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丹杰 陳瑞瑞


一、案例簡介
《住宅室內設計》課程是高職院校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是一門集空間、照明、色彩、材料、造型、藝術風格等于一體的交叉性學科,是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現。本課程通過理論講述與實踐項目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住宅室內設計中各構成要素的布局方式,熟悉室內設計的項目流程,培養學生具備順應行業和市場要求的設計構思和表現能力、具有從事設計類相關工作崗位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等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從而解決使住宅空間由 “有所住”逐漸發展到 “有所居”的問題,既滿足居住者的使用功能,又能兼顧空間環境的舒適度和美觀性,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實施背景
高等職業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在培養學生技術技能的同時還重視學生思政教育,價值理念及精神追求。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程教學的基礎上融入思政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培養的是具有住宅和公建室內裝飾設計能力、家具布局與陳設設計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其課程體系專業性強,且根據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突出自我意識等特性,亟待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強化思政教育。以《住宅室內設計》課程為例,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嚴謹制圖規范的匠人精神,同時還具有設計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以人為本”的科學服務理念。因此,《住宅室內設計》課程應將其專業理論知識、社會實踐活動與思政教育密切結合,為培養具有高素質技能人才助力。
三、實施過程
1、加強《住宅室內設計》教學團隊師資建設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職院校教師不僅要加強教師企業實踐能力,還應提高專業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知,把握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之間的關聯。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觀念,挖掘專業課程思政元素并融入,保證自身知識儲備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當然,學校還應為教學團隊提供“派出去”的學習機會,前往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較好的院校進行交流學習等,且將相關專家“請進來”對教學團隊開展培訓。總之,師資的思政教育提升是保證課程思政教育順利開展的基礎,通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開展“立德樹人”的教學方式,完備的專業知識和思想素質理念相結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充分挖掘《住宅室內設計》課程思政要素并有效結合。
《住宅室內設計》主要講授住宅使用功能、空間界面、色彩、風格、照明、家具與陳設等內容。在課程教學中,會涉及課堂考勤、團隊協作、設計原創性、職業道德、人文關懷、專業設計知識等方面內容,高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存在有遲到、曠課,設計作品存在抄襲,考慮業主需求不足等問題,結合課程教學可以挖掘 “誠信”思政元素,尊重契約精神,對今后的職業生涯起到重要影響。其次,住宅室內設計融入綠色設計理念,智能化家居空間的應用等,與時俱進的生態理念和科技思想是思政要點;而且,挖掘中國傳統元素,并將其充分利用到室內設計的空間布局和風格要求中,利用匠心、匠藝打造高品質住宅設計;最后,以人為本量體裁衣的為客戶或業主進行設計,滿足客戶需求。
案例以住宅室內設計課程為例,以某項目流程為基礎,將課程思政貫穿整個課程項目任務中。
四、實施成效
通過任務驅動和項目流程獲得住宅室內設計的信息,在此過程中體驗到住宅室內設計的發展與變遷,感受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發展之迅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通過團隊協作和企業仿真情景教學,發揚團隊協作精神,提升就業競爭力。
(一)完成教學目標。該課程的各個授課教師深入到課程改革中,教研室將住宅室內設計作為教學改革課程,并致力于建立示范課程的目標。
(二)教學滿意度高。該課程進行的思政內容得到了該專業師生的一致好評與肯定。在教師課程設計中重點突出實踐應用能力的轉化,學生積極參與企業設計工作的實踐活動中,95%以上的學生掌握了專業設計能力,綜合素質也得以提升,特別對就業走向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課堂實踐環節設置合理,實際企業項目的設計任務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潛力。課程通過住宅室內設計中的單身公寓、二居室、三居室和別墅設計四個任務完成住宅室內設計的主要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提升,并在設計過程中了解了企業實際設計的流程和內容,對實習和就業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黃燕萍. 《公共空間設計》課程思政對環境設計專業的滲透[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20).
[2]王 浩. 高職建筑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改革探索———以《住宅室內設計》課程為例[J]. 建材與裝飾,2020.07.
[3]王 磊.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途徑與策略———以高等院校“室內設計”課程為例[J]. 科教文匯,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