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花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職業技術學校 甘肅甘南 7474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教育部也越來越重視對國家職業教育的改革,在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國的高校要想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就必須要走素質教育發展的道路,致力于提升教師隊伍教學水平,培養更加高素質的人才才是高校辦學的重要目標。在職校思政課教學當中,也需要一批就高水平的思政課任課老師,才能揮更好地向學生傳達政治理念,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努力學習,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對于職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對這個世界雖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是由于還沒有接觸社會,三觀也不是非常地成熟,抵抗外界誘惑的能力比較差,也非常容易受到影響。而對于職校思政課的老師來說,讓學生學會抵制誘惑,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正確的三觀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只有提升自身的思政教學能力,摸清教材中的所有思政知識,并且善于利用課本知識與社會事件有機結合,才能夠讓學生能夠辯證地認識世界,客觀地思考問題,養成正確的道德觀。
在現階段的職校思政課教學中,很多老師由于能力不達標,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氛圍枯燥,再加上思政課理論知識點較多,學生記憶起來非常吃力,因此很容易出現厭學情緒,影響了課堂效率的提升。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提升職校思政課老師的教學能力就顯得十分重要,畢竟,好的老師是學生成功路上的引路人。不僅如此,提升思政課老師的教學能力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接受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改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效提升思政課老師的教學能力,不僅使老師們的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思政教學水平也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對于部分職校來說,他們不僅不重視學生思政課的學習,而且忽視了對思政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1]另外,很多職校以學歷作為評判教師教學能力好壞的重要標準,認為老師的教學能力都可以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慢慢培養出來,再加上教師培訓較少,有的思政老師即使想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也沒有辦法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思政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教學內容的枯燥,教學順序的雜亂無章,長此以往,學生在老師單一“講授式”教學的氛圍中,喪失了對思政理論學習的興趣。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職校思政老師沒有辦法擺脫一直以來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的束縛,依賴傳統教學方法,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只能讓學生通過單一、機械化性的背誦來記憶思政知識。更嚴重的是,部分老師在課堂上完全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互動,由于教學時間有限,在課堂上,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教學內容,來不及思考。
職校思政老師們由于教學能力有限,忽視了對學習水平和學習特點的研究,因此教學任務不明確,教學進度無法順利進行。有些學生在學習思政知識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問題,也沒有辦法及時得到老師的幫助,因此學習效果并不是很好。而這些問題的出現,也直接導致了教學水平的下降,阻礙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提升職校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加強對他們的教學培訓,[2]尤其是技能培訓。具體來說,首先,學校方面必須要多方面地對職校思政教師們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進行評價,包括:知識掌握程度、教學方法、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等,多方面地分析每個思政教師在教學技能上的短板,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另外,相關部門也要在了解本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為本校思政教師的培訓提供資金及資源等方面的支持,在了解不同思政老師教學特點的基礎上,為他們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式。
當然,在培訓的不同階段,培訓的內容和理念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對老師的培訓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入職之前的培訓、入職初期的培訓和教學過程中的定期培訓,在這三個階段的培訓過程中,所有參與培訓的思政課老師都要在專業培訓人員的帶領下進行培訓,認真學習培訓理論和實踐理論。在此過程中,為了提升思政課老師的教學技能,培訓人員可以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讓思政老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為了有效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授課水平和培訓效果,相關培訓人員還要定期對教師的講課進行評價,并對其教學內容提出積極的建議。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為了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思政老師們必須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首先,思政課老師要意識到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對學生學習思政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其次,老師還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模式來進行授課。最后,老師還必須要改變灌輸式的教學形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來促進學生思政知識的學習。比如,老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為學生布置一些記憶任務,發揮相互監督、相互檢查的作用;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思政知識其實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老師要充分利用先進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比如,有的職校為了引導學生“講文明,懂禮儀”,會在校園內舉辦一些關于文明禮儀知識的訪談和宣傳活動。職校思政課教學內容中也有許多關于文明禮儀的知識,老師要善于結合書本知識和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文明在交際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思政老師可以尋求校內思政部的幫助,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和“雷鋒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助人為樂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在職校思政教學的過程當中,思政老師要想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必須要明確學生的學習任務,使自己的教學環節變得更加清晰、明朗,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一個質的飛躍。[3]要想改變現階段的職校思政教育的局面,老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為了提升學生個人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老師除了要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還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要想做到這一點,老師要積極地向其他優秀骨干教師進行學習,吸收現代教育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另外,老師也可以積極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對老師講課的想法,積極吸收學生們的反饋意見,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除此之外,老師不僅要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還必須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樹立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滲透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都能夠樹立起為祖國而讀書的偉大愿景。
一個好的思政課老師除了能夠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而這也是評判思政課老師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來說,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就越強。因此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利用自己學習的技能知識,善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研究,在一步又一步的問題解決中,逐步提升思政老師們的教學能力,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自信。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職校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除了要加強對教師的技能培訓之外,還要對教師的學習提供支持,才能夠更好地為教師的自我提升保駕護航。老師也要不斷地學習思政知識,著力于提升自身的教學技能和個人素養,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學習先進教學理念,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培養一批又一批專業素養過硬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