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需對后疫情時代老年教育的發展策略進行研究。
當前,我國老年教育以豐富與滿足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技能為目標,這種認識的層次需要提高。
老年教育的目的應以參與老年教育為手段,幫助老年人培養一種與急劇變化發展的社會相適應的能力,創造積極的生存空間,同時保持身心健康,謀求代際的交流與理解。
因此,我國老年教育的發展趨向必須進一步改進和豐富教育理念,以積極老齡化理論、社會適應理論、社會參與理論等為指導,在加強老年大學,特別是以國家開放大學系統為支撐的老年開放大學建設的同時,對老年課程進行專業化設計,拓展社會參與能力和自我實現能力的課程。例如,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生活方式,可增設專業護理、中醫藥養生、智能產品使用、網上生活等課程,特別要積極廣泛調研后疫情時代老年人所關心的內容,提高相關社會參與類課程的比例,促進老年人通過學習提升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為他們的社會再參與、再就業等打下基礎。
一是建立“養教用”三者有機結合的現代化老年教育模式。“養教用”相結合,是指活到老,學到老,以學養老,學以致用,老有所為。不是消極地在退化中老去,而是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衰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尊嚴與生命質量。同時,老年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必須與其他類型的教育加以區別,切實以能否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及提高其社會人文素養,提高晚年生活質量為評價標準。政府對老年教育機構給予相關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是實現老年教育“教養學”三者結合的根本保障。首先,社區可以與當地高校建立長久的幫扶機制,在社區創建康復護理、心理咨詢、藝術等專業的教育實習基地,全面推進社區老年教育向高水平、多樣化發展;其次,政府可以對老年大學及養老機構等進行多元化幫扶,通過定期向專業人員提供崗位培訓等方式,幫助其提高業務水平。
二是發展“互聯網+”老年教育模式。近年來,“互聯網+”在我國教育領域成為一種新常態,互聯網與各種教育層次和形式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成為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方向。《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遠程老年教育推進計劃,探索以開放大學和廣播電視大學為主體建設老年開放大學,開發整合遠程老年教育多媒體課程資源。老年教育學習平臺的建設應用、多媒體學習資源的建設推廣成為解決老年教育資源與老年教育需求矛盾的重要舉措。當前應該根據后疫情時代的特點,加大政策引導與投入力度,積極發展“云模式”,打造“空中課堂”,豐富辦學形式,加大平臺建設力度,不斷深化老年教育實用性、個性化學習應用,積極建設符合老年人學習特點的小、簡、微、移動學習資源;不斷研究與加強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的老年教育課程,研究老年學員主動參與課程和資源建設的“雙向互動”新機制。例如,提供免費的在線課程、第三年齡數字圖書館、精品課程教學資源等。通過“互聯網+”實現各教學點與老年大學互聯互通,在老年大學的各分校開展現場互動教學,老年遠程教育實現能點播、能直播、能互動、能監控、能評價。
三是建立終身教育背景下的多樣化教學形式。終身教育突破了正規學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人一生中不斷學習的過程,是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學習培養的總和,實現了從學前期到老年期的整個人生教育過程的完整統一。終身教育包括了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和各種形式,既包括正規教育,又包括非正規教育。終身教育理念提倡的是在生命各個階段都要不斷學習,以獲取新技能,體現人生價值的轉換。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建立終身教育背景下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和生活意義,實現老年人精神及教養的富有化。老年教育應該根據老年人自身特點,采取合理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形式,教師主要通過各種問題引導學員進行學習,使其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獲取知識,主要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注重老年人實際的特點,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形式,保障“自主、自由”的原則,開展互動式教學,通過傳統教學形式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開展老年教育,鼓勵學習者進行自我剖析,培養老年人解決問題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其生活質量。
代際學習可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使其積極參與家庭和社區活動,有利于代際關系和諧,增進彼此交流,還能激發老年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精神文化修養。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代際關系問題不斷增多,認知、行為等差異程度進一步加大。通過代際學習,可以有效實現老年人對當前社會文化的新認知與新學習,達到終身學習的根本目的,實現對老年人的社會人文關懷。代際學習是老年人參與社會、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
一方面,在代際學習的交流中,年輕人對當前新鮮事物及信息的掌握可以傳遞給老年人,促進老年人對現代社會信息的掌握和多元知識的學習,實現終身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將自身的社會經驗以及專業知識傳遞給年輕人,通過代際間的交流與溝通實現“互助學習”,從而將“互助文化”的教育理念融入老年教育中。老年群體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變革中容易被忽視。因此,創建互助的老年教育代際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社會代際學習氛圍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舉措。通過對教育資源的多元化合理配置,對老年教育給予更多的投入與研究,從根本上提升老年教育發展成效,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社會歷史發展是靠代際傳承的,不同年代人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以及優秀文化的傳承,才能夠實現人類的共同進步,推動社會人文關懷氛圍不斷加深,不斷加強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充分發揮代際學習的優勢,廣泛開展代際學習項目,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代際學習在促進老年教育發展中的積極意義,讓家庭、社區、學校、博物館、圖書館等成為代際學習交流的場所。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重視代際學習,改革傳統的老年教育方式,是老年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總之,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對老年教育的現代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以結合疫情防控、重視康復護理、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等課程建設為基礎,以“互聯網+”“云模式”遠程移動學習為手段,以合作辦學和系統辦學為依托,以海量數字化學習資源為保障,以構建多元化教育為新形式,以重視代際學習為新舉措的現代化教育發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