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鎮
摘要:近年來為進一步推動城市化進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迫切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工程,這為建筑企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但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起步較晚,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明顯的問題,其原因在于施工現場管理不當,因此迫切需要建筑企業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進而有效保證工程的高質量、高效益及安全性。本文研究主題為土建施工現場管理,首先對當前實際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簡要分析,在指出問題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優化措施,旨在對相關企業有所借鑒,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各方面管理進而提高建筑整體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問題分析;優化策略
引言:
施工現場管理質量直接關系到項目整體的施工進度及建筑物最終呈現的效果,基于此,必須要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用于開展工作。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因此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建筑物的質量,只有不斷進行優化升級才能實現工程質量及經濟效益的雙重保障,推動建筑行業朝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現階段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問題分析
1.缺失施工團隊人員管理
當前許多工程中由于人為因素所產生的意外事故,事故的發生不僅威脅著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對建筑的質量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對于專業素養較高的員工而言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突發情況,減少損失,而在施工隊伍中存在一部分員工其專業水平較為低下,施工技術掌握不牢固,因此在處理問題時無法采取正確的方式,從而產生不良效果;另一方面,參與建筑工程的施工團隊往往包含許多人員,人員數量過多使得管理起來較為困難,因此出現許多違規操作的行為,為建筑物的質量埋下安全隱患。
2.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
在目前諸多建筑工程項目中,仍然有許多企業管理者忽視對施工現場管理問題的重視,只關注最終實現的經濟效益而忽視過程的重要性,由于設計管理制度條例相對復雜,因此管理人員在設置管理制度時較為隨意且形同虛設,方案設計趨向于形式化和套路化,在管理工作中難以嚴格落實。寬松落后的管理制度無法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違規現象起到強有力的約束作用,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引入新設備和新技術而未及時優化相關制度造成出現違規行為時無據可依,因此許多內部人員捉住管理漏洞進行違規操作,購入劣質材料設備、中飽私囊等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我國總體建筑行業發展受限。
3.材料浪費現象嚴重
減重工程施工所需材料數量龐大且種類繁多,因此對材料的把控是現場管理的重要部分,同類材料的購置在價格、質量及性能上存在偏差,對材料把控不當既可能引起施工成本的增加,也無法保證材料的質量和數量是否符合規定,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進度及最終呈現效果。目前,材料購置數量與建筑實際需求不符,導致施工現場普遍出現材料過度浪費的現象,且呈現出常態化的發展趨勢,資源浪費嚴重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受阻。
4.缺乏安全意識
高質量的土建施工現場管理核心是具備安全意識,但目前在管理中產生現象表現出大部分施工人員缺乏較高的安全意識,主要體現為不能嚴格按照安全操作條例進行施工,對潛在隱患及問題的發生無法重視等方面,在開展管理工作時缺少預見性,無法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提出預防性應對措施。此外,在施工現場經常出現不佩戴安全帽、不安放警示牌等現象,究其原因在于管理者的安全意識不足,對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不夠,一貫按照固定流程展開工作,并且在危機發生時無法有效應對。
二、優化施工現場管理的方法策略
1.加強施工人員管理
施工人員素養及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質量,針對施工現場人員管理問題,首先應對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展開培訓工作,著力提升全體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并通過定期開展業務考核促使人員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學習,在提升其專業能力的同時不能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培訓工作使全體人員形成安全責任意識,減少人為因素對建筑質量的影響。在正式施工前期,施工單位可以組織全體人員參加安全知識講座或培訓活動,使其了解相關安全知識及其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并使全體員工能夠了解施工現場的相關制度及一系列操作流程,對于工程所引入的新技術和新設備,要在施工人員充分掌握其應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基礎上再開展作業。此外,為提高人員管理制度的約束力,應選擇責任感較強且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擔任管理者,分區域開展管理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應立即停止施工進行整改,將損失降至最低,充分發揮管理的實效性,從而加強施工人員的自我約束,減少人為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2.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
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必須依據實際施工情況確立,在管理制度中應體現出施工的內容,從而使工作人員展開工作時有所依據并有效規范自身行為,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控制標準操作技術,細化管理條例,針對施工過程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驟,使所有操作流程具備科學合理性。此外,針對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應定期召開會議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解決措施,為避免在今后的工程項目中出現此類問題做好防治工作。實行管理制度的同時應制定獎懲方案,強化管理制度的約束力,增強落實力度。
3.加強材料把控,杜絕浪費現象
施工材料是影響建筑物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對購入材料進行嚴格的把控,杜絕出現采購人員為節省成本購入低質量材料的違規行為,在確保材料質量的前提下,應綜合其性能、價格等因素,擇優選擇價格較低、質量上乘的產品,既能確保工程質量,又能節省施工成本。此外,應做好材料采購數量與實際施工所需的預算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材料的利用效率,對材料的管理應劃定特定的區域由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做好材料的分配和取用工作,跟蹤調查材料的具體去向,確保材料用到實處。
4.形成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
質量監管體系應根據工程概況建立,從而有效保障工程的整體質量,建立該體系的目的是為了預判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通過預先提出的監管條例在施工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加強監管,當意外事故發生時動用提前準備好的應急方案快速處理問題,從而保證建筑施工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維持其相對穩定性。為確保質量監管體系有效落實,施工單位負責人應著重考察監管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可以采用定期舉辦質量監管培訓班、研討會等活動,大幅提高相關人員的工作能力,明確其工作職責,從根源上保障質量監管體系實施的力度及作用,在確保施工現場質量的前提下有序推動施工進程的加快。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行業作為我國支柱型產業之一,其發展水平對綜合國力的提升的影響重大。在相關企業中施工現場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夠反映其實際競爭力,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對推動行業發展的積極意義,有效確保工程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通過科學合理的施工現場管理運行模式使其有序開展各方面工作,從人員、材料、制度等方面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在提高建筑物質量的同時確保施工單位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并進一步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參考文獻:
[1]楊洋.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的優化策略探討[J].中國住宅設施,2021(03):107-108.
[2]張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現場管理優化措施分析[J].全面腐蝕控制,2021,35(02):87-89.
[3]曾學禮.探討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和改進措施[J].中華建設,2021(01):55-56.
[4]畢東旭,武文洋.土建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模式的優化策略和改進措施探討[J].建材發展導向,2020,18(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