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霞
(利津縣工業和信息化局 山東東營 257400)
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共享經濟提供了發展空間。這一模式下,由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企業招聘、人員求職等大量人力資源信息在網絡平臺上得以廣泛傳播及優化,使得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發生改變。企業要想適應共享經濟時代的發展,就必須順應形勢,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方式,采取合理措施,將人力資源管理關注的焦點逐漸由“為我所有”向“為我所用”轉變。
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被共享平臺廣泛應用于人力資源的數據獲取、分析,使得勞動者、用人單位能輕松獲得海量信息,選擇空間大大增加[1]。平臺也可通過一鍵獲取資源提供者資料信息、服務水平等,對資源提供者做出準確、客觀地判斷,從而評定其等級,并對其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同時,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結算平臺的興起,也為市場化績效考核方式提供了便利,資源提供者和服務接受者之間的資金流動安全可靠。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多為合同制,企業與職工通過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共享經濟背景下,除了負責維護平臺正常運轉的工作人員外,閑置資源擁有者可自主注冊共享平臺,兼職獲得一定的額外收入[2]。這種模式下任何符合條件的資源擁有者均可注冊平臺,人力資源逐漸泛化。也就是說,理論上企業幾乎可以使勞動力市場中的所有人力資源為自己所用,而個人也可以為所有企業提供所需要的服務。基于平臺建立的這種半契約關系,不如固定員工與企業間的關系穩定,使得人員流動較大。
共享經濟背景下,目標考核法不再適用,逐步演變為以顧客評價為主要方式的市場化考核。共享平臺企業直接將員工績效交由市場決定,客戶直接在網上對資源提供者進行滿意度評價,平臺再根據客戶反饋核定資源提供者的等級,并在網絡上直接結算資源提供者的薪酬、獎金等[3]。有助于資源提供者根據顧客評價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但是,這種評價往往受很多主觀因素影響,缺乏一定的規范,容易造成不公平現象。
不管是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還是共享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本都是優先資源。而共享經濟下,選擇人才打破了空間、信息等限制,選擇空間增大。這種模式下,不要求員工有非常高的專業化程度,而是要求員工在短期培訓后可迅速上崗,有利于挖掘員工的潛在價值,迅速為企業帶來收益[4]。但是,這部分員工對企業文化認同與歸屬感較差,不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
企業要將人力資源管理關注的焦點逐漸由“為我所有”向“為我所用”轉變,改變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對求職者甄選、培訓、績效等環節繁多的現狀,善于運用高度發達的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綜合考慮企業長期、短期用人需求,用最短的時間尋找最合適的人才,提升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時,將企業員工的晉升渠道、薪酬等相關標準放在網上,為員工晉升提供參考,也要利用線上平臺對員工進行相關培訓和測評,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另外還要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術對員工實行網絡化管理,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員工內部問題并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才能人盡其用,實現企業收益最大化。因此,建立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HRSSC),是企業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正確選擇。各企業間加強溝通聯系,搭建完善的HRSSC,共享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員工的資質條件等。這種模式下,企業將尋找、甄別人力資源工作實行“云外包”等方式委托給HRSSC,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只需在充分了解本企業用人需求的情況下,發布用人需求信息,很快就會獲得HRSSC的反饋,且數據精準、安全,篩選、甄別環節變得簡單,節約了人力資源成本,實現了人才在企業間合理有效的流動。
打破傳統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堅持市場導向,采取電子化、多樣化、靈活的績效考核方式是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必然趨勢。建立符合共享經濟特點的市場化的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在完成共享經濟行為后,由服務體驗者直接對服務提供者進行評價,并且將評價與服務提供者的后續經濟行為直接掛鉤,從而真正實現供需雙方的市場化對接[5]。細化考核標準,對員工進行技術、能力和個人素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測評,并在考核過程中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另外,企業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外部利益相關者和顧客之間的互評機制,實現互相評價、直接結算等功能,倒逼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即資源提供者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
共享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泛化,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這就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利用文化統一企業外部利益相關者和企業內部人員的精神,使他們自覺、自愿服從企業文化,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具體來說,要立足長遠,制定完善的職工培訓計劃體系,囊括企業歷史、企業理念、企業目標等,對員工進行規范化的培訓,爭取打造企業特色服務,以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和組織認同感,繼而達到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效果。
共享經濟背景下,由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企業員工雇傭方式、績效考評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若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一成不變,將會限制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必須順應經濟大勢,明確共享經濟帶來的機遇以及挑戰,結合企業自身需求制定人力資源發展規劃,并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堅持技術引領、平臺引領、市場引領、文化引領,才能善用共享經濟帶來的效益,充分發揮人才價值,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使人力資源管理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