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在深圳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擠出”的兩間課室里,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初創起步,首屆設有文學、書法、花卉3個班,招收學員79人。
時光荏苒,今天的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校園景色優美,已擁有8個系、24個專業、135個教學班、3151名學員,形成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辦學網絡,共有488所分校,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學科結構、教學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35年來,學校累計培養學員12萬人次,先后獲評“全國先進老年大學”“全國敬老文明號”“全國示范老年大學”,逐步走出了一條創新引領、特色鮮明的辦學之路。
20世紀80年代,建設深圳經濟特區的“拓荒牛”陸續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他們中的很多人經歷過革命年代血與火的考驗,但是依然關心、支持著特區改革發展事業。“老同志們對黨有很深的感情,就向組織反映,希望能夠將他們組織起來,一起學習,發揮余熱。”黃揚恩當年在市委組織部老干部處工作,他回憶說,經過一番調研,老同志們提出“不給市里添麻煩,不需政府出錢、給編制、另建校舍,我們自己辦老齡大學”。
自籌資金,自我管理,自我組織。深圳老齡大學從誕生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了特區“敢闖敢試”“特事特辦”的烙印,包含校長、副校長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中,除了兩個是在職同志外,其余全部都是離退休干部,且沒有任何報酬。
在老干部處的幫助下,老同志們在市區四處找課室、請老師。他們的執著與熱情打動了當時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負責同志,同意讓出兩間課室給老齡大學用于白天上課。老師來自深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部是兼職。
1986年3月18日,深圳市老齡大學正式開班上課,這是長青老齡大學的起點,也是深圳老年教育的開端。成立校董會、設立教育基金,在無人員編制、無財政撥款、無專用場地的情況下,老齡大學越辦越紅火,來上學的老同志越來越多,成為深圳老干部的精神家園。1996年,由于校董普遍年事已高,老齡大學交由市老干中心管理,由過去以老同志自主辦學為主轉變為以市老干中心管理為主。
黃揚恩說,老齡大學創辦初期,這種“自籌資金,自我管理,自我組織”的獨具特色的辦學方式,探索出了一條“老有所學”的可行之路,為中國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了“深圳經驗”。
“花甲之女與耄耋母親,去圓年輕時渴望的大學夢。”“加油!女兒與您是同班同桌……我們在長青老齡大學越學越年輕!”這是學員侯東輝在自己的詩作《圓夢的路上,女兒與您風雨同行》中,描寫的與媽媽侯淑梅同上長青老齡大學的幸福場景。
“我和媽媽一起上了6年大學,不僅圓了我們年輕時候的大學夢,而且越學越年輕,走進校園,就像走進春天”,說起在老齡大學和媽媽一起上學的幸福日子,學員侯東輝感觸良多。
侯東輝的幸福感受代表了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眾多學員的心聲。35年來,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以“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以“明德、至善、好學、樂群”為校訓,35年風雨無阻、辛勤耕耘,結出累累碩果:
——辦學規模居深圳之最。市長青老齡大學是深圳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一所綜合性老干部大學。目前有注冊學員7933人,每年增幅超過10%,老齡大學的學位經常“一座難求”,目前在讀學員3151人。
——學科門類較為齊全。目前學校共開設人文社科、美術、聲樂等8個系,包括文學、書畫、鋼琴、舞蹈等24個專業,69門課程,135個教學班。
——教學模式新穎適老。2012年起,學校實施分層教學模式,開設基礎班、提高班、研修班,由學校統一組織升班考試,打通學員進階學習通道,做到精準施教。
——師資隊伍相對穩定。目前學校共有兼職教師79人,教師團隊5個,師資隊伍涵蓋老中青三代,平均年齡44歲,任教時間3年以上的53人,10年以上的13人。
——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學校現有書畫協會、攝影研究會、鋼琴協會等12個社團,定期舉辦書畫攝影展、詩詞交流會、教學成果展演等活動。其中,“同樂舞臺”教學展演已連續舉辦27年,《長青詩刊》自1989年創刊以來已編印62期。
35年來,許多特區老年人通過老齡大學知識的傳播、文化的熏陶、潛能的開發,實現了“求知、求樂、求健、求為”的美好愿望,不少還“成才”“成家”。
今年71歲的路瑩,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堅持在老齡大學學習,從一個藝術的“門外漢”,成為深圳摩登時光藝術團的創始人,已經熟練掌握模特、演唱、表演的專業技巧。現在的她,不僅是抖音上的網紅,擁有64萬粉絲,還帶領藝術團登上了央視《星光大道》和深圳國際時裝周的舞臺,一展特區老年人的風采。“我打心眼里愛我們的老齡大學,感激老齡大學。”路瑩說,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退休后還能開創另一番精彩,不僅讓自己健康快樂,也能服務社會、有所貢獻。
深圳雖然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同樣面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據統計,目前,深圳常住老齡人口已超過110萬,未來幾年,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長。如何養老,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效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十四五”規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深圳市委老干部局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緊緊圍繞“雙區”建設任務,聚焦“先行示范”目標,堅持“學習是最好的養老”理念,針對全市老年大學普遍存在的辦學標準不統一、資源不均衡、發展不同步等瓶頸問題,以老年教育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推進長青老齡大學體系標準化建設為切入點,探索與老齡事業發展趨勢相適應、相銜接、相協調的工作機制,推動老干部教育引領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在新時代走出了一條與特區脈搏同頻共振的改革創新之路——
以機制創新推動老干部教育引領老年教育發展;以模式創新聯合高校開展合作共建;以內涵創新促進分類教學體系研學并舉;以科技創新賦能老年智慧課堂;以文化創新助力城市基因融入課程建設;以路徑創新助推老年教育與基層治理雙向互促。
歲月如風,時光不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市長青老齡大學將繼續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深入推進標準化建設,探索率先建立健全現代化老年大學治理體系,以抓好老干部教育為切入點和突破點,加快推動老干部教育引領老年教育提升,促進老干部工作引領老齡事業發展,為深圳“雙區”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