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燁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高級中學 江蘇南通 226361)
引言: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廣大高中數學教師開始使用新型的教育手段,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積極地轉變了教學觀念,在課堂設計中充分體現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新形勢的教學發展逐步在學科人文教育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視角下推進教學,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踐性,為學生們以后的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
第一,由于高中數學教師受到學生升學率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會將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做為教學目標,所以經常會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盡管新課改已經提出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仍然有老師在教學中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高中數學中存在很多探究性和思維邏輯的題目,傳統教學模式往往是老師在教學中采用總結的方式更多,學生缺乏思考的時間,教師在課堂上成為了知識的傳遞者,學生在做筆記的過程中成為了接收者,漸漸地學生成為了接收知識的容器,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學校評價學生的方式比較單一,會按照例行的一考、二考、模考等等評價學生。小考和大考不斷,讓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長期處于考試的恐懼中,這種評價學生的方式會使學生處于緊繃的狀態中,擔心自己的成績不好進而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冷眼,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樣會在根本上喪失學生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在課堂上逐漸更多的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學形式的弊端,轉變教育方式。信息技術的引入能夠幫助教師帶來新的教學靈感,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高中生正處于學業壓力較大的時期,信息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適當的放松,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快樂學習。除此之外,多媒體、希沃白板的引入為教師授課帶來了方便,節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讓教師能夠將更多精力放在輔導學生上,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促進核心素養教學。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三章《空間幾何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向學生們展示較為抽象的幾何體。高中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空間圖形,認識了一些具體的幾何體,但是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學習。高中階段的幾何體比較復雜,學生們通過課件觀察實物,從而上升對空間幾何體的概念認知。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出示一些經典的建筑圖片,讓學生們結合幻燈片考慮物體形狀,通過發散思維學生們會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清晰地理解幾何體的概念和定義,這樣的教學導入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發展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下,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核心素養教學視角下的講課培訓,讓教師能夠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從培訓中創新教學模式。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打破“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性,找到適合學生們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們能夠樂于參與到課堂中,進而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數學教師如果想要幫助高中生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促進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就要在教學方法中找到讓學生適應緊張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們形成最佳的學習能力。另外,教師在師生互動中能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和問題,找到課堂教學的可取之處,之后將自己的教學進行改進,有效地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二章《函數的概念和圖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邀請所有數學教師來聽課,讓其他教師指正課堂的不足之處。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設計提問環節讓學生們理解如何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來刻畫函數的概念,并且設計連線猜測的環節幫助學生們理解函數的本質是數集之間的對應。提問環節增強了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由具體逐步過渡到符號化、代數式化的能力,學生們在教師改進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對以往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理性化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其他教師在聽完課之后,可以給出自己上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提出合理性的建議,并且約定每周一次的小組備課,共同進步,促進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應用[3]。
教學評價屬于體現學生價值的一種教學活動,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始逐漸追求多元化評價。多元化評價是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學生給予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是在不斷發展的。多元化評價并不是將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做比較,而是教師對學生們在教學中體現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促進自身學習質量的提升,達到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教育教學。除此之外,高中數學教師采用多元化評價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內心的潛能和學習興趣,并且通過多元化評價對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更加了解,幫助學生樹立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隨機事件及其概率》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向學生們進行談話導入:“生活中到處都有隨機現象,我們身邊出行的路況,考試合格率、擲骰子等等,雖然這些結果我們無法預知,但是數學知識能夠幫助我們衡量事件發生可能性的大小,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數學知識來衡量隨機事件發生的概率呢?”教師引入課題《隨機事件及其概率》,接著可以找到生活中的隨機事件為學生們安排情境教學(射箭擊中靶心、商場轉盤抽獎),學生們在情境事件判斷中可以大膽回答,教師在學生們回答的過程中根據正確率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們做出綜合性評價。同時,教師也要對沒有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鼓勵。整節課學生們都處于和教師的互動中,能夠集中注意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在課下批改學生評價時可以在下方寫好評語,采用鼓勵性或者肯定性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新型教育形式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綜合能力的提升。小組合作能夠有效的體現每個學生在思考學習中的觀點,針對性提升學生們的思維創新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性環節觀察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和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安排幫扶小組,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吸取他人的優點,有效開展分層教學。
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向量的坐標表示》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改進教育觀念,堅持以生為本,通過分層教學為學生們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高中生相對于小學生和初中生有很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組,小組成員包括成績優秀的學生、成績一般的學生、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將教學目標設計成層層遞進的模式,讓學生們傳遞性的互幫互幫(組長幫助組員,組員為組長提供思路),為學生們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環境。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為學生們設置問題:“向量可以用坐標表示,怎樣用坐標反映兩個向量的平行?如何用坐標反應幾何圖像的結合關系?”教師安排學生小組討論問題,這樣一來,老師一改以往傳統的單一講授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探究的環節中保證學習狀態,達到知識飽和的程度,從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視角下,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創新教學形式,在課堂上將學生作為主體,設置趣味性元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們帶入到課堂中,幫助學生們集中注意力。當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之后,會敢于提問,和教師達成互動,調動自身的思考探究積極性,這樣的課堂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真正的知識,為學生們以后的未來發展做好鋪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