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聰旺,周項超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海南 昌江 572700)
隨著高科技程度的不斷提升,核電廠對于巡視工作的規范性和高精度性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能夠使核電廠巡視工作實現標準化,做到準確定位缺陷位置并及時對其進行調整,同時做到更好的信息交互,利用智能化巡檢技術開發相應設備十分有必要。
傳統巡檢技術是以人工巡回檢查的方式進行,智能化巡檢則是將科學技術作為支撐,對發現的缺陷和安全隱患及時做出警報,提醒相關部門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智能巡檢技術在巡檢方法上有了較大的進步,通過對巡檢對象、工作方法的預設工作的巡檢,自動完成對檢測數據的運輸并實時監控,以使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
可以對巡檢對象、巡檢時間和巡檢方法進行提前設置,根據情況提供較為完善的工作計劃和工作規劃,確保按時進行巡檢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確保工作完成質量。
其次,能對巡檢數據的記錄和觀察工作,實現保存和備份原始數據、提供歷史工作軌跡和工作具體情況的視頻音頻回放等工作,有利于工作人員隨時了解工作情況,以便及時完成對數據信息的智能化統計。
最后,可以綜合利用各種智能化手段來檢查巡檢對象的設備運行狀態,將該設備信息進行有效的整合,以便能夠在智能巡檢管理平臺上完成綜合有效的反應。
隨著網絡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巡檢領域也開始運用各種智能化設備來代替人工,實現了過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對于一些高危險度、較遠距離的巡檢任務來說,智能化技術相比于人工來說有著極大的優勢。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巡檢技術的智能化應用方法和設備也出現了多樣化的情況,包括定點攝像頭、智能巡檢機器人、滑軌攝像頭等等,在無線溫控裝置、無線監測裝置等各種設備的配合之下,可以利用終端手機軟件或者電腦客戶端隨時隨地對大型設備的工作狀態實現監測,避免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未雨綢繆。
智能巡檢機器人分為有軌和無軌兩種。有軌機器人的結構更加簡潔,相當于滑軌機器人,能夠利用四驅底盤實現在冰雪環境中完成巡視作業,降低了惡劣天氣因素對巡視工作的影響,使得智能巡檢技術的長處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無軌機器人裝有相應的攝像頭和運動機制,能夠完成在超大規模環境中的巡視作業,降低了惡劣電磁環境對于巡視工作的影響,充分展現了智能化技術的優勢所在。
(1)紅外測溫不準確。因為巡檢環境設備布置的高度復雜性,巡檢技術會受到巡檢路徑、實際場地的各種限制,未達到人工巡視的靈活程度,因此在實際巡檢工作中存在著校準差錯問題,導致實際的溫度和測量得到的溫度有較大的偏差,甚至會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為此,應該添加相應的距離巡視單元,從而可以對巡檢設備實現較為精準的測溫工作。
(2)數據讀取不夠精準。智能巡檢設備通常來說都會配備極高清的攝像頭,其精確度會遠高于人類的視覺清晰度,并且該攝像頭還擁有變焦功能,能夠實現對遠距離數據的準確讀取,再將收集到的數據利用圖片的形式進行保存,有利于后面數據分析工作的進行。但巡檢環境的高度污濁性,使攝像頭或者數據表變得很臟,工作人員未能及時發現處理,導致獲取的圖片不清晰、讀取的數據不夠準確。為此,應增加自動檢測并清潔的裝置,一旦檢測到污垢就能根據程序指令自動完成清洗工作。
(3)對巡視路徑判別不夠準確。一般來說,智能巡檢設備將以近距離碰撞停障感應裝置和遠距離超聲停障感應裝置為基礎,保護設備的安全性,不會因與障礙物碰撞而發生損壞。然而在實踐中,智能巡檢設備將核電廠的雜物或工作人員當作是障礙物而停止前進。如果未能夠及時觀察到該問題,機器人可能會一直停留在原始位置上,直至電量被耗盡;機器人不具備上下移動的能力,因此很難巡檢到一些基礎面較低的系統設備,如泵坑底部等,應采取安裝攝像頭或定向采集數據信息的方式加以解決。
人工巡檢技術在核電廠巡檢中存在著錄入效率不高、監管人員匱乏、抄表數據錯誤率偏高、查詢數據難度大等不足之處,導致人工巡檢很難滿足現階段核電廠的巡檢需求,應用智能巡檢技術已迫在眉睫。據調查顯示,電子編碼的標簽隨著核電廠變電設備的變化而變化,對電子標簽實行規范化管理,再借用小型采集器可以實現大量數據的儲存,并且程序的編程也十分簡單易行。由此可知,采用智能化設備對核電廠進行智能巡檢工作優勢明顯。
需要在完成巡檢項目的綜合考慮之后,確定出最適合的巡檢路線。在進行巡檢過程中,利用微型掃描器完成對標簽編碼的掃描,并及時完成數據的自動存取工作,生成相應的數據采集時間,而非認為是進行時間輸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巡檢人員出差錯和作弊的可能。設備在完成了當前項目的數據采集工作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工作,保證程序有序的開展,減少了程序錯亂、出差錯的可能。
后臺數據運用同步技術是根據其實際需要對數據信息申請獲取,通過服務器完成數據獲取。本過程并不是根據服務器的相關規定要求定時定量產生數據包,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判斷分析。巡檢系統還可以實現對多種類型的數據庫完成交互,達到同時運行多種類型的中心數據庫的目標。
核電廠的智能巡檢設備的管理模式可以實現管理目標,在對不同環境下核電廠重要設備設施完成數據進行收集,以獲得實現管理目標所必須的數據信息,并為數據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礎。設備出現故障后,應立即開啟缺陷管理流程,根據設定流程完成傳遞工作,判斷出缺陷類別,實現綜合性的目標。在運行過程中,值班職工會運用智能巡視系統的終端進行巡視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既可以系統完整的檢查所有設備,或者對任意一個設備完成精細檢查。應按照設定好的路線進行設備檢查,在對準設備電子標簽和智能巡檢終端之后,利用無線電射頻技術對該標簽編碼進行掃描,其對應的設備號便顯示出來。巡檢人員可以選擇觀看該設備的信息,并且及時完成對設備以及巡檢情況的詳細記錄。在遇到設備故障時,應該完善缺陷類型,及時記錄缺陷信息,并且適當進行自行表述。
由于核電廠區域是特殊環境,為防止無關人員隨意出入,利用新技術設計人臉識別系統非常必要。首先,合法的人臉數據都會被保存在智能巡檢設備的后臺數據庫當中,當在識別區域出現人臉信息時,設備就會對該信息進行及時收集,并立即完成與后臺數據庫信息的比對,最終判斷是否允許該人進入核電廠區域。如未完成相應匹配情況,智能巡檢設備會發出警報,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為了防止惡意闖入,智能巡檢設備還能夠自動完成報警操作,對異常人員進行定位、監控工作,從而可以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
傳統上來講,人工操作很容易出現疏忽大意而導致出錯的情況,利用智能化設備監控可以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危險發生的頻率。智能化設備可準確判斷設備的運行頻率,有利于準確把握作業效率、確保工程質量。同時,還可以增加“最后確認”的步驟,確保相關人員已到位、開關分合狀態完全正確、操作后設備狀態完全符合等,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核電廠作業區域分為危險區域和高度危險區域,即禁區。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兩種區域中都不允許無關人員隨意進出,因此在對核電廠的各臺設備進行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指定區域的人員流動情況,如有非備案人員進入危險區或者禁區,智能巡檢設備應在發出警報的同時實時監控其行為,避免因為無關人員的錯誤操作而對核電廠造成威脅。
在施工現場出現緊急情況之后,智能巡檢設備會將危險情況的視頻或者聲音快速發送給值班的運行維護人員,通知其立即檢測現場情況。例如,智能巡檢設備與火災報警系統連鎖,當火災出現之后,智能巡檢設備及時到達報警區域,用紅外線測試儀確定火災是否真實存在,圈畫出發生故障的空間范圍,及時檢測范圍內所有設備的情況,通過排除正常設備不斷縮小空間范圍,直至找到出故障點,以告知運維人員采取下一步行動。此時,運維人員無須在場,可以根據視頻文件利用其專業知識分析,提升對相關意外事故處理的專業性、科學性和高效性,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同時也能及時解決核電廠的危險情況。
移動站控制系統層主要是由采集程序層、電源開關系統、運動調節系統、導航定位調節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等五個方面組成,該系統層可以利用嵌入式系統實現對智能巡視設備的多功能、多方面的操作。其中,導航定位調節系統主要是由定位傳感器組成,可以監測和控制智能巡視設備所在的位置;采集程序層的功能是實現數據的傳輸和收集,主要通過紅外線測試儀和攝像機兩種設備來完成;運動調節系統中包括對電能的控制功能,能夠調節智能巡視設備的驅動狀況,同時還能夠調節設備的運動控制器,以滿足其運動需求。
通常來講,可以通過無線遙控器來實現對智能巡視設備的遠程控制,也可以設置該設備的自動巡檢模式和方法,通過設備上的攝像頭等裝置,甚至可以實現對圖像的實時監控功能。后臺顯示器顯示巡視設備的內部工作狀態,實現對該設備位置的有效監控和運動控制,有著極為重要的實際意義。另外,數據庫中還存儲著大量有關于該設備的任務管理系統、工作時間等,以便實時查閱使用。
智能巡檢無人機利用物聯網的各類裝置,如雷達、攝像頭、紅外線測溫儀等等,實現對廠房外部設備及內部無法飛行區域的檢查。及時對缺陷錯誤類別進行判斷分析,有效提升核電廠的安全水平。一般來講,智能巡檢無人機的工作效率高達人工巡檢效率的2.5 倍,減少人力資金投資和分配不均的問題,將來或許會成為核電廠維護的主要手段。
智能巡視設備終端需要專用網絡連接到運行維護人員的控制后臺。核電廠的運維人員可以同時檢測多臺智能巡檢設備的數據,因此可以利用5G技術,采用星型網絡的連接方式實現對不同站點智能巡視設備的統一管理。
此項技術可以實現構建核電廠虛擬仿真模型。三維電子地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二維電子地圖的局限性,能夠較為準確地對巡邏地點進行定位,并進行實時的數據監測分析。另外,設備運行時間過長會逐漸老化,能根據溫度曲線進行準確的推斷。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三維電子地圖可以提升智能巡視技術的功能,使其在實踐中擁有更廣泛的應用。
智能巡視機器人是由充電系統、機器人本體、數據監控后臺以及無線傳輸網絡結構幾個部分構成。機器人采用無軌導航方式,為實現迅速有效部署、核電廠站間調配等功能奠定基礎,同時該設備還采用四輪獨立驅動的方式,能夠適應各種復雜的環境,十分適合核電廠的巡視環境。另外,巡視機器人還可以通過綜合導航系統實現對巡視路徑的分析判別功能,利用紅外熱像智能檢測技術實現對核電廠溫度的監測,利用聲音檢測技術實現對設備缺陷類別的判別分析等。最后,該機器人擁有耐高溫、耐高壓、防水的功能,在自身跌倒后會啟動自動報警功能,引起運維人員注意。智能巡視機器人可以在降低巡視成本的同時大幅提高缺陷判別精度和持續導航時間。
隨著網絡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智能巡檢設備正在逐步發展。技術的進步使得智能巡檢設備能夠克服人工巡檢的盲點,充分發揮其靈活性和智能化,對未來核電廠運行維護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