是實驗室的必備物品。另外,缺乏具備安全專業知識的人員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實驗室監管部門和管理部門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嚴格監管,盡職盡責,但總是避免不了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其中缺乏專業的人員是一個重要原因,由于缺乏專業知識,發現不了隱患問題,很難避免事故。
安全培訓是強化人員安全意識的有效手段[14-15]。不定期培訓工作的開展雖然會加大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但經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實踐,不定期的安全培訓,使學生的安全意識有了很大地提高,安全事故發生率降低,環保意識也更強。對所有進入實驗室的人員,都要進行入前安全培訓,培訓不能是按學年或學期定期組織,需根據使用需求隨時開展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進入實驗室,不合格繼續培訓。培訓內容除了專業安全知識的講解,對于一些基礎常識也要每次提醒,強化安全意識。同時建議各地方高校將實驗安全課程作為必修課給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普及基礎知識。實驗室的準入制度必須嚴格執行,可實行門禁監控管理,嚴格執行規定,安全問題不允許打招呼,走后門蒙混過關。
健全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可構建“政府機關-高校-學院-實驗室-導師-學生”的組織構架,從上至下逐級監管,責任明確,獎罰分明。在完善的管理體制下,各級部門服務意識、主動意識會加強,積極預防就會大大降低事故發生率。同時要強化各項規章制度,如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制定了“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辦法”“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大型貴重儀器管理辦法”“草地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準入制度”等多項管理制度。各實驗室安全責任到人,明確職責。做到有章可循,有責可追。另外,有些地方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都是由教務處或保衛處監管,責任不明確,管理不專業,建議各高校應設立獨立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處室,重視該項工作。同時,要不斷摸索新的管理模式,勇于創新[16-17]。
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各級監管部門,管理人員需具備專業的安全知識,科研實驗室涉及學科多,人員流動性大,我們應該將學科分類,注重培養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許多高校都缺少這樣的人才,不重視培養和引進這樣的人才。
建設規范合理,安全設施齊全,是保證實驗室正常運行的前提。實驗室新建或擴建中要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實施,保證設備安裝規范、水、電使用合理、通風系統、應急急救物品、安全防護設施等要齊全,并保證正常運行。同時,要注意環境污染的問題,保證廢棄化學品有專用設備回收處置,保證通風系統有凈化裝置,保證地下水不受污染,這些間接危害往往是被人們忽視的。
地方高校科研實驗室雖然存在人員安全意識薄弱、管理機制不健全、硬件條件差等問題,但近年來,各級部門已開始越來越重視安全問題,只要我們大家都從我做起,齊力解決,一定能更好地為科研工作服務,為廣大師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