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藝璇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長春 130012)
科研事業的進步和通信基礎設施的完善使得“互聯網+”時代得以出現,然而隨著信息傳播速度的進一步提升,網絡上對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多,人們紛紛開始思考這一思想理論是否適用于社會發展的新時期。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必須思考和探究“互聯網+”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適用性。
在生產中機械設備可以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還可以幫助資本家生產出更多數量的產品,資本家和工人在這一階段消費了更多的物質。其次,因為資本家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和更加先進的機械設備,所以他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而創造剩余價值的新方式也隨之出現[1]。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但是人們仍然能夠從一些由互聯網衍生出來的新產業中觀察到類似于工業時代的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從屬關系。例如,有一些電競戰隊、娛樂公司、新媒體團隊是由富二代出資建立的,在這之后他們通過參與各項活動獲得了比普通白領更高的工資,因此他們與富二代資本家之間是可以用仆從關系作類比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新型的關系,是因為國民財富總值的增加,大部分國民已經不再需要為基本物質條件而擔憂,所以轉而考慮如何去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只要資本和社會貧富差距依舊存在,這種仆從關系就不會消失。
雖然互聯網拉近了人們之間的關系,階級關系看似已經不再分明,然而,我們卻忽視了重要的一點,足夠的資本是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條件。而這一資本并不來源于使用互聯網的每一位用戶,因為互聯網傳播速度的提升,在信息傳播出去之后就會被復制到很多網站上去。因此,互聯網企業缺乏收取用戶網絡服務費的依據,這時互聯網企業就會依賴于資本家在網站中投放的營銷廣告,這也是如今互聯網發展受資本主控的原因。因為資本家向互聯網投入了資本,所以他們會控制互聯網中傳播的信息,而網絡言論也會更加具有傾向性。而互聯網時代給人們創造了一個脫離于現實世界的環境,有些人也會利用網絡來逃離現實社會,所以這部分人最容易受網絡言論的引導。
為了更好地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我國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措施來強化對網絡言論的監管,從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2]。
“互聯網+”時代下,不少新興產業逐漸發展起來,這些網紅、短視頻博主、帶貨主播等行業者獲取的經濟利益是大多數普通行業者的幾倍之多,這沖擊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勞動價值創造論。有一種言論認為用戶只要上了網,就代表進行了勞動,互聯網社會此時就相當于現實社會,而用戶創造價值的過程就是上網。另一種言論認為,用戶不是價值創造者,實際上是互聯網社會的被剝削者,他們獲取互聯網企業所提供免費服務的過程也就是他們被剝削剩余價值的過程,而最終的收益方實際上是互聯網背后投資的資本家[3]。這種言論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實踐表明,網絡平臺擁有用戶群體的多少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最終獲利。
然而,上述言論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相悖,這一現象已經在《馬克思主義概論》中得到了解釋,資本家不投入成本也可以通過另外的方式盈利,所以在互聯網時代,資本家和互聯網公司不讓用戶直接提供服務費,也可以通過間接方式來獲取盈利,因此用戶本身能夠創造資本家所需的價值,即社會生產力。這才是互聯網時代的價值創造過程。
在資本主義時代,信息傳播不便,社會言論在大多數時候由資本家所把控。而在互聯網時代,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數據通信網絡的完善使得信息傳播速度快速提升,所以社會階級會處于快速變化的狀態當中,很多中小型企業也趁機利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起來,直至今日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型企業,但是那些曾經風頭鼎盛的傳統老牌企業卻逐漸被市場經濟所淘汰。同時,互聯網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有些根基不穩的互聯網公司,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位一段時間之后,就會迅速被其他同類公司所替代。
另外,電子購物方式的出現使得一些中小型企業獲得了更多的客源,他們可以利用發達的物流網絡來向全世界各地輸送商品,從而在電商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本身就資本實力強大的大型企業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引進人才和技術來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不過,“互聯網+”時代帶給人們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加快了社會變革的進程和經濟發展的速度,但是互聯網的不斷革新使得其對使用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只要用戶的水平無法和互聯網發展程度相匹配,它就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如今很多大型互聯網資本都在尋找機會回歸實體產業,但是實體產業卻因為看到了互聯網行業的巨大商機,就將資本盲目投入到線上平臺,希望利用互聯網的資本運作來獲取更多的盈利[4]。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科研進度會變得越來越緩慢,因為沒人愿意發揮創新思維,這些本應為經濟市場發展注入活力的企業都將精力全部集中到互聯網資本運作上,他們更傾向于投入大量的資本和對家企業打“價格戰”然后不斷擴張自己的生產規模,占據更多的市場地位。而這場博弈發展到最后的結果就是“一家獨大”,而不是“平分秋色”,最終互聯網經濟的資本會被一家大型企業所壟斷。
“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另一個負面影響就是人們會否定創新的重要意義,因為一些企業就是靠資本迅速發展壯大之后,再去通過剽竊他人創意來獲取盈利的,這種方式只需要投入少量成本,也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風險,所以整個行業之間會爭相效仿,最終所有人都不愿意去為創新投入更多經濟,這對我國的科研事業來說是一項重大打擊。同時,互聯網的安全性也一直是人們詬病的話題,因為互聯網的安全性與社會穩定和國防安全之間具有緊密聯系。
針對以上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措施去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我國必須要有一批素質能力強、具有良好判斷力的互聯網技術人才團隊。國家部門需要出臺相關政策來為這些人才提供更好的待遇和深造機會,讓他們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于科研事業當中,為我國研發出各種新型技術,為互聯網行業和社會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同時,我國還要積極與其他國家之間進行學術交流,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來推動我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國家還要重視思政工作的開展,政府部門要利用思政工作來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幫助國民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讓他們在面對網絡信息時具有更加理智的判斷力,不會被不良言論所蠱惑。這樣,我們才能夠盡可能去減少互聯網時代給人們帶來的不良影響。
其次,在網絡平臺上會有一些宣傳不良思想文化、反動言論、抹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法分子,國家有關部門必須依法打擊這一現象,以免這些扭曲的思想觀念給國民的意識形態造成影響。同時,國家部門要建立完善的網絡管理機制,加強對于不法行為的治理力度,避免囂張的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環境來打造“庇護所”,以此來肅清網絡環境、弘揚正能量,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另外,國家部門還要用法律手段來嚴懲任何利用網絡渠道來宣傳反動思想的行為,按照言論的影響程度來對這些行為當事人作出懲罰,讓社會大眾明白網絡并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抹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懲,以此來提升該理論的權威性。除此之外,國家部門和黨政機關還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創建官網,利用官網來向大眾科普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內容,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來傾聽民意,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方法論來為群眾解答疑惑,以此來打贏意識形態領域的攻堅戰。
不過,上文中我們提到的經濟市場壟斷也不一定只會給社會經濟帶來負面印象,壟斷不一定是壞事,它恰恰代表了整個國際社會正處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要時期。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模式本身就和那些資本主義國家不同,處于主導壟斷地位的公有制經濟不可被替代。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互聯網+”時代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是有利的,這一時代的發展會不斷向我們證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科學性。其次,如今互聯網行業已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占據重要地位,而為了維護國有制經濟的主導型,公有企業要在這一行業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從而在互聯網市場中占據更多優勢。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仆從關系和盈利形式得以產生,不少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資本家可以利用互聯網用戶創造的價值來賺取利潤。然而,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它在能夠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國家的科研事業、國防安全、社會穩定造成一定的威脅。為此,我國需要通過組建互聯網技術人才團隊、大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來減少互聯網時代帶給社會的不良影響。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仍然可以為今人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