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軍


睡眠對于緩解疲乏、勞累,恢復精神非常重要,良好的睡眠是生活質量好的重要體現之一。但是有些人卻越睡越困,這其實與不良生活習慣、疾病都有關系。不良的作息規律破壞了人體的生物鐘,會使人越睡越困;腦血管硬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疾病,也會使人越睡越困。中醫有些方法可以改善這種狀況。
中醫認為,體內濕氣重,陽氣不足,會導致越睡越困。精神飽滿與陽氣的充盛密切相關。濕邪阻遏陽氣,困阻脾胃,濕氣重,陽氣則不足,于是就會出現身困乏力。這時人往往想通過睡眠來除困解乏。然而過多睡眠反而不利于陽氣的升發,導致身體虛弱,容易感冒,肢體疲倦無力,影響消化吸收功能,等。久臥傷氣,睡眠時間過長會導致人體氣血流動不暢,精微物質不能順利運送到四肢百骸,臟腑功能減弱,多睡反而氣虛。
中醫所謂的陽氣不足,常與西醫所說的貧血、神經衰弱、慢性消耗性疾病有關。多睡反而使陽氣更虛,人越睡越困。因此,陽氣不足的人除了要溫陽補氣之外,還應當請西醫診斷患有何種疾病,積極予以治療。此外,適當的運動也很重要。生命在于運動,順應自然規律,適當運動使人更加精神飽滿、陽氣充足。正確的做法是在保證基本睡眠時間的情況下動起來,早晨起床后走出去,多吸收外面的新鮮空氣,做做八段錦,動則陽氣升。
人對睡眠的需求,不同季節有所不同。夏天陽氣最旺,冬天陽氣最弱。人與自然規律相適應,在陽氣旺盛時對睡眠的生理需求量小,在陽氣虛弱時對睡眠的生理需求量大,因此便呈現出“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的狀況。我們的養生也應該遵循這個規律,春天早睡早起,夏天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
當出現越睡越困的表現時,首先要調整好自身的生活規律,起居有常,按時休息,不熬夜;適量運動,每天保證30分鐘到1個小時的運動時間;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保持良好的心態。
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及早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改善不適癥狀。濕氣重、陽氣虛的人群,可以通過中醫辨證的方法進行調理,比如辨證采用健脾祛濕、溫陽補氣的治療方法,進行身體調理。
濕重脾虛的人,飲食上多吃一些山藥、紅豆、薏米、芡實等調理身體,也可以選擇歸脾丸或者參苓白術散、胃苓散等中成藥口服調理。陽氣虛的人群,多吃羊肉、生姜、桂圓、韭菜、核桃等食物,也可以選擇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等中成藥口服,還可以做做艾灸,避免過度疲勞。濕氣重或陽氣虛的人都應該適當運動,可以經常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
如果你不想起床,也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背部的伸展運動,這個大家可能都能夠接受。盡量伸展背部肌肉,配合呼吸,每呼吸一次可以多吸一些氧氣,配合自身的運動,慢慢加快自身的呼吸節奏,讓我們的心臟和大腦有一個相應的適應能力。這樣會讓你的困意慢慢地減少。
腹背運動可以大量的活動自身的背部,無論你采取什么樣的睡姿,起床以后都會有一些相應的異常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正確緩慢的整理和調理。讓身體盡快地恢復正常狀態。
除了做一些緩解犯困的運動,還應該多喝水,增加身體血液循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方面也應該做一些相應的調整。所謂的正確生物鐘,就好比是你每天都按照一個時間起床,鬧表會固定在這個時間;當你休息的時候會出現自然醒,醒來以后與之前定鬧表的時間相差沒有幾分鐘。這就是身體完全執行了生物鐘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