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棟
(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中等職業學校 河南洛陽 471500)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下重要的一環,對國家教育戰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職教育不僅培養應用型人才,也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以更好地適應當前嚴峻、多變的市場新環境。數學教育作為中職教學的重要部分,其作用日益明顯。新時期,數學教育不管是教學方法還是教育理念都需要改變。如傳統教學下數學內容銜接問題、數學輔助工具作用等體現得都不夠充分,應該因地制宜地去嘗試改革、創新,與學生專業所契合,重理論,也重技能實踐,這樣才能有目標、有方向地前進,解決目前中職數學難題,加快學生的發展。
對于我國中職教育而言,中職學校采購的教材一直是由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籌劃購買,這種教材存在一刀切的問題,無法滿足中職多元化專業教學需要。針對教材而言,存在著大綱要求、教學目標要求與中職教學目標脫節的問題,難以與專業內容形成優勢互補關系,缺乏有效的布局與針對性,使得數學教育存在感并不強烈。加上,目前我國不少中職學校缺乏比較系統完善的教學專業教學目標規劃,導致很多中職學校在數學安排、設置上大相徑庭,甚至套用一套教學流程與教學方案,這導致整個教學缺乏規范性與科學性,難以發揮教育的目標,導致教學思想與本位思想落在落差,缺乏清晰的規劃路線。
中職數學教育是目前中職教育階段最為普遍的學科之一,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并不重視數學教育,甚至覺得其可有可無,只是覺得是任意開設的素質教育學科。其實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數學教育作為一門基礎輔助性學科,在任意專業領域有著不同的作用,很多學生為能夠明確數學工具的作用,對其定義不夠充分,理解不夠全面,因此既達不到教育目標,也難以輔助教學,發揮工具輔導作用。
目前的中職教育改革相對較慢,由于中職教學教育條件與設施情況存在比較大的差別,這也導致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理念與形式存在區別。總體上而言,我國不少中職學校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形式單一、教育目的性不強、教學氛圍枯燥等問題。學生們普遍缺乏對數學的興趣,排斥心理明顯,教師也存在應付性問題,導致整堂數學教育缺乏合理的布局規劃與目標定制,難以發揮數學的教育效果。
中職教育的問題在近些年來備受社會詬病,如中職教育選材目標定位不明確問題、專業化、目標性設置不全面、規范性問題等,都需要中職教育作出改革,走出過去落后的教育思想。要實現中職數學教育創新,應該遵循規范化教育要求,實施目標性教育,體現出數學教育的輔助工具性價值以及崗位專業性價值,才能脫離傳統教育理念、思想的束縛,增強數學教育的專業性、導向性教育作用。過去的中職數學課堂常常是氣氛不活躍,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新時期我國教育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變化,新的教育理念,素質教育要求深入人心,因此中職教育應該緊跟新時期教育要求,實施大刀闊斧的改造。中職學校要有明確的專業導向性意識,清晰自身教學定位,人才發展定位,在選擇教材上有取有舍,形成以專業為導向的數學教育模式。同時傳統的數學注重理論基礎教學,而現代教育應該在重理論的基礎上延伸,增加以專業為導向的數學實踐技能創新內容,以凸顯數學教育的專業導向性特征。數學教育還應該細化,不斷強調其工具性特征,以數學的思維來解決專業性問題,循循善誘,逐步引導,讓學生正確地看待數學、認識數學,并明確數學的重要性,從而在專業教學中靈活地貫穿的數學教育內容,有效地開發學生思維,轉被動為主動,推動中職教育發展。
經過我對學校學生走訪調查發現,中職教育中不少學生存在對自身專業不感冒、缺乏興趣等問題,很多學生選擇專業存在盲目性、父母誘導性問題。這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興趣,在學習、生活中缺乏信心,發揮的學習效果并不夠深入,甚至不少學生存在厭學情緒。其中對于數學教育的厭學情緒也尤為明顯,而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初中數學引發,帶到中職教育,這種影響力依然不減。中職數學教育與普通高中數學定位有明確的區別,因此中職教育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定位。教師應該注重實踐與技能教育特征,把握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對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嘗試多種教學形式,注重興趣的引導與思維的啟發。尤其是數學教育存在復雜性特性,一些特殊的內容應該注重細節,仔細推敲數學公式、定律,以滿足學生學以致用的目標,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熱情,起到推動學生發展的目的。
對于中職數學教育,合理、有效的評價體系能發揮教育價值,突出學生興趣,使得數學教育教學更完善,也更具體。借助評價,教師對數學目標進行優化設置,并在教學形式、理念上尋求突破與創新。同時數學評價也應該關注對學生興趣、基礎掌握、專業技能等內容的評價,使得評價更充分,公平、客觀,更好地加快學生發展。
中職數學教師一定要不斷汲取先進教學理念,巧妙處理工具課和專業課的關系,促進兩者的相輔相成、互相支撐,持續孵化中職數學教改更有戰斗力的新思路,以指導課堂實踐,服務專業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