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悅
(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學 安徽合肥 230088)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學校不得不推遲開學,采用了線上教學的方式。線上教學在近些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目前對于大多數師生而言,仍然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方式,不管是學生和老師,都對此缺乏經驗。尤其是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廣大師生對此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準備。
作為一名高一班主任,我除了完成與自己學科相關的教學任務外,還要完成相應的線上管理工作。線上學習中,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按時參與課堂學習,也能夠按時完成作業并提交。但與此同時,也有少數同學總是會出現在我統計的作業未交名單中,線上課堂學習也常常遲到甚至不參加。有個女生的情況尤為嚴重,平時在學校表現良好的她,在線上學習一段時間后,出現經常未能按時提交作業的情況。雖然在發現這種情況后,我第一時間與其進行了溝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情況并沒有好轉,甚至幾乎每門課的作業她都未能按時完成,也常常不按時上課,在進一步與其溝通中,發現當我聯系她時她的態度非常消極,對于學習缺乏動力甚至存在自我放棄的想法。
該學生一開始一兩門課沒有按時上課,部分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在了解到這樣的狀況后,我第一時間聯系她了解情況。在通過即時聊天工具跟她聯系后,她給我的回復是她不小心睡覺睡過了,之后會把作業補上。我覺得她這樣的回答也可以理解,于是督促她抓緊時間及時補齊,她也爽快地答應了。接下來的幾天里,她的表現也基本可以達到要求。但沒過多久,她又出現了類似的問題,而我再次聯系她時,她已經不回復消息。
我決定電話聯系她詢問情況,她表明自己自制力差,居家學習沒有老師在身邊監督,也沒有同學一起學習,自己一個人學不下去。在看到我的消息后,因為沒有完成和我之前的承諾而不知如何回答,選擇不回復。聽完了她的解釋,我覺得她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便告訴她相信她能自主克服,她承諾自己會將之前遺漏的學習內容補齊。
但是實際的結果并不如人意,她仍然出現跟之前一樣的情況,并且在我們電話交流的時候選擇轉移話題,表現自己已經對自己線上學習失去信心,同時也表現出了逃避交流的狀態。
我電話聯系了她的家長,得知這個女生平時和自己弟弟待在家里,白天父母都在外工作,晚上八九點鐘左右才能到家,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監督,只能全憑孩子自覺。父母對于孩子的學習基本沒有管控,同時該學生在家還需要照顧自己的弟弟。在線上教育的環境下,該學生由于缺乏老師和家長直接的監督,其自制力差的缺點被無限放大。并且居家學習讓其難以感受到學習氛圍,也喪失了與同學共同學習、互相激勵和競爭的環境,便逐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貪圖玩樂。她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試圖做出改變,但是仍然因為自己自身的自制力問題以及害怕班主任的批評而逃避問題。
我決定再次給孩子打電話,電話里的她仍然試圖逃避問題。我提議開視頻聊一聊,兩個人面對面直接交流。在視頻聊天的過程中,我和她都能直接看到對方的表情,她看到我其實并沒有指責她的意思,而是想真心幫助她的時候,我能明顯感受到她從一開始的不信任轉變成開始袒露自己的心聲,她表示對自己非常失望,但又覺得無法約束自己而感到無奈,并且懷念學校的學習生活以及與同學一起學習的環境。通過感受她的情緒變化,我對其進行了長時間的心理疏導,并與她一起分析了問題。
為了幫助她克服困難,我組建了一個在線自習室,讓好幾個有相似問題的同學晚上通過視頻的方式一起自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在班級實行了每天上午早讀打卡的活動,鼓勵她積極參加。此后,我也不定期與其進行視頻聊天,對其心理進行持續疏導,她的狀態有了明顯的好轉,能夠按時參加線上自習室,早讀每周也會參加幾次,也更愿意和我溝通了線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學生本人自制力弱。在缺乏老師的直接監督后,該學生面對線上的娛樂活動,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平衡好學習和娛樂,本人對于自己的目標也十分模糊,由于客觀原因,家長也沒有辦法陪伴其學習。
學生居家學習缺乏學習氛圍。與課堂中的學習有所不同的是,線上課堂沒有辦法讓學生學習時能看到自己的同伴的狀態。這個在學校表現良好的女生在家學習時不僅沒有家人的陪伴,也沒有老師同學的陪伴,長期以往,造成難以堅持學習。
線上教育教學中老師很難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并作出及時有效的應對。雖然我在看到該學生的作業和課堂情況后盡可能及時地聯系了她,但只能從她的主觀陳述中判斷她的學習狀態,而不能進行及時客觀的了解,從而容易造成誤判,并讓問題逐漸嚴重化。
一對一的視頻聊天更有利于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傳統的語音聊天不同的是,視頻聊天能夠看到一個人的表情和狀態,也更能展現一個人真實的想法,從而讓溝通更為高效。當該學生通過屏幕看見我的表情,她能明白我其實不是責備而是關心,想要幫助她解決當下的問題,她也就不會通過說謊或者其他方式來進行搪塞,我們彼此都能更好的進行表達并且理解對方。一對一的方式也能讓彼此的關注能夠更好地集中在對方身上,類似于心理咨詢中的模式,從而也盡可能讓溝通的效果最大化。
線上自習室可以督促部分自制力薄弱的同學學習,同時也可以創造一個大家一起努力的環境。我班線上自習室一共8 位同學,有幾位是之前總是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的同學,有幾位是主動加入的同學,每晚2 個小時,大家打開攝像頭,互相監督也相互陪伴,可以幫助自制力薄弱以及缺乏監督的同學融入到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增添了學習動力。
早讀打卡的活動全員參與,增加班級凝聚力。早讀打卡活動是鼓勵全班同學參與的活動,所有參與的同學都能看到他人的打卡記錄。堅持一周的同學也會收到我個性定制的獎狀,這樣的活動也可以激勵同學們養成早讀的好習慣,從而能夠進一步規范自己的作息。該學生最終也做到了堅持一周,也收獲了我制作的獎狀,雖然只是小小的鼓勵,但也讓該學生有了一定堅持的動力。
與線下教育不同的是,我們沒有辦法觀察到學生的一言一行,更沒有辦法直接與學生面對面溝通。作為老師如何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與自己溝通,如何通過溝通準確判斷學生的狀態,方法與策略的選用會直接影響到溝通的質量和效果。在我的案例中,我選擇與學生視頻從而模擬面對面的情景,這樣的方法在后面的結果中證明是有著一定效果的。除此之外,我們也需要不斷的探索嘗試更多的方法以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線上教育所缺乏的不僅僅是老師的監督,同學之間聯系的缺乏也會影響到學生個體的行為表現。案例中的女生在沒有同伴在旁的情況下,逐漸縱容自己的行為,并最終沉迷玩樂。同時,在意識到自己行為問題時,她不知道其實還有其他同學也有與她類似的自制力方面和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對自己的行為感覺到愧疚但僅憑自己本人之力又不能及時找到解決方法。在開展線上教育時,也應該創造機會讓學生們之間可以進行多方面的交流。早讀打卡和線上自習室都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聯系的橋梁,從而讓同伴效應在線上學習中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線上教育的開放性就讓學生對于電子設備等無法保持絕對的不接觸,在缺乏家長管控的情況下,部分學生學習和娛樂之間不能做到合理的安排,引發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自然需要解決,但是作為老師,也要轉變思路,認識到線上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區別。理解學生在線上教育的開放環境下面臨著更多的誘惑和選擇,先理解,后解決,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娛樂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平衡。
在獨特的線上教育環境中,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家長們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同樣,線上教育也給我們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靈感,教育基于理解和交流,我們都在不斷探索中為了孩子們的未來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