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大慶油田第九采油廠基建工程管理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油氣集輸管網的布局與油田生產的布站方式有關,油田生產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從單井當中采出到計量站,繼而在轉油站當中進行初步的分離,然后在聯合站里進行徹底的油氣水三相分離,這樣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油品向外輸送。如果對三級布站方式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不僅能夠提高管網運行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更好的實現生產目標,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油田集輸是指對油氣水進行分離,在油氣集輸管網的布局當中,對油田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進行收集、計量、初加工和輸送,將各個環節連接起來,形成穩定的工藝流程,最終得到合格的石油產品,促使油田生產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由于油氣集輸管網輸送介質包含油氣,有腐蝕性,這就需要油氣集輸管道具有抗腐蝕性能,以防止出現管道泄露的事故,確保油氣輸送的安全穩定[1]。而在油田的實際生產過程當中,很多油氣集輸管網都埋藏在地下,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優化布局,針對不同的地層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設計,特別注意一些復雜的地層情況,在越過大建筑的時候要確保管道的連續和通暢。所以在對油氣集輸管網進行布局時,要選擇合適的管材,確保其能夠與油氣集輸生產相適應。與此同時,還需要重視油田生產過程當中的能源消耗問題,盡可能的降低管道摩擦阻力,提高輸送效率。
在對油氣集輸管網進行布局優化時,除了要對布局進行調整,還需要對管道材料等進行選擇,確保管道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夠獲得更長的使用時間,進而降低生產成本,促使油氣集輸管網以更高的工作效率去生產油田[2]。
在設計油氣集輸管網時,要盡量減少投入到維護方面的費用,延長管道的使用時間,降低投資成本。要針對油田生產的布站方式進行優化,一級布站方式是指將油井采出的油氣水直接輸送到集中處理站進行徹底的分離,接著在油品的輸送管道當中完成油氣集輸的生產工作。
二級布站方式是指油井采出的油氣水在計量站中經過計量后,再輸送到聯合站,根據生產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油氣集輸管網,以滿足油田生產需求。
三級布站方式需要油井、計量站、轉油站、聯合站的協同運行,油井采出后首先在計量站進行單井產量計量,接著在轉油站當中進行油氣水的初步分離,再在聯合站當中對含水的原油進行徹底分離,最終得到合格的油品。
由于油氣集輸管網存在水力學和熱力學損失,對其布局進行優化,可以有效的降低能量的損耗,提高運行效率,實現油田生產的高質高量發展。而在對油氣集輸管網的布局進行優化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除首先確定開采油流的性質,其次決定布站的形式,再根據相關工藝流程設計油氣集輸管網的布局[3]。需要注意的是,油氣集輸管網要嚴格的遵循采出、處理、輸送三者之間的一致性,不可以讓管道憋壓,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我國油氣集輸管網大多是以拓撲結構為思路設計的,保證注水和采油井網之間的合理布局,構建油水井連通關系,以獲得更高的開采效率。而在對油氣進行分離的時候,要科學合理的設計油田與地面站之間的距離,盡可能的縮短油氣集輸管網鋪設的長度,減少用料,并選用質量最優的管材,獲得最好的防腐效果,以避免油氣對管道產生腐蝕現象而出現泄露事故的發生,為油田生產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總之,對油氣集輸管網進行布局優化,不僅能夠避免油氣出現泄露而造成能源損耗的情況發生,還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對此,可以借助科學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通過軟件模擬和計算,對油氣集輸管網進行優化布局,充分發揮出油氣集輸管網的作用,獲得更加令人滿意的生產效果[4]。
油氣田的集輸受很多因素所影響,比如其所處的地質環境和地理條件等,在實際的開采過程當中,要因地制宜,根據不用的地質條件,采用不同的集輸工藝流程。根據油井數量的不同,可以將集輸流程分為單井集輸流程和多井集輸流程,且都需要符合集輸半徑的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對集油站建設規定的原油進行考慮,由于原油與其他的潤滑油和機械油等互不相溶,粘度也比較高,時間長了會形成一個高粘層,這會使滲透率大大降低。
在原有基礎上對油氣集輸管網進行優化時,可以通過研究將管道的建設投資和能源損耗、管網的運行狀況與維護費用、選站的地址等項目納入到優化布局的考量范圍當中,以進一步推動油氣集輸管網的健康長久發展。油氣集輸管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針對其布局進行優化設計涵蓋了諸多因素與條件,由于輸送管網的輸送介質存在差異,對其進行優化時,要遵循相關規律,利用計算機技術以及模擬軟件等進行設計,充分考慮各個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模擬實際情況下的油氣集輸管網,選擇效果最好的布局,以獲得更好的油田生產結果,提高油田開采效率和質量,圓滿完成油氣集輸工作。
綜上所述,油氣集輸管網的布局優化除了要進一步降低投入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還需要有效的解決油氣集輸過程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油氣集輸的效率和質量,實現高質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油氣集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