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淑梅
(中國石油集團電能有限公司電力研究設計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在管道及設備外加設保溫材料是供暖管道保溫的常用措施。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供暖管道及設備保溫材料由傳統的自然材料以及人工材料逐漸轉變為高科技研發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等。在選擇材料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管道敷設地點及設備運行環境的氣候條件、溫濕度等,管道及設備運行的特別要求等。例如針對高溫供暖管道需要選擇熱穩定性極高的保溫材料[1];針對振動管道則需要選擇強度較高的材料;針對敷設于潮濕位置的管道,則需要選擇吸水性較強的保溫材料。除此之外,在選擇保溫材料時要注重經濟性與技術性的統一,既需要保障保溫材料的厚度能夠起到絕熱作用,另一方面則需要避免過厚增加保溫成本。
在管道及設備外表面涂抹保溫層也是供暖管道與設備保溫的常用策略。好的保溫涂層施工工藝能夠延長保溫涂層使用壽命,提升保溫措施的整體性,并且能夠根據管道的拐點、連接處等特殊形狀進行涂抹,以此提升供暖管道與設備的保溫性能。在實際的涂抹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遵循“分批”、“多次”的原則。首先按照一定的配比原則將碳酸鎂、硅藻土等材料混合成均勻狀態;其次,開始第一遍涂抹,需要保證涂抹的厚度在3~5mm以內;再次,開始第二次涂抹,本次涂抹需要在第一次涂抹基礎上增強膠泥的黏性,以保證膠泥能夠附著在第一次涂抹所形成的涂層之外,厚度需要比第一次涂抹厚5~10mm。最后,按照上述方法分層涂抹,直到涂層的厚度達到供暖管道與設備的保溫要求。
綁扎是指將預制保溫瓦、板塊料等用鍍鋅鋼絲綁扎在供暖管道外壁與設備關鍵部位的保溫施工方法,保溫效果較好,并且經濟可行性較強。在實際的施工中可能存在多種情形,需要針對不同情況下的規范與標準靈活選擇綁扎工藝。如果要使保溫材料盡量與供暖管道外壁及設備關鍵部位貼合,需要在管道外壁及設備關鍵部位的外表面涂抹一層由巖棉等材料混合而成的涂層,再進行綁扎;針對不具備抗水性能的保溫材料,則可以直接進行綁扎施工;針對兩層保溫結構,在進行第一層保溫材料幫扎時,需要盡可能保證綁扎位置平整,以為第二次綁扎奠定基礎[2]。除此之外,在綁扎保溫板時需要注意錯開橫向接縫,并且將縱向接縫設置在管道的兩側,以便后續的維護與保養。
供暖管道及設備的纏包保溫方法主要應用的材料為卷狀軟質材料,其具有貼合性好、可塑性強的優點,可以適應特殊形狀管道及設備的保溫要求。在施工時,首先需要將卷狀軟質材料裁剪成條,需要注意的是,裁剪的寬度需要依照管道粗細、設備外表面積而定,如果裁剪過細不僅會增加工作量,而且會影響接縫處的緊密程度;如果裁剪過寬,則容易造成材料浪費或材料與管道及設備貼合不緊密;其次,將裁剪好的卷狀軟質材料帶按照螺旋方式纏繞在管道外壁或設備外表面,一邊纏繞,一邊施加壓力,保證材料與外表面緊密貼合;再次,在纏繞的同時需要檢查材料的接縫,如果接縫處過大,則
需要對其進行材料的填充。同時,如果需要進行分層纏包,則需要保證第一層纏包平整、貼合。
聚氨酯泡沫是一種硬質塑料,由多種材料混合制成。為了保證材料的穩定性,在應用聚氨酯泡沫對供暖管道及設備進行保溫時,最好采用現場配制聚氨酯泡沫的方式,可以保證所配制的材料滿足實際的施工條件、施工質量要求。與此同時,在保溫施工中要注意靈活選擇施工方法。如針對供暖管道外壁,可以直接采用噴涂及灌涂的方式,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膠黏性,可以附著在管道外壁形成保溫層;針對管道接縫處、拐點處以及設備的特殊形狀位置,需要將材料灌入縫隙內,材料自身具有發泡膨脹性能,可以填充至縫隙內,繼而提升供暖管道與設備的保溫性能。
供暖管道及設備的防腐措施主要為涂漆防腐,施工的方法主要包括空氣噴涂、靜電噴涂、手工涂刷等。其中手工涂刷需要依靠人工作業將防腐漆敷設在管道外壁及設備表面,雖然效率較低,但適用于各類施工情況,因此應用范圍較為廣泛。空氣噴涂及靜電噴涂雖然機制不同,但是原理相似,均為將防腐漆細化為霧粒狀,借助壓力使其附著在管道外壁及設備外表面,因此涂層較為均勻,效果較好。
文章簡要闡釋了供暖管道及設備的保溫與防腐措施。在實際施工中,還需要根據施工條件、管道與設備運行要求、施工質量標準等選擇既具有經濟性,又能顯著提升管道及設備保溫性能的保溫與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