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木標
(廣東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廣東湛江 524088)
在我國,高職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為經濟社會培養具有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素養人才的重任。當前,高職院校為了進一步做好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正在逐步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校園創新創業孵化園當中。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是指由一群熱衷于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運用能力和專業知識創新水平的學生自發成立的學生群眾性團體。學生專業社團由于自身的專業性和創新性,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實踐載體,不僅能有效彌補相關教學資源的欠缺,還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創新創業素養的提升[1]。因此,高職院校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社團建設發展高度融合起來,促進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充分發揮專業社團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與創新創業思維的實踐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發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能夠將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融合起來,提供專業技能實踐訓練平臺,在專業社團學生群體中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和創新創業教育都旨在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素養的專業技能人才,二者在高職院校育人方面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面前,在政府和高校都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基于創新創業教育來優化高職院校專業社團建設的路徑,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專業社團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對于有效發揮二者的良性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素養,以滿足社會對創新創業型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
隨著政府和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也越來越緊密。但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創新創業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學組織方面,開設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課程,以及組織學生撰寫商業計劃書、個人職業規劃和參與校內外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在高職院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背景下,高職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加上缺少相應的校內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大多數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往往僅局限在課程理論教學方面,沒能夠將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由于缺少平臺進行實踐演練,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和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作為第一課堂的有效延展,是高職學生專業素質提升的重要載體,在提升高職學生專業技能操作和創新創業素養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高職院校專業社團開展的活動當中,大多數活動僅圍繞專業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能培訓來開展的,諸如專業知識講座、專業技能實訓、專業技能考證培訓和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內容和形式往往都比較單一,且活動范圍僅局限于校內,缺少到企業實地參觀交流學習的機會。高職院校專業社團作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未能夠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缺乏創新創業知識體系的指導,在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素養提升方面明顯有所欠缺。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社團應與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以創新創業理論為指導,更多地注重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有效發揮學生的專業技能特長,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興趣和專業實踐創新能力。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不能缺少專業社團這個重要的有效載體,而專業社團培養創新創業型專業技能人才的優勢也離不開創新創業教育的育人功能,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社團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素養,主要可以通過以下舉措來加以實現。[2]
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應重視專業社團的建設和發展,既要將專業社團建設納入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中,又要把創新創業思想融入專業社團建設的全過程。一方面,在現有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應充分利用專業社團所具有的實戰操作性,以項目化的模式將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使學生在專業實踐中不斷總結自我、提升自我。另一方面,舉辦創新創業知識講座,實施創新創業訓練指導。為學生專業社團聘請一些創新創業導師團隊,定期給專業社團學生教授創新創業實戰經驗,解決學生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思想困惑,有利于激發學生深入了解創新創業知識的熱情,使學生本人能夠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個人專業素質和職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高職教育是以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和提升為主要目標的教育方式,除了專業技能知識的實踐教學外,作為檢驗學生掌握運用專業技能知識的熟練程度——專業技能競賽活動的開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有完善的專業實訓設施設備、專業技能參賽選手選拔和訓練機制。高職院校應定期在校內開展專業技能比賽,以專業社團為依托,通過專業技能比賽推動專業社團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的目的[2]。通過舉辦專業技能比賽活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為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選拔優秀人選。高職學生依托專業社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專業技能比賽和其他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營造專業社團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3]
目前,大多數專業社團的組織架構一般由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其他各個部長組成的組織架構模式來開展社團的日常運作。殊不知,專業社團的組織結構形式對社團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也會對學生未來的創新創業行為產生潛意識的影響[3]。高職院校專業社團的管理應改變以往的管理方式,變革以往的組織架構模式,以市場化的理念作為指導,積極引導社團以“企業化”模式進行運營管理,形成較為明確的運作管理模式。在社團組織架構上通過設置“經理、副經理和各職能部門主管”等職務,創造專業社團濃厚的職業氛圍,讓學生提前體驗企業的職場生涯,以“企業管理者”的身份從中鍛煉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決策能力,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在“企業化”運營管理過程中,結合專業背景,組織成員撰寫商業計劃書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比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在真正步入職場前就能夠對職場形成直觀的認識,初步具備職場實踐的經驗。
當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校企合作在政策、資金和法律等方面得到了有力支持,校企合作層次也在逐步提高,合作關系也越來越穩定,企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校企合作機制,深化校企教學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專業技能實踐平臺。專業社團指導老師可以定期組織專業社團學生到企業參觀交流學習、見習和頂崗實習,組織優秀的學生參與到企業的產品研發、項目服務研究等技術服務層面上來,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將課本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校方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到學校開展創新創業系列講座,讓學生更早了解企業在相關專業領域的發展情況,對本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專業崗位特點和企業之間的差異有更為直觀的了解,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高職院校專業社團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高職院校應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社團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以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更多地注重專業社團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優勢,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社會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專業技能人才。