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绷锨痛汉疂u行漸遠,草木葳蕤,花兒們次第開放,早鶯新燕忙碌起來,清明了!
“清明”兩個字,從人們的嘴里一遍遍蹦出來,仿佛美麗的訊息在口口相傳。有時候真佩服古人的造字水平,“清明”兩個字,簡直是妙手偶得:寫出來,舒闊明凈;讀出來,清朗明澈;回味一下,如詩如畫??峙轮挥形覀冎袊四馨盐淖值囊簟⑿?、意融合得如此渾然天成,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又或許是因為千百年來清明文化的積淀,早已賦予了“清明”以感情色彩,在我們的記憶里烙印下了冷暖的溫度。
因為清明有祭祖的習俗,加之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流傳最廣的清明詩,所以清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多了一層傷感。而我最喜歡的卻是那句“梨花風起正清明”,因為它輕快明朗,讓人的心也輕舞飛揚。
清明時節,氣清景明,萬物復蘇,踏青出游是除了祭祖之外另一項非常重大的習俗?!袄婊L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边@種出外游春的習俗,現在還長盛不衰。
我的故鄉多山,山上多梨樹,每年清明節前后,漫山遍野開滿梨花,盛況空前。一片片潔白的梨花,宛如一朵朵飄逸的云,旖旎多姿。
清明,思念故土的那根弦,一撥就動。遠離故土的人,朝著家的方向,發出心底的呼喚,飲一杯思念的酒,解一解鄉愁。梨花風起正清明,我仿佛看到故鄉的梨花開成花海,漫過來,飄到了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