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謙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圖書館,山東 濟寧 272000)
閱讀是師生學習的前提,是學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基礎,是學生生活的必需。圖書館的價值在于能夠為讀者提供讀物和環境,為讀者閱讀提供相關的優質服務[1]。如何緊跟新時代職業技術教育的步伐,方便讀者閱讀,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是圖書館人應當研究和正視的一個課題。
通過對10所山東高等職業院校圖書館電函或官網查詢以及公開的數據整理、歸納,得到圖書館資源情況一覽表1。
表1 山東10所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情況
調查2018-2020年山東10所高職名校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現狀,經整理形成了圖書館資源利用基本情況一覽表,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近幾年來,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普遍偏低,圖書館普遍缺讀者。圖書館紙質圖書外借數量持續走低,且成下降趨勢,高職校紙質圖書年外借量生均不足6冊,一學期一個高職大學生人均不能讀3本書,低于2020年全民閱讀人均紙質書閱讀量6.2冊,而且外借的多數為文學社科類圖書,這與以讀書為主業的大學生應有的讀書狀態完全不匹配,大量文獻資源閑置,無人問津。
表2 山東10所高職名校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現狀
電子資源數據庫使用者多數為教師,而且以青年教師撰寫論文、課題居多,學生多數使用百度文庫下載資料,有的數據庫幾乎無人查詢、下載文獻,人均電子圖書閱讀量10冊,與2020年人均電子書閱讀量9.1冊基本持平,高校電子資源利用率低的現狀,嚴重浪費了資源經費。
圖書館期刊閱覽室讀者少得可憐,紙質期刊大量閑置在期刊架,閱覽室座位利用率極低,閱覽室讀書、學習的氛圍差。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職業技術大學圖書館讀者服務應順勢而為,主動服務、全面服務、多元化、精準化服務,以適應新時代大學師生信息新需求,滿足新形勢下讀者即時獲取高質量的文獻信息。
適應數字化和新媒體時代日益變化的需求,健全“紙電一體”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服務體系,對新時代、新發展、新變化對圖書館造成的沖擊及要求有清醒的認識,改變新書到館周期長,與讀者見面已過時的現狀,提高圖書的適用性,為用而藏,提供有用信息,改善學科結構和內容,做到類型結構合理,新舊比例合理,多品種、少復本,加強特色館藏建設,方便讀者查找借閱,讓精品的文獻資源成為廣大讀者的閱讀核心,分析讀者興趣愛好、閱讀行為軌跡、實時需求,以趣味性和實用性文獻貼近讀者實際閱讀需求。
圖書情報工作人員不僅掌握圖情專業知識,還應具備紙電文獻資源整理、儲存、加工、推送傳遞能力,利用大數據分析讀者閱讀傾向、愛好、需求,依據分析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內容,與讀者線上、線下互動交流能力,精準指導閱讀,改變坐等讀者前來尋求服務的被動理念,主動尋求讀者服務,有針對性對點對人提供服務。
手機、電腦、融媒體、5G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快捷、靈活、方便,圖書館的讀者逐年減少,紙質圖書外借量逐年下降,實體圖書館的閱讀作用相對減弱,書是用來用的,無人閱讀,圖書館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圖書館人必須改變坐等上門讀者的思維,主動出擊,為書尋找讀者,推廣圖書館的寶貴資源,爭取更多的讀者,傳播知識、傳播文化,營造開放、舒適、多元、靈活、生態、高效、便捷的服務環境,隨時歡迎讀者,提供即時服務,優化、美化閱讀、修習環境,讓讀者如在家一樣自由、舒適的閱讀,汲取知識,滋養心靈[2]。
建設新時代職業技術大學,學院領導應直面圖書館現實狀況,增加圖書館經費預算,圖書館經費在學校經費中的占比應在2%左右,按生均紙質圖書不少于80冊,年新增新書3冊/生的評估指標要求,購置紙質圖書,在專業圖書采購中,重點購置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技能操作手冊;根據師生需求購置資源數據庫,購置有利于提升學生模擬操作訓練的軟件,優化數字資源,確保數據庫實用管用。
圖書館讀者服務水平的高低,現代技術水平的應用程度,取決于圖書館員人的素質和科技掌握的嫻熟程度,圖書館應積極向學院領導爭取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學院人事部門應加大圖書館學專業人才的引進,尤其引進圖書情報學、信息技術加工管理專業的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人才,同時,圖書館領導應關心支持圖書館青年高技能人才的發展,為高技能人才提供教學科研的空間和機會,留得住這些專業人才,形成合理的人員梯隊結構。
圖書館閱覽、借閱場所環境是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的外在因素,改善圖書館借閱環境,加大專項資金投入,根據現代職業技術大學學生的人性化、個性化需求,重新改造圖書館空間結構,營造溫馨舒適、自由、開放、包容的閱讀空間,購置先進的智慧圖書館設施設備,讓讀者在手機上就能查找到圖書館適合自己借閱的圖書,實行24小時不間斷智能化服務,最大限度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
大學生精力旺盛,喜愛參加各種活動,通過活動展示自己的特長,表現自己,體現價值所在,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許。圖書館應根據自己的資源,利用圖書館的環境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沙龍活動,圖書館聯合團委開展人人參與的誦讀經典朗誦大賽,長期開展閱讀導讀推廣服務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自覺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喜愛圖書館,在與圖書交朋友的過程中提升思想道德水準和人文素養。
大學是一個讀書的地方,學生的本分是讀書,圖書館的本分是讓更多的學生讀更多的書[3]。學生利用互聯網和手機APP獲取的即時通信、網絡視頻與閱讀相關的只有網絡文學,網絡文學的作品主要以玄幻、言情、科幻為主要題材,是與專業閱讀毫無關聯的網絡小說,至多是人們開心、娛樂、打發時間的談資,手機閱讀實際是偽閱讀,學生是一個必須系統學習知識的群體,系統閱讀經典圖書、專業書籍和通識圖書是大學教育的必修課,圖書館應創造一切條件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發掘、激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善于發現并激發讀者內心潛在的閱讀欲望,跟蹤調研讀者的閱讀動機和行為,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推廣,幫助讀者形成知識積累式閱讀欲望和習慣,開展精準化閱讀指導,為每一位讀者盡可能找到合適的圖書。引導讀者從大眾讀物向專業經典發展,從“悅讀”到“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