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畫藝術如果在畫技方面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那說明畫家還只是停留在“術”的層面,繪畫藝術只有達到“藝”的維度,作品才是高級的。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平平凡的油畫就有這樣幾個特點,首先他不炫技,其次重視內在情緒的傳達,最后強調作品的書寫性。恰恰是這三個特點使平平凡的畫作變得那么卓爾不群。仔細揣摩,平平凡的那些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寫出來的。平平凡的畫作看似簡練概括不花哨,實則內容豐富不張揚。作品中筆筆到位露風骨,厚薄相肌耐品讀。
看他的油畫作品《故園黃昏》,畫家試圖用單純的形色等因素在不依賴具象形的基礎上,從視覺上就有情緒的傳達。畫的準不準像不像,不是畫家最終的要求,作者已經不再追求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了,而心情的釋放和精準的傳達才是作者的目的。
畫家自述:
在我目前的畫面中,我正試圖用單純的形色等因素在不依賴具象形的基礎上,從視覺上就有情緒的傳達。畫的準不準像不像,都不是我最終的要求,心情的釋放是我的目的。
在慢慢的繪畫追求中也逐漸清晰了自己的性情特征。我喜歡單純、熱烈、陽光。比如我畫風景畫,會考慮盡量去掉人為景象的部分,越是自然的越單純;在藝術處理方面越是繪畫的越是本色的。
畫家自述:
畫家自述: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油畫變成了厚涂、膩膩的,盲目地涂滿畫面,我在俄羅斯學習期間對莫伊謝延科的作品特別感興趣,細細讀來認識到油畫應該是一個厚薄相肌、有書寫性、不可重復性、有繪畫性的一個藝術形式。畫面的形式感既是構圖、色彩的布局,同樣也是肌理、筆觸的組織,中國畫精髓的“空”同樣也適用于西方繪畫形式;中國繪畫中的筆意、筆趣,皴擦點染同樣也應在中國人畫的油畫中有所體現,這大概就是中國油畫的“寫意”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