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起高
(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東蘭鎮林業站 廣西河池 547400)
油茶是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的一種木本油料樹種,在很多山區位置和低山丘陵地帶被普遍種植。其本身的油茶果實所榨取出的油茶是一種保健性較高的食用油,本身的風味較佳,經常地使用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之中的膽固醇含量。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于油茶產業的關注度逐漸增大,同時將油茶產業作為改善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通過有效的實踐論證可知,在當前油茶幼林生長的中資源里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全面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優化勞動成本,推動油茶幼林生長的高質量發展。
為了更好地提升耕地種植質量,實現油茶幼林生長利益最大化,在不同的套種方式基礎上,首先要對植被環境作出專項的選擇,尤其對于油茶幼林要進行適當的選擇[1]。在種植地理位置選擇的過程中應當選擇海拔800m以下、相對高200m以下、坡度25°以下的中、厚層酸性黃壤或紅壤,pH值4~6.5,交通便利、社會環境良好的區域,因為不同的區域環境對油茶幼林生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套種方式的實踐也有著一定的制約。
油茶的苗木在選擇的過程中應當使用三年生牙砧嫁接大杯容器苗,在種植的過程中一般需要選擇“岑軟3號”,配栽品種為“岑軟2號”,山茶花苗木采用二年生扦插容器苗,栽培品種“赤丹”。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應當對油茶種植環境中的密度進行全面的控制,保證行距為2.5m×3.7m,每667m2控制在72株;山茶按照株行距2.0m×3.2m帶內、帶外與油茶錯株種植,每667m2種植山茶花200株。
在進行油茶幼林種植的過程中所有的林地區域范圍內應當有一定的雜灌和殘林,同時基礎的伐樁應當控制在10cm以下。煉山防火帶寬要求20m,危險地段25m。要求所有的底邊應當控制在一定位置,沒有燃燒完成的位置應當重新歸堆燃燒。在進行設計規劃的過程中,要求應當按照種植的水平位置對整個油茶幼林的套種環境進行梳理,去報地形變化穩定,同時套種的位置應當始終保證在3.7m,梯帶寬2.5m,靠內墻1m寬低于種植帶5cm。套種的位置應當按要求進行種植放置。
在實施種植之后,當土壤環境質量符合標準之后,在定植位置的中心店開穴,然后將底部壓實,然后將營養杯之中的塑料處理完之后放置穴中。填回表土之后將周圍踩實,禁止踩踏到營養土上,然后覆蓋一層松土,在完成造林之后的數天之內進行觀察,以保證種植質量,同時進行適當的補植。油茶樹壽命長,適應性強,丘陵、山地、溝邊、路旁均能生長,不與糧、棉爭地。油茶不僅能綠化荒山,保持水土,同時是一種常綠闊葉樹,葉厚革質,且樹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帶的優良樹種。
按照既定地設計了理念,在實施挖掘種植的過程中,油茶坎的規格為60cm×40cm×30cm,山茶花坎規格(長×寬×深)為40cm×40cm×30cm。將有機復合肥作為基肥,1kg/株,均勻撒于坎底,回入表土,穴內泥土要求打碎、除去樹根和石塊,覆土要高出坎面3~5cm并使坎面平整外高內低。
在種植過程中應當保證種植區域為平整梯帶,同時在水平位置鋪設1m寬的地布,同時用泥土將外部壓實,避免被外力因素先開,同時中間部位應當留有空白,不能覆蓋到苗的主干位置,繼而影響苗木的生長。每年砍雜2次,全面砍草、修荒、砍芒及雜灌,所有草芒及雜灌根不得超過10cm。在相應的部位之中應當以樹兜作為核心,在1m見方內,鏟除雜草,同時用鏟土將周邊進行集中處理,使其成“雞窩型”。
每年施肥2次,第1~3年追無機復合肥0.5kg/株、追有機肥2.5kg/株;第4~5年追無機復合肥1.0kg/株、追有機肥5.0kg/株;沿樹冠投影內緣挖寬、深各30~40cm的弧形溝,將肥料施入、覆土,施肥時間為當年12月-翌年1月,在抽梢發葉前施有機肥;5-7月在春梢停止生長后施無機復合肥。追施葉面肥。每年2次,選用的肥料種類和濃度分別為尿素0.2%~0.3%、磷酸二氫鉀0.2%~0.3%、硼砂0.1%~0.2%,在新梢葉片展開至轉綠前混合噴施。
油茶幼林生長的套種修剪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和初春時節,在采收之后到春種之前,從上到下要將所有的枯死病枝進行集中處理,以避免蟲害的產生。修剪枝丫,主要是為了將其進行截斷,以防止其徒長,讓整個油茶出現矮化的情況,這種現象就要進行短截控制。減除交叉枝以及重疊枝,適當地對所有的材料進行修剪。對交叉重疊枝本身應該按照正常的方向進行修剪[2],再按照剪錯留稀,剪弱留強的原則進行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每一次的修剪強度不應過大,同時也要按照濃密情況進行重新修剪。樹冠下部和內膛適當重剪,樹冠上中部和外緣輕剪,生長勢弱重剪,生長勢旺的宜輕剪;修枝時要緊貼樹干,切口要光滑;整形修剪要與墾覆、施肥、間作和防治病蟲害等措施配合;對前3a的花蕾需要摘除不讓其掛果,維持樹體營養生長,加快樹冠成形;剪下的病蟲枝盡快搬出林外處理或燒毀,修剪后要及時除萌抹芽。
油茶本身就是南方獨有的樹種,本身的收益時間雖然較長,但是前期的付出也相對較多,油茶苗造林后第4~5年進入初產期、第6~8年才能進入盛產期,產生效益慢。因此油茶幼林期間套山茶花,能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同時,通過第4~5年出售山茶花,不但能全部收回前5a油茶林和山茶花培育投資成本,還能實現每667m2凈收益1.43萬元,為促進油茶產業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