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華風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00)
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長期以來為推動著經濟社會發展,為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因此,提升高職院校黨支部的組織力,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應有之義,必由之路。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是其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的重要來源。因此,我們可以講高職院校黨支部作為黨在高職教育中的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建設狀況,決定著黨的教育事業興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成敗,高職院校自身的存亡。筆者在學習實踐思考的基礎上,認為加強高職院校黨支部組織力建設需要從如下方面予以加強。
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因此,我們始終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加強政治建設,要有堅定政治信仰,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學校各項工作。
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養引進計劃,配齊建強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完善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評聘制度,引導教師潛心教學、潛心科研、潛心實踐。遵循思政教育規律,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和學生個性特征,在知情意行上多點發力。貫徹落實“八個統一”的要求,并結合時代特點運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讓學生高興學、樂于行。同時努力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
黨支部要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學習有計劃、內容有要求、活動有場地、時間有保證、經費有保障、學后有總結、效果可檢視為標準組織開展三會一課進行集中學習。同時也要積極探索運用新媒體的技術優勢,通過微信開展自我學習、集體研討、組織測試等形式,不斷提高學習的時效性和靈活性。學是基礎,做是關鍵。因此更為重要的是要結合支部黨員的學習思想和工作實際,豐富學習教育活動形式,既做到嚴肅認真,又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過對教育對象、教育者和教育全過程的把握,使黨支部成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決執行者的本質定位,使廣大黨員通過學習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堅定了理想信念,學習了科學方法,提高了思想理論水平,克服理論武裝不扎實、政治學習不深入、學用脫節兩張皮的問題。真正使黨支部能夠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戰斗堡壘”。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加強紀律建設。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支部加強紀律建設,要全面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各黨支部要統一按照“B+T+X”(B是全市統一規定的黨支部工作基本規范,T是各區各系統結合實際提出的特色規定,X是基層的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使納入試點的內容更加完善)體系要求,依托“一規一表一冊一網”(一本《黨支部工作規范》、一份《黨支部學習活動年度安排表》、一本《黨支部工作手冊》、一個以北京長城網、黨員E先鋒微信公眾號為重點的網絡平臺)為載體規范開展支部工作。
加強紀律建設,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支部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認真開好組織生活會。會前要廣泛深入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設,組織黨員學習組織生活會相關文件。會上黨支部委員和黨員要圍繞“四個意識”牢不牢、“四個自信”有沒有、“兩個維護”強不強,工作作風實不實、發揮作用好不好、自我要求嚴不嚴,深入查擺具體問題,進而制定詳細的整改措施和方案。
加強紀律建設,黨支部要加強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學校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黨員出“大問題”,大都始于破壞“小規矩”。加強紀律建設,就要注重抓早抓小,動輒則咎,早發現早處置,避免黨員從違紀走向違法。并使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特別是在逢年過節、提拔干部、遴選招聘、大宗采購、招投標、聚餐聚會等時候,更要及時提醒,打好預防針。
總之,黨支部要依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認真履行黨要管黨管,從嚴治黨的要求。通過持續深入的紀律建設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黨員理想信念,密切黨群關系、遏制不正之風,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新頒布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是黨的基層組織的天職。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對我們共產黨人要當除灰去塵的“掃把”,不能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做出新貢獻;多貼近群眾,多調查研究,不打推來推去的“太極”,多打拳快力準的“詠春”;不做留痕不留績,留跡不留心的事情,多做暖心貼心的事情,把百姓的痛點、難點解決好,把精力和時間用在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來。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確保黨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黨支部加強作風建設,要繼續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教育引導黨員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必須擰緊思想信念的“總開關”,為理想信念“加油”“補鈣”。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以“精細嚴實轉作風 勤儉廉誠保落實”為方針,引導教師積極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扎實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提高行政部門辦事效率,克服“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問題。提高后勤部門的滿意度水平,克服形象差、標準低、響應不及時的問題。
作風建設加強了,黨支部才能真正承擔起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和號召力才能提高,才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按照“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的要求,以教育部實施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為契機,打造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領頭雁”,著力做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新時代知識分子工作,輻射帶動教師黨支部建設和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整體提升。
嚴格遵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和發展黨員“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要求開展。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規范發展,真正做到成熟一個發展。強化“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業務骨干發展成黨員”的工作導向,特別要加強青年教師的教育培養考察工作,推動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相互結合、有機融入,及時把政治素質好的骨干教師培養發展為黨員,把專業基礎好的黨員教師培養發展為教學科研骨干,把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轉化為推進中心工作的強大動力,實現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雙促進、雙提高。
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各方面的創新。黨支部的工作也必然需要不斷創新。創新型黨支部建設要求我們必須結合實際,融入中心,服務大局,將黨支部創新與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痛點相結合。將黨支部創新工作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起來;將黨支部創新工作同提升廣大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結合起來;將黨支部創新工作與發動群眾,調動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結合起來;將黨支部創新工作同“強基固本提質增效”的方針結合起來。
增強黨支部創新能力,就是要把創新的重點要更多放到解決實際問題上,堅持問題導向,畫好工筆畫。就要注重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合,將黨建工作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工作相融合。教師黨支部要在教學、科研、信息化建設和師資隊伍培養上有突破;學生黨支部要在加強理想信念,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上有促進;行政后勤黨支部要在管理服務效能上有提高。
加強黨支部的組織力建設還要注重加強對群團的組織領導。黨建帶團建,促進共青團委在團結青年、教育青年、領導青年、幫助青年、愛護青年等方面的工作,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和教職工向黨組織選拔,爭做黨的忠實助手和忠誠后備軍。黨建帶工建,促進工會在教職工中“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工作的開展,團結動員廣大教職工積極建功新時代,努力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發展。
中央反復強調: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個基礎在哪里?相對全黨來說,就是基層黨支部。加強高職院校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才能使每個黨支部和每位共產黨員都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才能使黨支部擔負起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加強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才能確保“國之大計 黨之大計”順利推進;加強黨支部組織力建設,才能加快推進高職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