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冰穎
(柳州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柳州 545000)
幼師職業認同感主要是對幼兒教育行業的一種認可,這直接關系著我國幼兒教師隊伍質量高低以及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如果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較差,那么很有可能會影響他們日后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不認真、不積極等懈怠心理。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并將其落實在各種教育行為之中。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認同感主要包含了四個方面,即對幼師職業的認知、情感、意志以及行為四個方面。
很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并不能深刻認識到自己所選專業的重要程度,也沒有刻意去培養自身良好的職業認同感。很多學生在入學初期選擇專業的時候存在著一定的盲目從眾心理。當前大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但是在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方面存在著很大的職業缺口,因此,許多教師會盲目選擇學前教育這個行業。有的學生甚至在父母的安排下選擇了該專業,其內心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熱愛程度并不高。這種沒有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對于學前教育的認知,不利于職業認知的形成[1]。
在入學初期,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對于學前教育專業都持有一個比較積極的狀態,對于未來的發展也構建了一個基本的方向。但是對著學生對于該專業的認知不斷提升,會發現本專業與自己預期的效果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尤其是在面臨就業以及考研等多重壓力之下,學生對于本專業的親密度將會降低,其學習的自信心將受到嚴重的打擊,對于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情感日益削弱。
高職院校學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缺乏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強大的意志力,具體表現在學習成績不佳的時候會產生懈怠心理,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加之職業院校本身的學習氛圍較差,這就導致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少,學習效率較低,這說明學生的職業意志較弱。
在學前教育專業,很多學生對于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并非是從內心給予認可和喜歡的。對于幼兒身上各種不良的性格以及行為存在著較大的抵制心理。尤其是在進入工作崗位以后,與幼兒溝通存在很大的難度。在開展幼兒教學活動的時候,缺乏與同事合作共處的意識,與幼兒家長的關系也不和諧,這些對于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來講都被稱之為不良的職業行為。
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首先需要從認知的角度去鍛煉學生,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根據他們的愛好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專業,而非局限于學前教育這一個專業之中。一旦學生確定了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那么教師就應該向學生普及學前教育專業的價值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幫助學生們從多元化,全方面的角度去了解幼師這個職業。同時,學校還可以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開展交流會,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了解在職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認清本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然后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從而幫助他們職業認同感的養成[2]。
在學前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本專業的支持力度和積極性,不斷完成課程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教學模式,采用一些全新的教學手段,諸如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就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建立相關聯的社團,組織一系列的課外社團活動,提高學生對于幼兒教師的認知,并且通過社區支教的方式,讓學生深化對于幼兒教師的了解,從而其職業認同感。
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僅教學目標中的一部分,更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重要組成。在培養學生職業認同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科建設,讓學生認識到幼兒教師這一職業的價值,提高他們對于幼兒教師的重視程度。同時,學校還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們開展幼兒教師的實踐活動,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加強學前專業學生與孩子們的情感,強化他們的職業認同感以及職業自豪感,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質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