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軍嫂》雜志社采訪組奔赴吉林長春。當日晚,在吉林省“最美軍嫂”發布儀式彩排后,主辦方召開了吉林省“最美軍嫂”交流座談會。
與會軍嫂紛紛感謝吉林省婦聯、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等主辦單位對她們的關愛,表示一定珍惜榮譽,再接再厲,一如既往為國防事業作貢獻。
大多數軍嫂或隨丈夫輾轉奔波,或與愛人兩地分居,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她們選擇堅強面對、無怨陪伴、自我適應、默默奉獻。
座談會上,軍嫂們暢所欲言,袒露心聲,室內流動著溫情與感動。一句句“軍嫂都是‘超人’”“哪個嫂子都優秀”的話語中,傳遞出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力量。她們還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化解軍嫂群體面臨的難題出謀劃策,想辦法、支妙招,為全社會營造尊崇軍人之風建言獻策。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吉林省婦聯的領導對軍嫂的心聲十分重視,積極反饋,鼓勵她們以榮譽為動力,不斷進取,再建新功。
曾有部隊心理專家總結:“家庭也是戰斗力。”盼望社會各界傾聽軍嫂心聲,給予軍嫂、軍人家庭更多關注、理解和支持,有效落實軍人軍屬有關優撫政策,為鞏固強大的國防貢獻力量。

大多數軍嫂為了支持丈夫工作,默默承擔家庭重擔,有的還在職場上闖出了自己的天地。雖然她們面對著來自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壓,但因擔心影響到丈夫工作,總是獨自承受。有時候,生活中的“小事”恰恰是生命中的“大事”。比如,要是某一天誰接孩子沒著落,就會讓軍嫂心神不寧。如果長時間無法釋放負面情緒,軍嫂或多或少會有些抑郁或焦慮,身體也會處于亞健康狀態。
只有后方穩固,前方才能心無旁騖。部隊可以酌情組織軍嫂進行一些心理游戲活動等,幫助她們減壓。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成立家屬委員會,并保障其辦公有場所、娛樂有設施、活動有經費等。家屬委員會應當在廉政建設等方面多吹“枕邊風”,并在學習宣傳、文體娛樂、子女教育、服務解難等方面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希望社會各界給予軍嫂多一點關愛,比如開展軍嫂在線心理咨詢服務,為軍嫂提供一個傾訴甚至治療的平臺。
在這次尋找2021年吉林省“最美軍嫂”活動中,20名有幸獲獎的姐妹們來自各行各業,但因為共同的“軍嫂”身份,大家相互之間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希望借助這次交流機會和《軍嫂》雜志社搭建的長期平臺,以后軍嫂們能有更多互動,相互傾訴、彼此鼓勵,相互學習、彼此幫助,促進友誼。
我在工作、生活中有多重身份,但令我最驕傲的身份是軍嫂。家國情懷正是軍嫂這個身份所賦予我的,要不,我不會對此有那么深的理解,心靈也因此升華。
既然組織給了我們這份信任,給了我們這樣的厚愛,對我來講,就要把教書育人事業融進家國情懷,再貫徹到生活中,貫徹到我對愛人事業的支持中。
當年生孩子的那天,我開著車去醫院。一路上我的肚子基本上是“搭”在方向盤上。臨產前半個月我就在車上備好了新生兒需要的所有物品……現在想起那段經歷還有些后怕。
我建議有駐軍市、縣的當地主要醫院,設立“軍嫂優先”綠色通道,給她們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
兩地分居、照顧家人、獨立孕檢,對我們這群過來人來說其實已是“小菜一碟”。很多軍嫂都已經把自己打磨成“超人”“鐵人”,但總覺得有愧于自己的孩子。一些部隊地處偏遠地區,孩子上學成為一家人最為頭疼的事情。我每天早早起床送孩子上學,而后再趕去上班,而軍人父親對接送孩子一般是幫不上一點忙。
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助軍人家庭解決相關困難,比如在部隊駐地附近增設公交車站。同時,建議部隊家屬互幫互助,如果幾家人有上下學順路的孩子,可以輪流一并接送等。
我既是軍人也是軍嫂,還是軍人的后代。我的丈夫是地處偏遠地區的一名戰斗機飛行員。我舍棄都市繁華,追隨丈夫、甘當“僚機”,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孝老愛子,為夫解憂。
軍嫂不易,其實軍人也難,他們也渴盼能夠與親人朝夕相處,但因工作原因不能多顧家。我希望部隊盡量利用國防教育日、軍營開放日等機會,組織軍嫂、“軍娃”到部隊參觀學習,看看軍人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了解他們堅守崗位的艱辛,從而理解軍人的犧牲奉獻,自覺承擔起軍嫂的責任。
我和丈夫是在相親大會上認識的——相親大會可以結緣,希望有關部門多為官兵組織相關活動。
我覺得新時代的軍嫂,在照顧好家庭、不拖軍人后腿的同時,還應該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事業。我就挺享受工作,并為此感到開心。
通過這次尋找2021年吉林省“最美軍嫂”活動,我一下就“火”了!在2月20日至25日的網絡投票階段,我們學校校長帶頭投票并轉發,老師、同學們也主動發微信朋友圈。因為這次活動,很多同事、朋友才知道我是軍嫂,有一次上課前同學們還自發給我鼓掌,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動。這么多年一直默默無聞,由于活動我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婦女節那天,地方雙擁辦的領導還專程到我家慰問。其實,軍嫂個個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風采,希望軍嫂群體能夠受到更多關注。
我也贊同軍嫂之間加強相互幫助——我生病時,有軍嫂給我送飯;一個軍嫂的孩子骨折了,我有空就幫忙領著上醫院……大家一起應對,困難就容易挺過去了。
我首先建議姐妹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趕緊生二胎。軍人因工作原因“缺位”,軍人家庭有其特殊性,兩個孩子相互陪伴,也會增加家庭的歡樂與溫馨。其次,姐妹們平時要加強健身鍛煉,這也會使人改善情緒,舒緩心情。
尋找2021年吉林省“最美軍嫂”活動開展以來,我常思考“最美軍嫂”是什么樣的?我認為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政治合格——遇事擔得起、豁得出;二、自立自強——有社會角色、有工作崗位,相信自己有潛力可挖;三、堅韌忠貞——長期兩地分居,畢竟面臨很多困難,需要有心胸和能力去獨立解決問題。
當前,不少軍嫂因忙于工作或者照顧家庭,很少關注時事政策,有的對涉及自身權益的優惠、優待政策知之甚少,遇到具體問題束手無策。我建議大家平時多關注中國軍網、《軍嫂》雜志等,通過學習充電,讓自己在持家、辦事、就業、創業時少走彎路。同時,呼吁部隊注重組織軍嫂學習相關法規政策,使更多軍嫂做明白人、辦放心事。
軍嫂是個龐大的群體。每個軍嫂都有故事,我成為吉林省“最美軍嫂”是幸運的。當前軍嫂群體還是面臨休假難、就業難、工作調動難、孩子轉學難等問題,關心關愛軍嫂,也是尊崇軍人、支持軍人的一種表現。
現在不少行業都有自己的“專屬日”,我建議設立一個“軍嫂日”,以此讓大眾更關注、關心軍人家庭,令全社會對軍嫂的付出給予肯定。
我是一名軍嫂,也是四平市慈善總會的志愿者。我認為,軍嫂辛苦持家、支持丈夫也是一種奉獻,也因此,國家給予軍人軍屬一定的社會待遇。我們則“知恩圖報”,把這種關愛化作動力,有機會時盡更多的社會責任。愿大家都獻出一份愛心,社會將越來越美好。
我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也接觸了很多軍屬、軍人家庭。退役軍人事務系統設立以來,開展了很多扎實有效的開創性工作,希望以后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工作的框架下,有更多的機會為軍嫂群體提供服務。

軍嫂,是偉大的中國女性中富有愛心、甘于奉獻的優秀群體。吉林省“最美軍嫂”在座談會上的發言,動情在理、真摯感人,我們將就她們關注的問題,與有關部門一起研究協調,根據相關政策,盡力切實解決軍人“后路、后院、后代”等各方面的問題。
擁軍優屬,是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的共同義務。這次活動之后,我們還將組織開展走進軍營慰問座談、軍地聯歡等活動,把“最美軍嫂”典型樹起來,把“最美軍嫂”事跡傳出去,進一步加大社會對“最美軍嫂”的關心和關注,對廣大軍人的理解和尊崇,激勵軍人軍屬繼續保持優良傳統,發揚奉獻精神,支持國防事業。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將加大有關工作組織力度,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保障。
——吉林省雙擁辦主任、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黎海濱

無論是全程參與尋找2021年吉林省“最美軍嫂”活動,還是聽到軍嫂講述的家庭故事,都讓我們對軍嫂群體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最美軍嫂”事跡感人、業績突出,是軍嫂的優秀代表,也是吉林省廣大婦女的學習榜樣。她們用奉獻與擔當、堅韌與執著、自立與自信生動詮釋了“報國有你、守家有我”的家國大愛。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對軍人家庭,特別是對軍人家庭的家風傳承有了更深的感觸:家里有一個軍人,就會有很多家庭成員與他一起奉獻。
吉林省婦聯把尋找“最美軍嫂”活動作為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工作的主打品牌。根據軍嫂們的建言,吉林省婦聯還將繼續努力為軍人家庭辦實事、辦好事,也期待社會各界關注、關心、關愛軍人和軍嫂,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形成關愛軍人家庭、關心國防建設的濃厚氛圍。
——吉林省婦聯主席李曉英
編輯/朱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