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梅
(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南寧 530000)
現如今現代學徒制在職業院校中應用十分廣泛,其不僅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同時也是對技術的一種優化和改革,也更加符合社會和國家的需要。現代學徒制建立了雙向互動的師徒關系,將技術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并傳承。職業院校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視學徒關系,通過不同的方式構建完善的學習環境,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新的學習方式,為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技術和手段已經在教育行業有應用,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完善更是推進了教學改革,現代學徒制也在此背景下創新了模式和優化了發展方向。雖然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基礎的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還存在一定缺點,但經過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應有的潛力[1]。
為了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已成為必然要求,同時也更滿足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理念和特色。從2015年開始我國許多職業院校開始投入資金和人力,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截至2018年一共有20個資源庫建設完畢并投入使用當中。雖然教學資源庫的內容多樣且豐富,但是對資源庫的有效利用率遠遠達不到預計水平。能夠看出當前職業院校師生對專業教學資源庫作用和認知不足,資源質量無法保障,部分企業僅僅為了應對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而沒有將過多的資源投入建設中,對資源平臺的維護建設力度遠遠不夠,無法定期維護和更新數據資源。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資源庫的高效使用已經成為職業院校主要解決的主要難題[2]。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聯系的人才培養形式,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基礎能夠進一步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優秀人才,同時也推動教學資源的優化和革新,師生對資源的使用能力和搜索能力也將大大提升。有了教學資源庫的幫助,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模式定將更加完善和全面。
古代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系經過千百年不斷演變和發展成為了如今的現代學徒制,其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提高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更好地將書本知識和工作技能相貫通,為當前人才緊缺的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自上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家開始應用現代學徒制,學徒制也一度成為我國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有效手段。現代學徒制能夠保障校企合作的質量,并綜合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現代學徒制是當前職業院校選擇的有效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就業率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國外部分企業已經對現代學徒制制定了完善發展計劃,并通過法律加以維護,以提高執行能力。我國國家機關也重視該形式的實施,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提供了一定支持。現代學徒制具有在專業領域開展工學結合的特點,以學校為中心提高企業合作能力,解決了教師所掌握知識無法結合時代變化、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優化了學生掌握的學習知識無法和企業要求更好銜接的情況。創新和應用現代學徒制,對學生未來和企業發展都有重要意義[3]。
從必要性來看,我國從2010年始提出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理念,直到2015年正式開啟了相關建設和教學創新項目,并在實踐中成為最新的教學改革方式,更加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和標準。我國當前企業技術型人才需求量較大且專業種類繁多,企業需要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的加入才能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因此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基礎開展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是十分重要的[4]。
從可行性來看,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是為了提高學生將知識運用實際工作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便于教師利用資源推動課程進步,同時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因此資源庫需要具有資源充足、定位準確的特點,才能滿足多樣化學徒制管理的要求。使用專業教學庫能夠為現代學徒制創新提供優質且豐富的資源和信息,并以此為基礎針對學生能力和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在企業中通過現代學徒制實踐的學生,該平臺的建設更能夠為學生帶來便利和幫助[5]。
專業教學資源庫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滿足校企共建需求而建設,同時也對現代學徒制有所幫助,能夠針對學生能力、性格特點、教學計劃安排、企業培養計劃、多媒體微課制作等方面發揮作用。企業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充當重要角色,進行人才方案規劃時都需要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基礎,在規劃培養模式、實踐操作反饋等多方面進行應用。資源庫與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方向大體一致,只不過現代學徒制更加重視校企合作,以合作為基礎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因此現代學徒制的信息化教學可以以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基礎,并開展校企合作。
當前教學資源庫的平臺主要面向人群是學生、教師、合作企業以及社會其他有需求的人員。不同的群體都可以便捷操作,通過信息索引方式迅速找到所需資源。對于企業而言,能夠通過平臺發布人員需求標準和空缺信息,借助豐富的信息資源開展培訓活動。資源庫經過多年使用和技術人員不斷優化升級,在功能上更加貼近人性化特點且操作愈加便利,能有效地幫助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和創新,現代學徒制也能夠通過實踐對資源庫補充現有數據以外的實踐信息,二者能夠互相豐富,共同發展[6]。
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立為現代學徒制發現帶來了新的活力,在教學方面、校企合作、課程開發、協同管理等都有重要意義,企業作為參與其中的重要主體也運用資源庫平臺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加完善,便于將資源庫作為培養員工的重要手段,從而實現學校和企業共贏的目的。在以教學資源庫為基礎,創新現代學徒制管理過程中需要重視如下三方面。
現代學徒制是雙向的人才培養形式,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通過學校的介紹在企業中實習,從而提高操作能力和對書本知識的運用能力。所以課程的制定需要結合企業的標準和需求,重視崗位對技術能力標準,以此為基礎對工作課程系統化制定[7]。
不同專業課需要使用的教學手段和資源都有所差異,例如在偏向基礎理論的課程中,使用教學資源庫獲得的資源則以測試、多媒體觀看微課、教師講解重難點為主,能夠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自主復習。學徒崗位安排的課程則需要以實際操作為出發點,包括模擬演練、觀看實操視頻、規章制度安全守則掌握等,便于學生正式工作時能夠對工作內容有所熟悉。
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模式需要同時兼顧兩個教學場地和教學隊伍,因此對學校和企業而言管理難度較大。通過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就能夠更好地解決存在問題。
一方面,負責學校授課的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資源庫在線上和線下同時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習慣,更好地激發學生能力。以往傳統的實踐方式是需要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到企業參觀和學習,觀察工作崗位的工作情況,或者通過教師操作有限的設備,學生進行學習和觀摩。現如今在信息化時代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資源平臺播放操作視頻或直播連線,甚至使用VR、AR技術進行全真模擬演練,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資源,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所需技能。
另一方面負責實踐課程的教師也能夠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條件。如在實習過程中學生對理論知識運用不足,可以引導學生在資源庫中找到該環節相對應的視頻課程加深印象。部分技術難題教師一時間無法解決時也可以通過資源庫平臺進行連線,和其他教師共同商討和解決。部分知識需要學生在企業中才能分析透徹,此時可以先提供相關視頻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在企業中教師再對其進行解答,能夠大幅度優化教學流程并提高教學質量[8]。
最后部分學生如果在學校期間無法完成學校規定的學習內容,如英語課程、高數、思修等,可以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上進行學習,能夠為學生補課提供一定的便利。
因此充分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在現在學徒制教學中,對師生和企業都有重要意義和幫助。
現代學徒制一種符合信息化時代要求并擁有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和企業二者都需要共同協作,互幫互助。因此在人才培養計劃和使用的時間成本上都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傳統的校企聯合是通過雙方管理人員共同制定最佳人才培養計劃,同時保持對接工作和定期溝通學生情況。但是這種方式可能出現學校和企業各自負責一部分內容的情況,雖然中間有工作人員溝通和連接,但彼此之間的信息互換和行動有效性將會存在一定欠缺[9]。
信息化時代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為校企合作提供了統一管理的平臺,對傳統的合作方式有了極大的改變。如通過使用專業教學資源庫能夠加強學生管理和課程設計。通過使用資源平臺可以在不同的課程下都設置可以討論的區域,學校和企業可以安排相關教師和工作人員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指導學生復習和預習,學校和企業也能夠了解學生學習和技術掌握情況,以此來修正教育計劃,在學生頂崗實習時企業教師也能更加有針對性授課。同時學校教師也能通過互聯網實時知道學生在企業實習情況。部分企業教師對實踐技術操作更加熟練,而理論知識和教學方式則學校教師更有優勢,所以學校教師在線上提供一定的指導,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根據學習情況也能夠幫助學校教師優化教學內容[10]。
通過專業教學資源庫能夠為學校教師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學校教師不用經常來到企業考核學生學習情況和管理,通過教學資源平臺,學生也能夠了解學校活動和頂崗實習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和實踐。
實踐發現,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且高效的人才培養形式,能夠培養優秀且全面的技術型人才。這一培養模式當前在我國還處于發展和探索階段,所出現的問題不僅包括國家支持和援助不足、校企合作難以更好溝通,同時也有兩個教學環境和兩組教師隊伍帶來的校企合作困難的問題。因此需要專業教學資源庫的運用進行解決。專業教學資源庫能夠推進校企合作進度,同時也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需求,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互聯網時代下更能夠提高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和創新,并為人才的培養帶來發展的契機。信息資源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都有所幫助,同時也極大地提高校企合作效率和質量,不僅減少管理時間,同時也為企業和學校的教師減輕了工作量,國家也需要投入資金用來對資源平臺定期維護和更新,為社會人才培養提供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