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雁 楊 杉 王新蘭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交互式教學是在宏觀教學情景下,利用教學平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圍繞某一個問題或課題進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動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藥理學課程教學中,實施交互式教學模式,可以轉變教師、學生在課程中的定位,學生能握緊學習主動權;其次依托藥理學課程利用生成性資源,使教師能在掌握學習規律、學習需要、學習動態基礎上加強交互式教學規劃,為學生有效學習藥理學知識提供條件。基于此,為推動高職院校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基于交互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交互式教學模式最大的亮點是學生獨立學習、主動提問、歸納總結,但這一切均建立在學生對藥理學課程中的內容了解充分的前提下,否則學生會出現盲目提問、迷失學習方向、思考偏離正軌等消極現象。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互動之前應做好藥理學課程深耕工作,理解課程內容,明確教育目的,找到交互方法,使基于交互式的藥理學教學事半功倍,在交互式教學中能完成本課程的育人任務。
交互式教學模式督促教師調整站位,使學生能在藥理學的學習中表現更為主動,這就要求教師能對學情有深入地分析,能依據學段教學實踐,保障基于交互式的藥理學課程教學始終尊重學情,避免課程內容過難、過于單調,學生不會、不想、不樂于交互。學情不斷變化,客觀反饋教學成效,圍繞學情開展的交互式藥理學教學活動亦需積極調適,重視學習反饋,解決藥理學育人問題,以免降低教師、學生互動效率,這就要求教師能動態分析學情,確保學生始終能參與到基于交互式教學模式的藥理學課程育人活動中。
學生思維活躍,這對交互式教學模式下的藥理學課程來講利弊兼有,其弊端在于學生很可能受發散思維影響,被其他與課程無關的內容吸引,背離教育軌道,師生交互斷裂,降低藥理學課程教學質量。基于此,高職教師要善于引導,指導學生對藥理學課程內容的理解更為深刻,例如可通過設問、追問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互動,確保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藥理學課程上,繼而提高交互式藥理學教學質量[1]。
首先,教師應扮演“指引者”角色,將藥理學課程教學活動中的“主角”讓給學生,通過教學設計給學生思考、探究、提問、歸納充足的時間,根據學生給出的反饋拋出交互話題,強調育人為本,使學生能對藥理學課程的學習保有熱情,為持續加強師生交互奠定基礎;其次,教師要轉變評價思想,一方面公正客觀,不在學生之間做比較,另一方面及時有效,旨在做到“以評促學”。評價是交互式教學有力舉措,部分教師因評價用語、評價方法等方面存在問題無法在藥理學課程中發揮交互式育人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可以積極改變評價思想,尤其重視激勵性評價,使學生能對交流互動抱有信心,在交際中消除恐懼感并能有獲得感。最后,教師需在基于交互式的藥理學課程教學中引入信息化育人思想,為視頻、音頻、圖片、前沿資訊等媒介點燃學生交互熱情、激活學生交互思維、拓寬學生交互視野提供有利條件。
基于交互式的藥理學課程教學利于育人模式創新,相關新模式要繼續突出交互式教學特征及價值,在此基礎上提高藥理學課程育人質量。例如,教師可推行“小組合作+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分析學情前提下實施“組內異質”原則根據學生人數均衡劃分藥理學合作學習小組,通常情況下以4--6人為基準,以免組內成員過少“生生交互”氣氛不熱烈。用“組內異質”的方式分組其目的是建立交互式藥理學合作探究生態圈,確保組內所提問題及解題思路更加多元,學生之間可創建“學習支架”,相互支撐并學習共進。再如,教師可推行“任務驅動+交互式教學”模式,依據藥理學課程內容設計任務,如“為案例中的患者怎樣搭配降壓藥才合理”等,使教師與學生交流活動目的明確、場景具體、問題清晰,避免雙方交互脫節。與僅圍繞課程內容進行交互式教學相比,教師回歸臨床設計生動、有趣、典型的案例作為交互式任務更能吸引學生,指引學生帶入臨床見習經歷,拉近學生與藥理學的距離,在交互中更加主動,能根據案例內容合理做出假設,靈活運用藥理學知識,師生交互始終同軌,利于教師在生成性育人內容支持下圍繞學情講解理論知識,提高教學效率,繼而通過豐富交互式藥理學課程教學手段助推育人活動良性發展。
交互式教學模式對藥理學課程內容提出更高要求,不僅需要理論扎實,還需具有指引學生交流互動、溝通探討、質疑論證、總結歸納的功能,這就需要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課程開發,使交互式藥理學教學效果得以優化:第一,課程內容需與學生交互式學習規律、能力多元發展需要、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立德樹人等教育方針吻合,課程適度開發,避免背離實際;第二,課程開發要時代性及科學性兼顧,引入更多藥理學領域的前沿內容,同時這些內容要論證充分、基礎牢固、規范科學,避免將還不成熟的內容設為師生交互問題或案例,以免誤導學生,可見藥理學課程并非越新越好;第三,通過課程開發為現代教育技術以及資源的引用疏通渠道,如大數據、云計算等,助力教師用新媒體抓住學生眼球,引導學生交互,還能將IT技術變成學生交互式藥理學學習工具,繼而推動交互式藥理學教學活動向著信息化方向變革[2]。
立足于藥學專業建設,從課程體系的整體角度出發,依據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考慮到交互式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此為由整合藥理學課程資源,優化結構,精選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整合為“總論”“外周神經系統藥理”“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心血管系統藥理”“內臟系統藥理”“內分泌系統藥理”“化學治療藥物”等7個模塊構建教學資源庫,增加初級藥師、執業藥師等考試內容,突出職業特點,注重實踐應用,形成課程特色。
強化學生在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線上線下交互式教學模式,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課前:教師利用超星學習平臺搭建藥理學課程,為學生在線自學和進行師生互動提供條件。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在超星學習平臺上發布學習任務單、教學講義內容、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明確學習目標;學生在學習任務單的引導下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形式總結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并形成問題,準備在課中與教師討論、答疑。
2.課中:教師溫故知新導入新課,根據教學目標,講解重點和難點內容。并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適宜教學活動并實施,如查找相關資料、案例分析、問題討論、答疑解惑、在線課堂測試等,教師通過這種交互式教學模式,進一步鞏固學習的重點知識,達成藥理學的育人目標。
3.課后:學生在藥理學在線課程資源的引導下,進一步自主學習,完成課堂作業、課后知識檢測。在超星學習平臺上,師生還能在線圍繞藥理學課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繼而在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交互式教學中提高藥理學課程育人質量[3]。同時,教師根據線上線下學習效果和問卷調查,進行課后反思,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通過對交互式教學模式實施前后的學情進行對比分析,多數學生更樂于在交互式情境中學習實踐,學生在交互式教學中的表現更加積極主動,能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圍繞藥理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育人手段較為單一,“填鴨式”“滿堂灌”等傳統教法為主流,阻滯藥理學拓寬課程實施渠道,同時課上教學活動由教師主控,學生無法自主思考、提問與實踐,有礙學生綜合素質的良性發展,這一問題通過實施交互式教學模式得到有效解決。交互式教學模式利于新舊教法融合,如“小組合作+交互式教學”“議題探究+交互式教學”等,還可引入數字資源,依托視頻、圖片等媒介加強交互。在交互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為學生預留獨立思考、探索發現、實踐驗證的空間,教師轉變課程實施理念,重視師生互動,使課程教學實踐更具靈活性。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藥理學課程教學中實施交互式教學模式,教師要轉變育人思想,做到課程為基、學情為核、引導為主,重視課前設計、課上啟發、課后指導,在此基礎上豐富交互式藥理學課程教學手段,加強課程開發,使課程更具生本性與參與性,利于知識傳播以及學生高效學習,助推高職院校藥理學交互式教學活動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