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有些家長因孩子智力發育落后到神經科或康復科就診,卻被診斷或考慮為腦萎縮,因此提出了諸多疑問。比如什么是腦萎縮,是如何發生的,能否康復治療,等等。下面就門診上患兒家長最常提出的問題,為您一一解答。
問:什么是腦萎縮
腦萎縮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腦組織發生器質性病變,出現萎縮的一種現象。臨床主要以癡呆、智力減退、性格改變、記憶及行為障礙等為表現。
問:腦萎縮有哪些危害
腦萎縮不僅導致智力方面障礙,還會使小兒失去生活上的自主本能。影響生活質量,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問:腦萎縮發生常見病因和致病因素是什么
腦萎縮是由多種因素所導致的。如遺傳、腦部疾病、癲癇長期發作、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病變、煤氣中毒、缺氧等,均可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腦血管長期慢性缺血、缺氧,腦細胞形態及功能受到影響而形成腦萎縮。
問:腦萎縮需要做哪些常規檢查,如何發現并診斷
確診腦萎縮需要做神經放射檢查、CT、MRI、腦血管造影等。一般神經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小、腦室擴大,結合臨床表現等,即可予以診斷。
問:腦萎縮的康復方法有哪些
首先是去除病因,減少隨腦萎縮而產生的各種癥狀及并發癥的發生,維持殘存的腦功能狀態及改善生活質量。
康復治療對腦萎縮的小兒有一定意義,尤其是在出現認知、運動功能障礙時,康復治療對功能恢復有著重要的價值。康復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恢復運動、認知、語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生活質量。
1.認知障礙的治療。目前針對腦萎縮的認知康復方法主要有作業療法、電腦輔助和虛擬認知康復、電磁刺激等。具體應根據患兒的情況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同時利用周圍有益的環境因素給予患兒良性刺激,以促進其認知功能的改善。認知功能訓練,如記憶訓練、注意訓練、思維訓練等,是提高智能的訓練,應貫穿于治療的全過程。
2.行為障礙的治療。行為障礙的治療目的是設法消除不正常的行為,促進其親社會行為。治療方法包括創造適合于行為治療的環境、藥物、行為治療等。
患兒應盡早進行治療。早期治療應在各種功能障礙出現后6個月之內,此為治療恢復的最佳時間。發病6個月以后才開始治療的患兒,其恢復程度及速度會比早期治療的患兒效果差些。
問:腦萎縮的日常護理有哪些
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營養結構,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合理用腦,大腦功能用進廢退,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刺激大腦皮層不斷有興奮點產生,減慢腦功能衰退的進程。參加適合孩子的身體鍛煉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定期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盡早延緩和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